浅析年鉴索引编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广东省市、县(区)综合年鉴为例
2019-06-04沈娜
沈 娜
(南海年鉴社 广东 佛山 528000)
地方综合年鉴是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可供查阅、检索和利用的各类信息资料。因此,能够实现快捷有效的信息检索,是年鉴服务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以前,年鉴的信息检索途径只有目录。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年鉴界对年鉴检索性特征认识的深入,索引开始逐步得到了业界的重视。经过20多年的发展,编制索引的年鉴数量和索引的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对年鉴索引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以及索引的专业性特征,年鉴索引编制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编纂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一、年鉴索引编制现状
(一)索引编制比例明显提升
20世纪90年代,年鉴检索系统开始得到业界的重视,年鉴界曾就有无必要编制索引展开讨论,讨论的结果大大地促进了年鉴索引的编制工作,编有索引的省、市级综合年鉴由90年代初的5%上升至90年代末的60%左右。广东省市、县(区)综合年鉴索引编制工作从90年代起也进入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时期。《广州年鉴》于1993年卷编制索引,是广东省内最早编制索引的市级综合年鉴,《深圳年鉴》《惠州年鉴》分别于1996年卷、1999年卷编制索引。2000年以后,县(区)级年鉴也纷纷开始编制索引。2008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地方志书质量的规定》,明确把“索引”纳入地方志的体例,地方综合年鉴属于地方志范畴,索引自然也就成为年鉴体例的一部分。2008年以后,广东省编制有索引的市、县(区)年鉴比例大幅提高。笔者抽样调查了广东省的21部市级综合年鉴和70部县(区)级年鉴的2016年卷,市级综合年鉴中,除了一部年鉴暂未编制索引外,其他年鉴都有索引,有索引的年鉴比例为 95%;县(区)级年鉴中,有 50部编制了索引,有索引的年鉴比例为71%。
表1 广东省部分市、县(区)综合年鉴编制索引时间
(二)索引款目数量逐步增长
通过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各年鉴编制的索引款目数量呈逐步增长的趋势。如《广州年鉴》索引款目数量从1993年卷的453个增至2016卷的 2094个,《深圳年鉴》从 1996年卷的307个增至 2016年卷的 2344个,《东莞年鉴》从2002年卷的1800个增至2016年卷的2299个,《汕头年鉴》从 2012年卷的 1212个增至2016年卷的1420个,《南海年鉴》从 2004年卷的 588个增至 2016卷的 890个,《越秀年鉴》从2006卷的187个增至2016年卷的1169个,《南山年鉴》从2009年卷的1084个增至2016年卷的 1119个,《顺德年鉴》从 2010年卷的672个增至2016年卷的724个,《天河年鉴》从2010年卷的817个增至2016年卷的877个。
(三)索引编制形式渐趋规范
目前,广东省市、县(区)综合年鉴基本采用内容主题分析索引法编制,索引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综合主题索引,将条目索引、表格索引、图片索引、人名索引等集中编排,大多数年鉴采用这一类型;部分年鉴在综合主题索引基础上,另外了编制表格索引、彩页索引等,如《始兴年鉴》;还有少部分年鉴采用单一主题索引,如《广州年鉴》编制条目索引、表格索引和图片索引,《天河年鉴》编制条目索引和表格索引。排序方面,一般将汉字和非汉字按汉语拼音音序进行混合排序,也有部分年鉴将标点符号、数字、拉丁字母等非汉字字符进行单独排序,置于中文汉字款目之前。为方便检索,像《广州年鉴》《南沙年鉴》《高要年鉴》等少数年鉴编制了主题词首字的《笔画检字表》。
二、年鉴索引存在的问题
(一)索引标引深度偏低
编制年鉴索引的目的,是为了将内容和隐含在内容中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进行分析归纳,帮助读者更快速地检索内容,这就要求索引必须达到一定的检索深度,才能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索引比即目录数与索引数之比,是判断索引标引深度的重要标准。但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广东省市、区(县)大多数综合年鉴索引的标引深度相较于以前虽然有了提高,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索引比依然偏低,使索引的作用大打折扣。笔者对广东省编纂质量较高的10余部市、县(区)年鉴2016年卷的目录数和索引数进行比较,只有5部年鉴的索引量大于目录数量,占比仅为36%,而且索引比基本在 1:1~1:1.2 之间。
笔者认为,造成索引比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索引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人认为年鉴目录一般都细化到条目,而条目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单元,已经具有检索的功能,没有再编制索引必要。但为了应付体例方面的要求,所以草草应付了事,将目录条目稍作处理就变成索引。二是编制时间紧。索引编制一般要等到稿件终审完成后才能进行,很多年鉴为了赶出版进度,一般留给编辑制作索引的时间就是一周或两周的时间,而索引编制又是一个繁琐、复杂的工作,需要经过主题词初步提炼、标识出处页码和分区符号、主题词复核处理、建立参照系统、排序、处理或插入二级标引、全面核对等多个步骤,时间上的冲突导致编辑很难对索引进行精益求精。三是编制技术、方法有待提高。大多数年鉴虽然是综合主题索引,但往往仅对条目进行主题分析,对图片、表格、人名、地名、文献、链接内容等具有检索意义的资料视而不见,没有将其纳入索引编制范围。而且对条目的分析,也只是停留在对年鉴条目标题进行标引的层面上,对条目中的多个主题或隐含的主题缺乏深入的分析,比较少提取条目标题以外的索引词。
(二)主题词随意,缺乏规范性
索引主题词是否准确和规范,是保证索引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年鉴索引的编制仍处于探索的阶段,没有专用的主题词表可以适用,标引用词的准确性、规范性往往依赖于制作索引编辑的水平,从而导致主题词质量良莠不齐,广东省内编有索引的市、县(区)综合年鉴同样存在此类问题。像“综述”“概述”“主要工作”“主要会议”“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等没有专指性、缺乏检索意义的标引词在不少年鉴的索引中出现,有的年鉴甚至将书中所有的“概述”条目进行标引,多达 95处,这样的索引如何让读者按图索骥呢?有的年鉴直接照搬条目标题作为索引主题词,没有进行规范化处理,口号式、标语式的主题词大量存在,像“提供多元化招聘服务”“对违法经营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加快行政事项审批,提升服务效率”“在推动与港澳深度融合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等诸如此类主题词,在很多年鉴索引中并不少见。
虽然年鉴标引用词没有明确的标准可用,但还是有一定可以遵循的准则,由侯汉清先生主编的《索引编制手册-基于GB/T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和温国强先生主编的《GB/T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应用指南》都可以给我们提供参考。对于索引标引用词的选择,可以遵循这些规则:(1)要尽可能专指,即选择能准确地、专指地表达所索引内容的词语;(2)用词要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检索思路,用规范的词语或约定俗成的用语,尽可能用简洁的名词型词语,少用或不用动词型或形容词型的词语;(3)尽量采用文献原文中的词语,遇到需要使用编辑自己提炼加工的词语时,也应细加分析,确保准确。
(三)索引标目形式单一
笔者翻阅了编有索引的广东省的40部市、县(区)级综合年鉴,多数年鉴只编制一级标目,采用二级标目极少,只有《佛山年鉴》《南山年鉴》使用二级标目形式。多级标题式标目把分散于各个分目、条目中相关联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具有专指度更高、检索性更好的特点,更有利于读者直接检索到相关的信息。笔者认为,年鉴索引在标引形式上应该更加灵活,以方便读者检索为依归,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南山年鉴》将与各街道、各驻区高校等内容相关的索引标目,以及属于条目组成部分的表、图、相关链接的索引标目,均作为二级标目排在所属一级标目下,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检索相关内容。[1]又如很多年鉴都有“队伍建设”的标目,使用一级标目的年鉴只能把出处全置于该标目之后,专指性不够,而《佛山年鉴》采用二级标目的形式,在“队伍建设”的主标目下设置“党外代表人士”“法院”“纪检监察”“检察”“教师”等副标目,指向性更明确。[2]
(四)参照系统不完善
参照系统是反映紧密相连的索引款目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可以起到整合信息、重组资料、方便检索的作用,是主题索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年鉴索引的参照系统主要是“参见”和“附见”两种形式。“参见”是将在分散在各处同一主题的条款页码,集中标注在一条索引款目之后以便检索;“附见”是将与同一主题的内容集中排列在一个主题索引下,作为这一主题索引的“附见”以便查找。[3]纵观全国的年鉴索引,参照系统依然很不完善,广东省市、县(区)年鉴同样如此,40部编有索引的年鉴中,有8部未建立参照系统。有参照系统的,逾9成采用的只是“参见”形式,而且部分年鉴的“参见”款目数量也比较少,最少的仅有 4条;只有 3部年鉴使用了“附见”“见”的参照形式,《南山年鉴》《佛山年鉴》的“附见”款目标引做得比较成熟,标引数量分别达到160多个和190多个。
今后的一段时期,年鉴索引编制工作仍将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阶段,认清索引编制现状和剖析存在的问题,正是希望为推进年鉴索引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年鉴索引质量提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