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

2019-06-03朱雪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造价咨询全过程发展趋势

朱雪梅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咨询;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6日

我國工程造价体系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革,从最初引进国外的概预算体系,到建立自己的概预算体系,再到现阶段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清单计价体系。相应工程造价管理也从最初的计划经济政府监管到现在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为了有效管理和合理控制建设工程的资金投入、节约社会资源,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也历经变革,近几年正处于由静态的核算型造价控制到动态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转型阶段,本文就对当前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要点作一个详细梳理。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领域经历着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变革,造价咨询也正向全过程转型。但总体上看,造价管理目前仍然以事后控制为主流,先设计、后施工、再结算的模式依然占据大半江山,建设项目最终投资往往要等到竣工结算后才知晓。造价控制的时效性滞后、主动性不足、且相对静态,被动买单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核算型结算降低了工程造价咨询的效能。

二、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论述

为了改善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近年来逐步引入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念,并在一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推行了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咨询,从施工阶段入手,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为动态,变核算为咨询,从现场见证、核质核价,到变洽签证、进度款审核,直到竣工结算,对实体投资的形成进行全过程跟踪管控,已初见成绩。

(一)施工图预算是基础。施工图预算不仅是建设项目投资的预估数、财政拨款的计划数,更是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1、施工图预算能提高投资的可控性。施工图的精准度决定着预算的准确度,因此在开展施工图预算之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造价、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进行联合图纸会审,从不同维度对施工图进行查漏补缺,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图纸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提高施工图预算准确度,以提高投资可控性。

2、施工图预算可缩短项目的结算周期。在预算准确基础上才可实现结算模式的变革,将综合单价合同按实际发生工程量结算的形式调整为施工图预算±更洽签费用的形式,既可减少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间大量的重复劳动,又可将未变更部分的结算工作提前到施工阶段早期完成,不仅让建设单位对项目投资更加心中有数,还可缩短结算周期,减少结算阶段工作量。

3、施工图预算应修正清单的缺陷。在编制与核对施工图预算时,应结合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及施工图多方会审意见,对中标单位的清单项目进行检查及补充完善,尤其是新增项目、变更项目,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设计功能、贴近现场实际,并在建设初期通过补充合同或协议的形式予以确定,让参建各方“心知肚明”,减少结算阶段的纠纷,共同实现投资控制的目的。

(二)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工作。工程造价咨询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聘请专业的造价咨询公司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咨询,利用他们丰富的专业技能提高全过程造价咨询的绩效。

1、资金计划审核。资金计划能指导建设单位合理筹措资金,有效避免资金闲置,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同时控制资金投入进程。在每一支付周期期初,由各资金申请方报送资金计划预估额度,造价咨询公司根据进度计划及上期完成情况合理审核本期进度和对应的支付金额,供建设单位组织资金分步到位。

2、进度款支付审核。在每一支付周期的期末,应进行已完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重点审查申报工程量及形象进度是否与现场实际吻合;进度款计算及支付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应同期支付或抵扣的预付款、计日工、变更及索赔款是否准确;安全文明施工等专项费用及农民工工资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是否存在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等问题,有无概算外项目和投资超概的风险。造价咨询公司应建立进度款支付台账;将实际支付额度与合同总价及批复概算进行对比,分析投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确保项目实际完成投资在批复概算以内。

3、定时巡检制度。不同于建设方及监理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角度对现场进行的例行检查,造价咨询公司应从投资控制角度、合同执行角度对现场定时进行合同符合性巡检、进度款形象进度巡检、隐蔽工程巡检、结算取证巡检、材料匹配巡检等,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以确保现场实际与资料一致、支付与进度一致。

4、现场收方及验收。造价咨询公司应参与施工现场收方、计量,督促项目各参建单位规范签证。签证资料须载明事件产生的原因、时间、范围、数量、投资、处理措施及责任分担等内容,必要时配以简图辅助说明。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单位和单项工程验收及项目竣工综合验收。掌握工程质量完成情况,对不合格产品不予计量支付;对隐蔽、交叉、临时工程等完工后无法核实的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应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现场记录和取证,关键部位应保留影像资料。

5、核质核价。及时掌握工程所用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信息,协助建设单位选择价廉质优的材料及设备,对建设、监理单位初审的材料及设备价格进行最终确认。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价格、消耗量等进行跟踪记录,作为日后编制补充清单、补充定额的基础资料。

6、变洽签管理。对于设计变更、技术洽商、现场签证等新增的工作内容,应提前进行投资预估,并判断是否具备优化条件,同时将各方案的预估投资划分为刚性成本、弹性成本。对于有多种实施方案的应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力求筛选出功能合理、成本较低的最佳方案。变洽签须经过严格的事前审批流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完成收方、核价等一系列审签程序,将其视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结算办理,并作为最终竣工结算的依据。

(三)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1、竣工结算。按照本文的思路,由于引入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念,在施工阶段初期就已完成了施工图纸的查漏补缺,最大限度地规避了设计变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施工图预算的准确度。加上在施工阶段进行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变洽签一单一结的工作机制,均为项目竣工后快速办理结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施工图预算±变洽签费用的结算模式能够顺利实现。极大地提高了竣工结算办理效率,缩短了结算周期,减少了结算纠纷,且项目投资更加可控。

2、工程造价指标分析。结算完成以后,需要对成果进行数据分析,丰富专业数据库,为后期的新建项目提供数据支持。目前,通常需要分析的指标数据有工程量指标、常用分部的单方造价指标、造价组成百分比指标等。

3、资料归档。资料归档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相关要求,也是对造价行业成果的积累与再利用。项目结束后需要对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归档。

三、全过程造价管理展望

(一)将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当前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主要运用在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控制项目实际投资与预估投资差异的主要阶段,但如果将工程造价管理视野扩展到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将管理范围提前至项目前期立项决策阶段以及随后的设计阶段,强化前期决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能真正地从源头控制造价,降低决策失误、设计浪费以及后期施工阶段的工程变更风险。因此,将全过程造价咨询的业务范围提前至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利用造价咨询公司丰富的专业经验辅助项目的方案决策与限额设计是未来全过程咨询发展的方向。

(二)建立行业大数据共享云技术。近几年,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它已经从多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当然也应该与时俱进,应用科学技术解放行业生产力,建立属于造价行业的、全国性的、专业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将我国各省、直辖市已有的地方造价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以此带来行业真正的革命。

(三)引入BIM技术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让建设领域工业化成为可能,也为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运用BIM技术在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中,以可视化的建筑信息模型来辅助项目管理,配合行业大数据、云技术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营运、维护等工作,是一种新的项目管理理念。

(四)引入多方协作工作平台。日常造价管理工作是否流暢、及时,决定了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的运转效率。为了提高项目造价管理的及时性、可靠性,可尝试引入以项目为对象、以造价管理为中心的多方协作工作平台(例如CRM、OA等),将涉及到的工程参建各方的造价业务,从整个项目造价管理的角度有机的统一成一套逻辑清晰的信息共享流程,将传统的纸质载体、线下流转的方式转化为电子载体、线上流转、纸质归档的方式,增加信息的传递效率、实时共享,将原本单对单的信息线性传递方式转化成实时的共享信息网,避免信息孤岛和造价管理与现场实际情况脱节。

四、结束语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深化改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房地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相关行业高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理念不断地冲击着造价行业,为此我等同行当持续精进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郭丽丽.谈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6).

猜你喜欢

造价咨询全过程发展趋势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建筑项目投资前期的造价咨询管理分析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