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创新素养的培养
2019-06-03董红梅
董红梅
摘 要:今天的教育教学已经来到了核心素养的大门之前,有着明确的品格培养与能力培养指向的核心素养,其培育路径的探究,显然离不开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去打开创新的大门。无论是在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还是在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只要赋予学生足够的创新时空,那么学生的创新素养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也就能够支撑起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核心素养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最大的推动力就来自于创新。教育也不能例外,但是相比較而言,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却显得有一些不足,这与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有关,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加上对学生的机械训练,往往就能让学生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而一旦形成路径依赖,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湮灭。当教师自身没有创新意识的时候,指望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那么无异于缘木求鱼。今天的教育教学已经来到了核心素养的大门之前,有着明确的品格培养与能力培养指向的核心素养,其培育路径的探究,显然离不开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去打开创新的大门。从这个角度讲,经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核心素养中的创新素养要素
实际上核心素养自身就有着明确的创新素养要素,因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发展”,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终身发展,它都是指向未来的,而未来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子?学生又如何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这些问题的回答都离不开创新,只有具有了创新素养,才能在面对陌生情境的时候得心应手且能够游刃有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素养的培养本质上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所谓创新思维,其实就是指思维的独创性、开拓性和新颖性,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创新思维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从而独特、新颖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将这样的解释与核心素养对照起来可以发现,无论是在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还是在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只要赋予学生足够的创新时空,那么学生的创新素养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也就能够支撑起核心素养的培育。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怎样帮学生建立“小数”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于长度单位的换算,向学生提出“一分米等于多少米”的问题,然后告诉学生写成小数就是0.01米……这样的概念建立方式,实际上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顺应去帮学生形成小数概念认识的。但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式显得有些生硬,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过程与结果只能强行记忆。那么能否进行创新呢?笔者以为可以将长度单位的换算变得更形象一些,比如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一分米和一厘米两个长度 ,学生很容易判断一分米是一厘米的10倍,而一厘米是一分米的 。进而向学生提问,除了用分数表示 这个结果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式呢?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之下,学生会盯着两个不同的长度去思考,而这也就打开了创新思维的大门。
二、数学教学培养创新素养探究
在上面的例子当中,这个问题的价值在于指向了学生对“同一个长度关系的不同表示方式”的认识,而这恰恰是小数概念建立的一个核心。实际上,在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这样的思路,即建立“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联系实际应用”的数学教育模式对数学教育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用这个思路对照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是吻合的,让学生自己去画出一分米和一厘米两个长度,本身就是一种情境的创设,而且这种情境创设是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活动去完成的。教师所提出的指向“同一个长度关系的不同表示方式”的问题,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的原有认识基础当中,一厘米与一分米之间可以用 这个分数来表示,这是学生已知的表示方式;而教师提出的有没有另外一种表示方式,实际上会让学生在原有思维基础上去进行新的思考。
教学实践表明,这是一个新的思考过程,是一个创新素养培养的过程。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的方案是“10?鄢1”,即前面是总数,后面是占比,但是有其他同学指出这种方式和分数是一样的,用起来还没有分数那么方便。这是一个创新与否定的过程,两者都有价值。当然也有学生能够想到小数,只是他们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小数的概念,他们是从超市里面的价格标签获得的启发,比如某一件商品10.5元,学生就知道后面那个“5”是一元的一半……借助于学生的这些创新思考,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与小数有关的事例,这样帮学生建构起来的“小数”概念,就会更加牢固。尤其是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有着丰富的创新思维的参与,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与事例作为基础,这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以及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从这个案例也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关键还是要创设好情境、设计好问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同时也要容忍学生发生一些错误,只要具备了这样的土壤,创新素养的种子就一定会发芽。
三、创新素养需要创新思维支撑
上面提到创新素养的培养,本质上是创新思维的训练,但是只从理论上认识到这一点,还不能寻找到有效的创新素养培养路径。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将这种理论上的认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途径,比如创新思维会存在哪些过程中呢?分析并回答这个问题就可以发现,数学概念的建构、数学规律的探究,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这些过程中都有可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问题解决作为一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早有研究者指出,问题解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有了创新意识,自然就会有创新行动,有了创新行动,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必然处于创新思维当中,比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对方出一道能够体现小数价值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出好题”的任务驱动之下,先让自己掌握好小数知识,再结合自己的解题经验生成一道新题,自己还必须对自己所出的问题能够回答出来……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具有创新意义,且其既是面向学生的创新,也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激活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同时,对学生的创新素养也起到了培养作用,其价值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