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再创造”的意蕴及其路径
2019-06-03周国成
周国成
摘 要:“再创造”思想是弗赖登塔尔的独特思想。基于“再创造”思想的数学活动更关注学生数学潜质发掘,关注学生数学学力提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生成。“问题——实践——反思”是实施再创造思想实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再创造;意蕴;路径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极力倡导“再创造”的数学教育方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思想,发现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学习,有助于开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个体智慧。将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思想运用于数学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数学“再创造”思想的意蕴
“再创造”思想是弗赖登塔尔的独特思想。弗氏深刻地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这一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将要学习的内容发现或创造出来。”
首先,“再创造”不同于“创造”。我们日常所指的“创造”通常是指“特殊才能的创造性”,而“再创造”是指“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对于人类的创造而言,创造的条件、前提、起点等都是未知的,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学生创造而言,创造是基于已有知识经验,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为基础的。
其次,“再创造”的数学活动与人类的“创造”活动的过程不同,人类的创造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历程,而学生的“再创造”活动则是对人类探索历程的再经历。弗赖登塔尔认为,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是以演绎的面孔出现的,这完全遮蔽了人类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弗赖登塔尔认为,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
再次,“再创造”的数学结果与人类的创造结果迥然不同。人类的数学创造成果,是一种创新,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而学生的数学学习再创造,其结果只是对学生而言是新的。在学生的再创造活动中,教师要搭建适合的路径,引导学生积极建构,将数学知识再创造出来。作为再创造的数学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加深理解,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数学“再创造”思想的应用
借鉴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要创设积极的氛围,激发学生再创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造时空。对于教师而言,所提供的再创造内容要合适、再创造时间要充分、再创造指导要有效。
1. 运用“问题”开启学生“再创造”
问题情境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母体,能孕育、激发学生的数学再创造活动。学生一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问题不仅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而且能逼迫学生主动思考。通过问题的驱动,学生主动地生疑、析疑、解疑、答疑。问题还能嫁接新旧知识,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从而点燃学生数学再创造的愿望、激情。
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部编版五年级下)时,笔者用心地出示了一些分数,引导学生将分数化成小数。在实践中,学生发现有些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但小数部分出现的数字连续不断地出现,有些小数的小数部分从第一个数开始就有规律,有些小数的小数部分却不是从第一个数开始的,是从后面的數开始出现规律的,等等。在实践中,学生发现规律并不等于学生理解了规律。如何让学生发现、再创造数学规律?这里,笔者先让学生猜测:判断将一个分数化成怎样的小数,首先要让这个分数变成怎样的分数?一个分数如何才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能与分数的哪一个部分有关?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一致认为要先将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观点、意见不一:有学生认为,与分数的分子有关;有学生认为,与分数的分母有关;还有学生认为,与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有关。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学生就可以开始进行自主探索。他们首先将能化成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的分数归类,进而形成对分数化成小数的创造性认知。
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而能召唤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只有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卷入到新知的探究中去。问题,就是学生数学“再创造”的开端。
2. 通过“实践”达成“再创造”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再创造”方式就是“动手做”。“动手做”能将学生的思维与操作结合起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口表达,等等。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再创造”提供“敢想、敢说、敢做”的时空,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参与者、探究者、建构者。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时,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将一张纸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的一份称之为“一半”,进而揭示分数“二分之一”。这样的教学,学生也许能认识到“二分之一”的意义,但其理解却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层次。而如果教师让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再创造”表示方法,就能深化学生对“分数形式(包括分数线、分子、分母等)”的认知。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征“半个”。学生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将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表示其中的一份,如用小数0.5(沟通了分数小数的关联)表示,如用 , (只是将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但却表征着相同的意义)表示,等等。经历了这样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对分数就能形成本质性的认知。
通过实践完成再创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就不再仅仅停留在符号的层次,而是深入到意义的层面。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学生就会不断地取得成功,获得积极的、愉悦的感受、体验。
3. 经由“反思”提升“再创造”
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创造,不是机械地创造,而是一种反省抽象。在《数学教育再探》这本书中,弗赖登塔尔将“再创造”与“数学化”这两个关键词建立了关联。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不是学习前人抽象出的固定的数学知识,而要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化,离不开反思,离不开反省性抽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却不能围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探究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可以分几种情况来展开深度研究?通过反思,积极推动学生的再创造。围绕着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情况,学生展开深度探究。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当两根小棒的和等于第三根小棒长度时,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通过比较、辨析,学生认识到,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两根小棒不能“拱”起来,两根小棒的长度和与第三根小棒重叠。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不是将现成知识灌输给学生”。
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再创造”的数学活动更关注学生数学潜质的发掘,关注学生数学学力的提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在“再创造”数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知识本质,助推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建构、创造数学知识。“再创造”,能让学生成为数学探索之路上的发现者、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