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研究

2019-06-03陈莉高铭竺

科教导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育新时代

陈莉 高铭竺

摘 要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蕴含了丰富的青年价值观内涵和特征,指出了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探索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和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价值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37

Abstract I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has ideals, a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e country will have a future and the nation will have hope. [1]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youth work, especiall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eries of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the growth and growth of young students, which contains rich conno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youth values, points out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youth values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es a fundamental follow for us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nd path of youth values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the new era; youth values; cultivation

1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特征

1.1 新时代新青年,要树立新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新时代条件下成长的新青年,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追求进步,不断用思想理论武装我们的大脑,不断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启迪我们的灵魂,坚定理想信念、丰富人生阅历、增强工作活力,奉献个人的青春以及智慧,永做时代弄潮儿。新时代新青年要积极领会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理论落实到青年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听党的话、跟党走,树立新思想,成就新青年。

1.2 新时代新青年,要牢记新使命

党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又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1]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大批志士青年紧握时代潮头,流血牺牲、拼搏奋斗,只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的火种播撒在神州大地,中华民族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因此,青年要以新时代的强烈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去牢记和践行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紧紧把握时代际遇,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实现时代梦想。

1.3 新时代新青年,要走好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義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征程,作为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新时代,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昂首阔步踏入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之间勠力同心、拼搏奋斗、并肩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时代,是我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文明和谐的时代;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飞跃,全国人民对实现全面小康,以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提出了更加期待的新需求。

2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内涵

2.1 价值目标是青年大学生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

价值目标是人生理想实现的航标,支配并引领青年大学生揣测现实世界,感悟人生百态,成就价值人生。价值目标属于青年大学逐梦新时代的最高价值追求,展现了新时代我国青年大学生的人生阅历、精神世界和理想追求,融入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全过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往往通过实现个别具体的价值目标形成总体目标,主流、健康、积极的价值目标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建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2.2 价值评价是青年大学生进行价值分析的判断结果

价值评价对象、价值评价内容和价值评价标准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评价的基本构成要素。评价标准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是青年大学生开展价值下周五和判断的标尺,指导并教育青年大学生分析评价对象所真正蕴含的价值内容。青年大学生在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必须遵循价值评价的指导,依据价值内容践行价值理念。总之,新时代要有新气象,价值评价必然对于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2.3 价值取向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中最不稳定的因素

价值取向同价值评价和价值目标有很大的不同点,具有不稳定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往往同价值观产生冲突和分歧,这就要求我们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做出判断时,仅仅从价值取向衡量是不完善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包含复杂的子系统,价值目标不同、价值评价各异、价值取向分散,然而他们却又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3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指导思想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具体要求就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理论和实践去推进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育;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和实践去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意识。

3.2 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思想实践

党的教育思想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养成离不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指导,精辟论述和解答了“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3] 一方面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维度,另一方面是从党的成长发展轨迹中探寻培养青年人才的方法和途径;第三是在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中切实坚持“与时倶进”与“实事求是”结合、要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育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关于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讲话,强调了青年应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4]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化校园环境培养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教学模式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4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4.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意识

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教育和养成,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加深对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因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宽教育资源,引导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国家价值而努力奋斗。

4.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意识

青年大学生作为公民的重要成员,有责任、有担当、有义务为打造和谐文明的社会价值环境而奉献青春。我国高校要充分运用思政课的理论优势,开展使命教育、法治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让青年大学生自觉抵制消极文化和思想的侵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教育,丰富理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的理解,强化自身的社会意识。

4.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意识

我国高校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制和镶嵌到大学生的现实世界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隐性和显性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接地气的教育实践中鼓励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发展,崇尚敬业精神,恪守诚信意识,尊敬师长、热爱集体,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成长守则,提高全面发展能力。

5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5.1 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來,党中央高度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理想是行动的向导,理想信念是青年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支柱和人生成长的动力来源,理想信念教育和青年价值观培育密不可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5]

5.2 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鲜活丰富的内容,蕴含鲜明深刻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成熟性和持久性的思想体系,是意识形态,是世界观。[6]高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够激起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而且能够提高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激发他们同不良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新时代青年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使命和历史任务,这就意味着青年的政治信仰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融入政治信仰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根本问题。

5.3 加强青年的生命伦理教育

一段时期以来,“校园暴力”“校园自杀”事件频频出现,部分青年学生轻视或者忽视生命的价值,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存在价值的轻视、忽视、甚至冷漠的扭曲生命观急需加强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一是要引导和培育青年学生感悟生命、重视生命的能力。生命是人一切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思想和意识来源于生命。二是要把生命伦理教育融入到青年学生认知世界和认知人的生命、了解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中去。珍惜和善待生命不仅能够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且能够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4 加强青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不仅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引导青年学生培育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重要手段。高校要组织科学、高效、便利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善于将传统教育模式和互联网环境融合起来,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满足青年学生中特殊群体的心理咨询和教育需求,同时要把哲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通过哲学思维去塑造青年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吿[N].人民日报,2017-10-28.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K].光明日报,2016-12-09.

[3] 王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培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

[5] 赵爱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05):23-24.

[6] 郑汉华.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由列宁论述布列斯特和约所想到的[J].思想教育研究,2015(9):29-30.

猜你喜欢

培育新时代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虫虫攻略之“枯叶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