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激发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意义
2019-06-03林佳音
林佳音
【摘要】文章在新课标、新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提出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及传统文化教育带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构建跨学科教学循环体系。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民族文化 审美素养 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226-02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下约定俗成的风俗惯制,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它让中华儿女们长此以往拥有着巨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传統的文化教育被冷落,尤其对青少年儿童的初等教育十分匮乏。当下,传统的民族文化一大部分从语文课本中获取知识,还有一部分从家里的长辈。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的改革也依赖着民族文化,随着课改的深入,跨学科的交叉学习为语文课程建设注入新血液,也为跨学科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是民俗文化保留得相当完好的地区,以广西来为例,广西是个多民族的文化聚集的自治区,有 13 个少数民族聚集在此地,他们是壮族、汉族、侗族、苗族、瑶族、仫佬族、回族、毛南族、徕人、京族、水族、彝族、仡佬族等,在各民族文化聚集又融合的地方,现保存着非常多完好的地方民族文化, 不仅有当地的民族传统建筑如:三江风雨桥及杆栏式建筑民居;还有保留完整的民俗惯制,如:广西百色那坡县黑衣壮;及传统的民俗节日如:壮族三月三、彝族送布谷鸟仪式、瑶族祝著节等等,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无论从地方性还是人口教育素质方面都具一定的复杂性。藤星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师需要肩负着传承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保留传承本地民族文化的责任,语文教育与地方民族文化结合,语文教育发扬本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而且能传承本地优秀的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其中“跨学科的学习”使得民俗文化与语文教育二者结合成为必然的趋势,“语文课程开发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在新课标中给予了老师因地制宜教育的可行性,同时也鼓励地方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如相关的实施建议:“各地都蕴含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己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对于民族地区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内容选择问题的研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一方面课程选择要根据民族地区自身文化的多样性特点,适当加入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知识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文化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考虑学生为主的文化的需要、课程学习要求出发。
三、学生审美需求
在小学阶段,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特别在兴趣、方法、习惯三个关键要素。一方面从地理环境来说,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处在特殊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使得这些学校在进行民俗知识普及和传承的必然地、先天地面临着多元的文化对象,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边陲南方,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以壮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广西从自然地理环境到少数民族文化都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从人文环境来说,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信息鱼龙混杂,学生的知识从学校、长辈、多媒体互联网中获取到大量的知识,其中不乏有低俗的,陈旧的负面信息,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不时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们养成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文化选择上,信息摄取中,多关注到高品质的文化知识和正能量的信息。
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教学科目,是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其中人文性在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育提供必要条件。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着非常完好的民俗风貌,尤其在多民族文化聚集地,如民俗建筑、民俗惯制、民俗服饰、民俗语言等等。
参考文献:
[1]藤星,王军.20 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