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情达意 润物无声
2019-06-03任晓东
任晓东
【摘要】美术是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对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越来越重视。并且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有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体验到不一样的美术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学 学生情感培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3089(2019)14-0201-02
引言
美术是学生在初中时期必修的艺术课程,有着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前有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论述;现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师编制向美术、音乐、书法等学科专任教师倾斜的政策导向,足以说明美育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初中生还没有完全成熟,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美术教材中丰富的内容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作画时的内心活动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的意义
学生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绘画的基础和审美能力,为初中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更多的可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引入情感教育。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的掌握美术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能够与其融为一体。在初三雕塑欣赏教学中我更注重让学生用心去揣摩作者的作画意图,了解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背景,让孩子更加深入作品以及所涵盖的人生哲理。
在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还为喜爱美术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教学的魅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营造氛围,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要想更有效的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例如学生的爱好、特长、性格特点等,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班级的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对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要与教材进行紧密的结合,并且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引入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苏教版八年级上的《泥土的味道》时,我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我国民间的美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让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体会劳动人民艺术才能和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三)在美术教学中加入实践课程,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教学不仅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还要结合实践教学,并且美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今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增加美术实践课程,同时要引入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使学生充满信心。例如,学生在学习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六课“日用器具”时,我要求不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设计,动手实践。通过对纸的剪、折、贴、涂等手段完成自己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创作结束后,教师还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美术学习具有深刻的感悟,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根据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与美术作品融为一体,并且用心的感受作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莹.表现性教学思想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12-15.
[2]郑允超.让美术课成为美的享受——例谈初中美术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