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

2019-06-03罗张梅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罗张梅

摘  要: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不同的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都要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

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自然的感情交流,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得知识,形成能力以及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有效的课堂教育情境可以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境界,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引起学习兴趣,从而去主动探究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创设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运用灌输式的传授方式,课堂教学的情境的创设比较呆板,没有新意,理念陈旧,教学效率低下,许多教师仍然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降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进而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使学生感觉数学教学乏味枯燥,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势必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教学效果。无法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便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点,在没有理解的前提下,开始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定理,难以扎实牢记数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很难构建高效课堂,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创设有效情境,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2.1创设生活化情境,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传授知识点,进而创设生活化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有利于构建时效性课堂。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展示出生活中常见的牙膏盒、粉笔盒、铅笔盒等等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诸多不同物体各属于哪种图形,促使学生认真判断,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活跃,逐渐学生准确区别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种图形各有六个面,各边相互对称和平行,以及各角相等,从而快速认识和记忆图形的特点和特征,有效增强学生记忆力、辨识能力,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还意识到数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内在联系。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生:买过!

师:同学们买东西,不管买什么,都需要用到——

生(异口同声):钱!师:说对了,关于钱,你了解哪些知识?(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一位同学提到有古代的钱,也有现在的钱。谁知道,我们中国现在用的钱统一叫什么?生(异口同声):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这一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可以开展游戏教学,创设游戏情境,以此优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积极表现自我,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主动进行游戏,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游戏中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讲解后预留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计算竞赛,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抢凳子”的游戏,要求学生围绕着凳子转圈,当喊坐下口令时,没有抢到凳子的学生,要说出答案,其他学生可以判断计算結果是否正确,势必会提高学生反应力、逻辑思维能力、思考力以及计算能力,充分可知创设游戏情境,不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还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2.3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可以运用提问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以此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进而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逐渐唤起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新课内容,一边探究一边自主整理知识,从而学会自主预习和归纳知识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依赖教师,渐渐地增强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以此布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新课程,既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加认真地探究出答案。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先提出问题,如何统计出表格中的总数和平均数?引发学生仔细思考和分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开始自主探究新课内容,在探究中归纳出答案,不仅对新课程有初步的了解,还提高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归纳能力。

总之,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的,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应做到“到位不越位”,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设具有“数学味”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金谷.创设有效情境,优化数学综合实践课堂[J].文理导航(下旬),2018(03):14-15.

[2]梁晓霞.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J].科幻画报,2018(02):95-96.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数学课堂小学数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