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文专业师资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9-06-03曹士振

速读·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师资建设问题对策

曹士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中文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中文专业师资发展对于培养高质量中文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尤其是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中文专业人才。其中中文专业师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分析中文专业师资发展的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愿本文能够对希望改进中文专业师资发展过程中出现类似问题的院校给予参考。

关键词:中文专业;师资建设;问题对策

作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中文专业在为各行各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教育相关的岗位还是文秘、管理相关的职业,都需要中文专业培养出的专业型人才。然而中文专业在师资力量发展的过程中反映了一些问题,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有庇佑对中文专业师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予以研究。本文在介绍了中文专业师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应问题的形成原因,继而给出了对应的改善策略。

一、中文专业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历史原因,高職高专院校在我国起步较晚,不少院校由之前的成人高校、中专、中师升级而来,相比发展较早的本科教育而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中文专业作为其中的一个专业,同样摆脱不了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具体而言,中文专业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随着学校的转型而做出对应的转变,而是采用之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中文专业教学。另一方面,虽然由于近年来不断引进一些具备硕士、或者博士学历的教师,但是往往由于其并不具备相关的职业经验,造成其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二)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轻视应用教学

中文专业教师往往具备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他们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精神、品格、学识的塑造,然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由于教师本身缺乏相关应用经验,导致其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另一方面由于中文专业的就业面较广,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不甚明晰,以至于更加难以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进行着重教学。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来源单一化

造成中文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很大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来源过于单一。具体而言,中文专业引进的教师资源往往是传统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造就的,很多教师在职位进修时候的学科也是学科型的,这就导致了此类教师难以承担诸如行政管理、秘书事务等带有实践性质的学科教育,只能在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科目进行教学,如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对于实践类的课程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单单招收学校培养出的高学历人才作为教师,难免会使得教学队伍过于单一话,难以承担对学生各个方面培养的任务。

(二)缺少行业经验

造成中文专业教师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轻视应用教学的原因是由于中文专业教师从毕业到入职,缺失行业锻炼机会,行业经验不足。这直接造成教师对于行业实践缺乏深入的了解,继而难以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进行行业实践应用的介绍,只能单纯地从知识教育入手,自然而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中文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中文专业结合行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三、改善中文专业师资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支持教师跨界融合

针对中文专业教师过度注重理论知识教育,轻视应用教学的问题,学校应该从根本入手,支持中文专业教师进行跨界融合。具体而言,通过鼓励教师到目表行业进行学习的方式,丰富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培养教师对应用教学的重视程度,进而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讲解中文专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加大对“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培养力度

“双师型”教学队伍一般由高校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组成,具体到中文专业中,一部分教师是来自于传统科研教学模式下,具备硕士或者更高学历,另一部分教师则是来自于管理行业、文秘行业等与中文专业相关的目标就业岗位,往往在各自行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培养满足中文专业实际需求的“双师型”师资,在理论方面,应从中文专业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实际应用处着手,积极与行业合作,深究中文专业“双师”应有的类型以及培养方式协,在制度与渠道方面,要鼓励中文专业教师到校内外相关单位部门岗位兼职锻炼,承担具体实践工作任务,增强教师对中文专业知识应用性的认知与感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一方面,要聘请业内行家,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引进跨学科、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如文化产业、新闻等人才,不只局限于单一的汉语言文学类硕士、博士。采取内外结合、老中青传帮带等方式,逐步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既能从事专业基础课教学又能从事专业方向课教学的中文专业“双师型”教师。

四、结语

在这个职业素养强过人文素养的时代,中文人才培养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院校中文系以及教师个体要本着开放创新、主动作为的态度,以满足中文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改革的具体需要为原则进行改进教学模式,院校要针对中文专业在师资队伍方面反映出的师资力量薄弱、过分注重知识教育,轻视应用教学等问题,从理念、制度和渠道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引导教师跨越中文知识与应用的界限,加大对“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培养力度,以教促学,对接文化产业,服务地方社会,努力打造出一支“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师资队伍,为中文专业教学的发展注入更多实用性和实践性,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平衡,从而摆脱传统中文教学的“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石群山.高职高专中文专业师资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7):81-84.

猜你喜欢

师资建设问题对策
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中医药类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不同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提高师资水平的思考
关于强化区县公务员培训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转型时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究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中孝德文化的渗透与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