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的原野是可开发的 残缺的美是永恒的

2019-06-03杨文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历史情感老师

杨文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139-01

赵若芸老师作为“跨越式”教学研究和“少教多学”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在这一节课中,体现了“跨越式”教学“大容量”的特点和“少教多学”课题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念。我窃以为,“少教多学”是教学的理念,“跨越式”是教学的方式,二者没有冲突。相反,“少教多学”为“跨越式”指明了方向,而“跨越式”实践了“少教多学”理念。二者是灵魂与躯体的关系。为此,针对本课教学,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应该在“激发学生历史情感”和“重视学生课堂生成”两个方面加以铺开。

第一,教师激情导入,创造情感碰撞氛围,激发学生历史情感

《土地的誓言》这一课是一篇抒情性极强的散文,学习这篇课文主要的方法应该是理解后诵读。理解应该包括作者、背景、语句等,尤其是对作者和背景的理解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学生离这段歷史有一定的时间隔阂,他们对中国人民抗日的事是从电视剧中的故事得知的,从历史课本中有所了解只是语言性历史轮廓,缺乏感性认识。记得有一次五四节学校组织学生到电影院观看抗日主体的电影,当学生们看到日本兵砍杀中国百姓头颅、枪挑小孩、奸淫妇女等情节时,学生群中有响亮的口哨声、“哇塞”的怪叫声、哈哈的嬉笑声……而且这些声音不是很单一,看完后表情严肃的不多,流泪的屈指可数。这种情形对于远离抗日历史的中国少年来说,可能是很少的,但在我尤其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听着是那么的刺耳、心痛和震撼,我问自己我们在教学生什么:尽管我们没有忘记抗日的历史,但我们教的学生为何如此缺乏民族历史的感情?他们可能为一次跌倒哭泣,为一次朦胧的所谓的失恋失去笑容,为何面对民族的屠杀却能笑出声?

我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学生对历史的情感陌生,有待于老师疏通、张扬。像《土地的誓言》这类背景的文章,一定先要让学生进入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氛围,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的原野。这就需要老师,细读文本,跟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然后走出来,在课堂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情感,相信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人之初,性本善”的阶段,等学生自己进入文本跟作者进行情感对话和交流后,定能激发历史情感。因此,在诵读时才能体现出作者对故乡土地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第二,教师适时引导,突出学生主体学习,重视学生课堂生成

不管是“跨越式”教学方法,还是“少教多学”理念,都朝着一个目标即高效的课堂教学,可谓是殊途同归。而要达到“高效”,必须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重视学生在课堂的所有生成:听、思、说、读、写。在课堂观察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会加快课堂节奏,尤其是利用幻灯片教学更为如此。试想一下,一节课四十几分钟,要完成八九个教学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要达到“听、思、说、读、写”中的任何一两个目标,并且在学生的思考合作下完成,有可能吗?即使在快节奏下完成,会有什么实效呢?

因此,首先,教师应该优化设计,在学生思考时根据时机及时引导,比如这篇课文要在理解作者情感的时机教师进行引导,这种引导就是像法国语文教育家皮埃尔·克拉腊可所说的:“通过课堂讲解要使作品在学生面前复活,使学生感觉到文章中思想脉搏的跳动,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在感悟后思考,思考后表达,定能在“思、说”方面有精彩的生成。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整理,这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必然过程。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担忧,给学生时间就完成不了教学进度和任务,这一考量还是从教师的教学这一方面去完成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学生主体,更没有把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即学生的“听、思、说、读、写”等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感情涵养、品德陶冶等人格特征是否得到锻炼,因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以《土地的誓言》为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论从口头语言表达还是从小练笔上,都能体现出“听、思、说、读、写”等能力之一二(或散文诗的诵读方法,或美文美句的赏析),尽管不尽善尽美,我们感觉到学生对作者失去家园而流浪的同情、对民族受到蹂躏屠杀时的满腔愤怒、为中国强大而努力奋斗的真挚情感。我想这应该是此种文本所蕴含的意义,也许学生的这些生成不尽人意,但这是课堂的真实,就像女神维拉斯断臂雕像,虽然是残缺的,但给人的美感却是永恒的。

猜你喜欢

历史情感老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历史
情感移植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