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2019-06-03陈锦全
陈锦全
【摘要】本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心,阐释“立德树人”的内涵,阐述“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要性,探索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构建以德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等五大育人理念,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开创全员育人的新局面。
【关键词】立德树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7年省级学校德育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GXSZ11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4-0098-02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所有环节,努力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年12月6日,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1]形成“三全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努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立德树人”的涵义
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涵义,是贯彻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和新时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2] “立德树人”来自两句古语的组合。据《左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两段古语阐明了“立德树人”的内涵和重要性。作为当代教育者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三全育人”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要性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党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迫切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样化,已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制约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根本任务,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施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这是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因此,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心,探索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构建以德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等五大育人理念,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开创全员育人的新局面,见图1。
(一)发挥思政教师的核心作用
高校思政教师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让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所以,教师一定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和敬业的精神,教育和培养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4]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思想及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新思想和新理念指导实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构建以德育人的理念
以德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因此,高校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构建以德育人的理念,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高校应多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基层、农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和体现价值,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三)构建课程育人的理念
课程育人其实就是通过第一课堂来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这是“立德树人”的前提。人们只有知道什么是“德”,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德”,才知道怎样“立德”,然后才能践行。[5]高校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第一课堂的重要性,把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课堂的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用新知识和新思想去指导实践,更好地服务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引导大学生紧紧抓住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这条主线,坚持带着问题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真正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变成精神力量和实际行动。同时,高校也要发挥好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才能使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四)构建文化育人的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校园文化是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历代师生智慧的结晶,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本校历史沉淀的精神为底蕴,注重构建文化育人的理念,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学习优秀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朗诵经典诗词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实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中立德树人的目的。
(五)构建实践育人的理念
价值的体现需要人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才能领悟到真谛。[6]高校应鼓励大学生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基层。同时,高校也要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比重,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
(六)构建网络育人的理念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开拓“互联网+思政”的新阵地,组建一支熟悉网络、善用新媒体的网络队伍,依托信息技术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建立QQ群、微信群、微博等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心,不断创新育人方法,构建“一核心五育人”体系,开创“三全育人”新模式,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7-12-06.
[2]王新皓.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理念[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49.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8.
[4]梅贻琦.中国人的教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15.
[5]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6.
[6]顾洪英.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