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建筑企业财税管理的研究

2019-06-03姚钰娅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营改增影响

姚钰娅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营改增税收机制的实行和推动是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变革历程。对于营改增税收机制在建筑企业的全面实行,与我国建筑企业传统的营业税财税管理模式相比,对企业的税务管理有较大的影响,以及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应不断深化和优化企业财税的综合管理,合理有效地规避成本风险。本文基于营改增的税收模式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进行浅要地探索和探究。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企业  财税管理  影响

在2016年5月,建筑企业正式执行增值税税收政策,改变了市场经济交流中价格体系,给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次新的挑战。

一、营改增税收机制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税税负的影响

国家关于财税2016第36号的文件中,针对建筑企业的营改增方面指出,“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执行一般计税法,增值税税率11%(现财税2018第32号文件中调整为10%);执行简易计税法增值税税率3%”。由于增值税属于流转税,只需对中间流通环节增值部分进行征收。在建筑企业项目中业主、承包商、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经营生产活动,只需要对相应的材料、人工和工程实体等的增值部分进行缴税。针对这一税收机制的实行对比分析,在该税收政策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收属于营改增的范畴的增值税额占比较小,但是针对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购的材料设备和生产、办公等所购置的固定置产等所发生的进项税不能参与抵扣。在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采购的材料、设备等或其他货物等根据计税依据已计入的增值税额,按照进项税和销项税可进行抵扣,与税改前相比较实际是降低了企业的税负。但对于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实行后营业成本并非完全可以抵扣,据数据分析建筑企业项目主要的费用成本组成为人工费和材料费,其中人工费占整个项目总成本的30%左右。根据营改增税制相关规定,在税务实际核算中,人工费的进项税额无法进行抵扣,主要原因是劳务工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项目经营的税负压力。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税制改革前后分析表明,营改增税收前实行营业税的政策,应缴纳的营业税的核算包含工程造价和利润两个部分,而营改增税收后,财税的核算工程造价中增值税相应扣除。其中项目生产经营中材料采购或小型分项工程的分供商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无法抵扣,造成收入核算时产生重复纳税的现象,增加税负压力。其次税制改革后,在成本核算中需要销项税和进项税相抵扣,两者的差距越大,表示增值税增多。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对增值税税务管理中的发票开具、缴销、认证和管理等多个环节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加大了企业发票管理的难度。总之营改增税制的改革,对建筑企业的纳税、财务核算、发票管理、财务指标等等多个方面都有相应的影响。

二、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财税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建筑企业财税管理的建设

随着营改增财税机制的实行,若建筑企业不能在营改增这一新的市场环境形势下做出有效地调整和改革则无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内良好的发展和生存。结合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和自身发展的状况,应不断加快建筑企业财税管理的制度改革,加强企业财税管理方案的深化和完善。首先结合营改增的税收机制建立健全的企业财税核算制度,制定并全面实施建筑企业内部财税管理标准,不断规范企业各级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核算交流和管控,新增相应的增值税科目。建筑企业财务人员严格落实自身工作職责,同时对下属分子公司或项目部实行全过程的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财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有效地采取补救措施,降低建筑企业财税核算因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造成的消极影响。

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技术监理信息化财税管理系统,使建筑企业下属单位和项目部在业主、分包、材料设备供应商等经营活动中的工程款收取和支付、材料出入库的物流管控、增值税发票的收取和开具等一系列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由于增值税发票在认证和保管上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很高的要求,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增值税发票的电子信息收集,通过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数据、合同和材料出入库信息等的高效、精确比对。将财务和税务数据直接生成电子财务凭证,在管理系统中进行税务的抵扣工作,加快财税管理中信息识别和匹配的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失误和遗漏等现象,达到有效地控制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合同、资金、材物和发票的管控的目的。企业也可设立税务专管员岗位,负责企业日常业务中的税收工作,让分工更具体化。

(二)加强建筑企业对营改增的认识

作为建筑企业也应重视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纳税策划,来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针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相关规定,建筑企业的财税管理中应积极响应营改增的税收条款,加强企业内部税务管理,如建筑生产中节能环保材料的开发,加快建筑企业的技术转型发展。其次结合建筑企业组织构架和经营范围的特性,合理组织企业纳税策划对企业的税负尤为关键。在分供商的选择和合同的制定等方面,在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分包、租赁、材料设备采购等分供商的选择上优先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减少与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分供商合作,获取最大程度的税收抵扣。同时在分项工程的专业分包合同谈判和签订上,材料设备的采购尽量采用乙供模式来调节税负平衡。至于人工成本的增值税发票问题,尽可能加大机械设备的使用,使用新的施工工艺来减少人工成本的产生,有效地降低企业税负。

(三)加强财税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

建筑企业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营改增税制政策的实施,必须加强自身财税管理队伍的建设。定期邀请专业财税人员对营改增相关知识组织内部财税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以建立一支财税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随时了解新税制条款的补充与修正,组织员工学习,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财税知识,确保财务人员关于工作方式和工作能力的转变,熟练掌握增值税发票的的几个操作环节以及其他各类税务业务,规范建筑企业财税管理。

三、结束语

营改增税制的改革对于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财税的管理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革。建筑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发展,应不断研究、探索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结合国内其他企业关于营改税制改革财务管理的经典案例,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机制,将企业的不良因素变为良性机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志伟,胡怡建.“营改增”对各行业税负影响的动态分析——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财经论丛,2013.

[2]胡萍.“营改增”的改革使得建筑企业项目实施更加规范化的论述[J].纳税,2018.

[3]赵连伟.营改增的企业成长效应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营改增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