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2019-06-03李大鹏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

李大鹏

摘 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属于我国的重要国有企业之一,在推进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好坏决定央企单位能否可以实现稳定、长久发展的重要关键基础。但现阶段,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无法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当代央企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关键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质量  企业价值关系

对于实现我国全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扩大国家建设产业来说,央企单位均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则是保障央企单位能够长久发展的关键。只有从公司内部下手,确保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合法合理,在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性的同时,保证相关财务报告具备完整性,才能实现对企业整体经营效率的有效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内部控制工作尚未得到有效贯彻,且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乏监督管理力度与完善度,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现代央企单位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论述现阶段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善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现阶段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道德水平较低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均存在着相关内部控制人员自身素质与道德水平较低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展开无法得到基本的质量保障。另外,由于缺乏对培养工作人员知识结构、道德水平以及内部控制认知程度的重视,导致工作人员的实际管理操作与企业的经营业务无法完全融合。同时,由于央企控股上市单位在展开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缺乏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的充分渗透,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自身的作用与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央企单位在制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国家所颁布的相关规范来进行,但由于不同的央企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均存在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央企单位所拥有的优势与特色也大不相同,若使用相同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便会导致制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匹配等问题出现,同时还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形式发生不同程度的流失,从而导致其自身的意义无法得到呈现。除此之外,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便会对央企单位展开相关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三)现有的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

目前,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单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央企单位均实施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并不断提升对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视,但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评价以及监督管理工作等方面的认知,导致内部控制质量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众多央企单位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央企单位成立起专门的监督机制,以此实现对内部控制过程的有效管理,但大多数央企单位仍然缺乏对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与监督管理规范的重视。另外,由于部分央企单位中的监督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均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导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分析造成上述问题出现的相关原因

(一)企业缺乏对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视

目前我国大多数央企单位均是根据国家所颁布的内部控制管理规范来制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认知与学习,导致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无法得到充分落实,从而致使实际的内部控制过程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另外,由于没有定期展开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导致无法形成具体的评价报告,从而无法实现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问题的有效整改。同时,虽然内控管理部门之间保持这一定程度上的联系与沟通,但其中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各自为政”的情况泛滥。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展开无法充分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影响下,当代各大产业的发展均得到了大力推进,而相关法律制度也逐渐完善。特别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环境影响下,现代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尤其是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央企单位需要承担的责任与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多。而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展开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难以明确自身的定位,进而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三)现有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现阶段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只有外部环境,在控制手段与思想观念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从而导致央企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充分落实。在实际控制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岗位均由相关工作人员所兼任,这种情况对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心偏向于其他的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事务过度繁忙的情况出现,进而致使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做好、做实”。

三、完善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具备完整性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构建具备完整性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能够确保央企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还能解决工作人员参与性不高以及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并在该基础上,结合对单位实际情况的考虑,对内部控制现状做出合理、有效的整改,以此确保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同时,央企单位还应根据纵向以及横向理念制定具备科学合理的内控监管机制,并将该机制全面贯彻到各部门的工作过程中,以此实现对“内部控制,人人有责”观念的充分利用。

(二)实现对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有效提升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迅速发展的环境影响下,已逐渐发展为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而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大产业发展中。基于此,将信息化整合手段以及内部控制优化手段充分利用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已成为必然,这对于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单位的工作效率与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性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央企单位在处理公司日常事务、内部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力度,并通过推广使用现代化办公软件等方式,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弥补传统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有效提高,进而为提高企业整体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现对相关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性与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要想实现对内部审计人员、会计人员以及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性与道德水平的有效提高,就必须针对其定期展开专业的岗位培训活动,以此实现对其自身专业性的有效提高。另外,企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员,并着重加强对其责任意识与价值取向的观察。同时,必须不断吸纳、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以此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队伍力量的有效强化。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岗位责任制度与员工惩激励制度,以此保证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对应的奖励,以此实现对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提高,使其在央企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能够给予高度配合。

(四)全力创造氛围良好的控制管理环境

要想实现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有效提高,就必须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充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中,并创造出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在企业内部的官方网站、公示板以及宣傳栏等发布相关内部控制内容,并充分展示其对推进央企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等,以此确保各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更详细的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进而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除此之外,央企单位的相关管理者应不断加强自身对内控知识的学习,并不断吸取新的思想管理理念,以此实现对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内部控制管理质量对提升企业价值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当代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视,不断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结合对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的考虑,实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完善,以此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昱晨.政府审计、公司治理与国有企业价值关系研究--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东农业大学,2018(09):141-150.

[2]张立敏.我国政府审计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基于2010-2014年的经验数据[J].山东建筑大学,2017(10):61-63.

[3]钱永刚.探究央企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分析及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8(24):112-11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质量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改善
浅谈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
政府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增强盈余价值相关性吗?
内控质量与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
媒体监督、内部控制质量与管理层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