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改善

2017-03-20李朵赵特李雅奇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质量中国企业内部控制

李朵+赵特+李雅奇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只要企业存在经营活动和经济管理,就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呢?其定义为: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关键词】中国企业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质量

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第一,领导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越来越关心和重视内部控制工作。但也有不少领导是把“关心”、“重视”用在违法乱纪上,于是企业上有什么问题,就开始贿赂有关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不以为然,以致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損失。其次,企业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有时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因没有有力的监督,而落实效果也不尽人意。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比较严重。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而且,轻视物资管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重钱轻物、重进货轻管理的现象,企业物资管理相当混乱,损失相当严重。如没有设立专职人员管理,或有专职人员管理,但因疏于监督,专职管理人员态度怠慢,保管不利,导致企业产生不必要费用,从而增加企业成本。部门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缺乏沟通、交换意见,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去损害企业整体利益。如当发生责任事故时,且涉及到两个部门以上,此时部门之间就会推卸责任,而没有为了要解决问题提出有利的方案协商。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主要要在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1)组织结构控制。一是明确规定各种岗位的职责范围。按照程序定位和内部牵制的原则,将各职能部门业务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然后再按岗位确定每个人的具体任务,明确单位所有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逐步形成一整套自我制约和自动检查的岗位工作关系。二是强化内部牵制。

(2)授权批准控制。现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纷繁,环节增多,企业领导不可能事必躬亲。因此,必须将事、权进行划分,对下级授权、分权,规定各级业务人员处理某项事务的权力。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把各项经济业务在其发生之际就加以控制,使各级业务人员都能“在其位,谋其政”。一项经济业务从发生至结束,谁核准、谁经办、谁复核、谁验收、谁审核都应在制度中予以充分说明,做到分工负责,权责分明。

(3)资产保护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盘点控制。广义的资产保护控制还包括资产购入和销售活动的控制等。接近控制主要是指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接近控制包括对资产本身的直接接触和通过文件批准的方式对资产使用或分配的间接接触。间接接触可通过保管、批准、记录及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来达到。盘点控制是指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为了防止差异再次发生,可以加强保护措施,惩罚不称职的员工或采取其他改进措施。

(4)员工素质控制。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实施内部控制员工的素质。要使内部控制的功能按预定的目的正常发挥,必须配备与承担职务相适应的高素质员工。否则,即使内部控制本身是十分完美的,但实施的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员工素质控制体现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各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控制。这就要求企业领导人经常与员工互动、沟通、交换意见、组织各种娱乐活动,如旅游、文艺活动、奖惩分明、升职人人有望等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增强员工凝聚力,归属感,使企业成为强有力高效的团队,树立企业形象。21世纪不在是一个人单打独的世界,它需要合作、团结才能生存,“团结就是力量”,企业亦如此。

(5)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是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标,以资金流量为纽带,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责任报告信息为基础,以经营、财务预算指标为依据,是一种全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实施全面预算,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活动。

(6)业绩报告控制。业绩报告是单位内部各级管理层掌握信息,加强内部控制的报告性文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编制业绩报告必须与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结合,明确反映各级管理层负责人的责任,报告的种类和格式由内部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由财务负责人负责。但是,要注意业绩报告的真实性。

总之,在市场经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是每个企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风险行为防范能力,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发生金融危机时,中小企业就如同一叶小舟有可能随时会在金融海啸中颠覆,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企业要做好内部控制,但是要持之以恒,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参考文献:

[1]樊行健,肖光红.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与概念的理论反思[J]. 会计研究,2014.

[2]戴文涛,李维安. 企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与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 管理评论,2013.

[3]吴寿元.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质量中国企业内部控制
迈过海外风险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政府行为、内部控制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研究
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