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省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探析

2019-06-03郑晴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抵押供应链贷款

郑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H省是农业大省,更要加强“三农”建设,振兴乡村。农业生产风险较大,融资较为困难,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利于缓解“三农”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一、H省农业融资现状

截至今年5月末,H省涉农贷款余额8791.5亿元,同比增长了5.6%,涉农贷款占同期全省全部贷款的43.4%。全省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86.6亿元。其中,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82.4亿元,同比增长7.9%,居全国首位。虽然涉农贷款平稳增长,但“三农”贷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抵押物

农民和涉农企业的收益较低,不容易形成高价值的固定资产,所以相对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动产及不动产作为抵押、质押物。“两权”抵押贷款的配套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相关抵押登记平台的建设和对财产性权利的有效评估。

(二)涉农信贷风险高

农业生产的风险较大,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此外还受到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风险很难防控。农业生产规模小,贷款金额少、分散,加之部分农民诚实守信意识比较淡薄,信用环境相对欠佳,所以金融机构在发放农业贷款时比较谨慎。

(三)担保体系建设

农村信贷担保对于解决“三农”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起着重要作用。2015年H省成立了H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为农业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担保类相关业务,全力推进农业担保体系建设。但在H省的一些偏远地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还没有覆盖,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目前,我省在着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有利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我省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操作流程还不够完善,对于风险的控制能力也相对有限。

二、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农业供应链金融是以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中心,对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农户或消费者的利益进行捆绑,设计金融产品,来满足供应链各环节的融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两种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一是线下“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由银行主导的,银行向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二是线上“电商平台+农业供应链金融”,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户和企业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融资。

(一)银行主导模式

传统的农村供应链金融模式,由农村银行主导,农村银行贷款给农户、涉农企业,实现供应链融资。与电商平台相比,银行具有资金优势和地域优势,方便收集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的信息。

2010年龙江银行依托五里明镇建立的农业产业链,开发出“五里明模式”。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政府+科技+信托”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但近年来H省虽然涉农贷款不断增加,但仍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农业贷款需求,资金供求不匹配,缺口较大。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

在互联网背景下,電商平台为融资双方搭建一个平台,为有融资需求的农户提供资金支持。电商平台拥有互联网优势,打破了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空间限制。很多涉农企业将农产品信息植入企业电商网络,链接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平台,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新途径,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黑龙江大米网”采取的“线上交易+仓储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搭建了从稻田到餐桌的互联网之桥。但线上模式存在着农村互联网覆盖不全,基础设施薄弱、电商平台涉农信息不够详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未来商业银行应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电商平台为商业银行提供上下游企业的交易和资金流信息,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分析、整理,对借款的涉农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降低贷款风险。

三、对我省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一)设立农产品交易中心

以农产品交易中心为核心企业,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涉农企业将库存的货物或者设备在农产品交易中心注册,作为抵押、质押物,交易中心对货物、设备和资金流向监督管理,如果出现风险,涉农企业无法偿还贷款, 交易中心可以将农产品或设备卖出去,从而实现风险可控。这样可以解决涉农企业缺乏抵押物的难题。

(二)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

“两权”抵押贷款在我省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应继续积极推动“两权”抵押贷款,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存货抵押、农机具抵押、农产品仓单质押质押等业务。同时不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机制,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健全抵押物评估机制和抵押、质押物的处置机制。

(三)完善担保体系建设

发挥H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农担体系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实现主要农业大县农业担保的全覆盖。市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和县级分支机构加强与市县政府、银行、合作社等部门的合作,“担保公司担保+合作社社员联保”组合担保,重点支持当地政策导向、特色农业等项目。完善信贷担保的配套管理,建立完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农业保险机制等。同时加强农村诚信教育,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四)“互联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断创新,我省建立了“黑龙江大米网”、“乡村大集公益电商平台”和“生态龙江”电子商务平台等,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了农业信息化建设。未来应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的网上供销,完善平台建设,并积极对接淘宝网、京东商城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加快建设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配送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一体化配送。

猜你喜欢

抵押供应链贷款
不动产抵押未办理抵押登记问题研究
地上存在违法建设时抵押合同的效力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台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关于最高额抵押的几个问题
旧信封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