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视角下激发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内生动力研究
2019-06-03万良杰
万良杰
(百色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百色533000)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并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经过近年努力,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绩,从全国范围看,无论是东部相对贫困,还是中西部绝对贫困,其人口数量已大幅减少,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从2012年底的10.2% 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了5.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增幅均持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也持续提高,生活条件、教育文化医疗水平明显改善。①习近平: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自人民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31/c_1121580205.htm,2017年6月23日。然而,民族地区作为深度贫困集中地带,受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自我发展能力还很弱。2016年底,民族八省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为1411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总人口32.5%,还有113个少数民族县属于深度贫困县。②安虎森,张天骄:《民族地区实现平衡发展的基本思路——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经济与管理评论》2018年第5期。依靠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和建立社会制度优势性,以政府供给为主导的外力推动扶贫开发模式,为引导贫困地区人员开展脱贫致富活动,聚集了多种资源、颁布了各种政策、设置了多种多样扶贫项目,也造成了部分贫困人员对政策、资金等资源的“意识和思路”依赖,出现了“等、靠、要”现象,特别是近几年贫困人员脱贫内生动力越来越弱,这在深度贫困地区尤为多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就“脱贫要靠内生动力”“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等阐述了系列重要观点。国务院扶贫办在2017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该年突出重点完成工作之一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随着2020年脱贫目标越来越近,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要实现脱贫致富目标,除了依靠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扶贫资源力度、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机制外,最根本取决于贫困人员自身的脱贫意愿建立、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如何激发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的内生动力问题值得探讨。
二、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特征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多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特殊,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①习近平: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自人民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31/c_1121580205.htm,2017年6月23日。
“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②习近平: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自人民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31/c_1121580205.htm,2017年6月23日。2010~2017年,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比重30%以上,2010年为30.4%,而到2017年达到33.9%,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比2016年 (32.5%)高1.4%,是其乡村人口占全国比重(约17%)的近2倍。2017年,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为6.9%,同期全国为3.1%,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比全国高3.8%,是全国的2.2倍;减贫速度为26.9%,比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29.7%) 低2.8%。截止2017年底,西藏还有44个深度贫困县、315个深度贫困乡镇、2440个深度贫困村。贵州、云南、西藏、新疆四省(区)贫困发生率均高于民族八省区6.9%的平均水平。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农村贫困人口均在2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合计820万人,特别是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和乌蒙山区的贫困人员占民族八省区比重为79.5%。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扶贫处: 《2017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情况》,http://www.seac.gov.cn/art/2018/8/13/art_31_306830.html。
“一差”即生产生活条件差。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相当多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区域,如高寒山区、喀斯特地貌区,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种植、养殖技术落后,生产条件差,生产效率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基本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最突出是村内道路、入户路难于行走,多数房屋属于危房,后续需要维修和重建工程量大。
“一低”即劳动力素质低下。民族地区人口快速增长,受家庭收入增长限制,青少年接受教育水平时间短,劳动力素质低下;受居住环境影响,贫困人员之间只能听懂本民族语言,与外界无法正常交流,造成接受外界新信息、新事物难,特别是在外出谋生时,因语言障碍影响其自信心;受长期贫困意识影响,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安于现状,引发贫困家庭存在“代际传递”,脱贫意愿内生动力不足。
“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④习近平: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自人民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31/c_1121580205.htm,2017年6月23日。由于四分之三的村无合作经济组织,三分之二的村无集体经济,⑤习近平: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自人民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31/c_1121580205.htm,2017年6月23日。脱贫资源主要依靠外部力量,脱贫进程相对缓慢。如广西百色市,2016年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贫困村中,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76个,占全市行政村比例为4.2%;收入在2万元(含2万元)以上的贫困村170个,占全市行政村比例为9.5%。⑥李珍刚,罗华林:《走出困局:民族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回归与成长中的公共治理——以广西德保县东凌镇新屯村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2015年底全市共有贫困人员68.1万人,贫困发生率20.25%,经过两年精准脱贫攻坚,2018年全市还有贫困人员39.6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1.33%。
此外,多民族混杂聚集的民族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差异甚远,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风俗与生活习惯甚至宗教信仰影响,贫困人口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扶贫政策、对口扶持工作方式存在不同解读甚至错误理解,造成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脱贫实效。因此,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要高质量脱贫,除了增大外部扶贫力量外,最根本的还要依靠贫困人员内生动力形成,产生脱贫致富欲望,才能真正实现彻底脱贫。
三、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内生动力缺乏表现
围绕中央扶贫脱贫“五个一批”战略工程部署,国务院和各地各级政府用相关政策引导扶贫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但一定程度上滋养了少数贫困人员“等、靠、要”依赖思想,而且贫困人员把政府主导扶贫看成是一种福利,甚至有时候还演变成向政府强行索要,其表现为:
(一)争当贫困户的现象突出。在脱贫攻坚中,国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在产业发展、医疗、就业、教育等方面提供了诸如发展特色产业的小额贷款,大病、慢性病的医疗补助和社会救助兜底,创业与就业培训资金支持,子女上学减免与补贴,易地扶贫搬迁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与措施。①陈清华:《破解贫困人员脱贫内生动力难题研究》,《邓小平研究》2018年第5期。但在实际工作中贫困人员与非贫困人员之间的出现差距,如在易地搬迁过程中,贫困家庭补助比非贫困家庭多;在就医方面,贫困人员除承担不属于医保范围内医疗费用外,还享受多渠道、多部门二次补助,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既实惠又“光荣”的现象,以至于出现非贫困户争当贫困户的现象。此外,属于建档立卡大数据库成员,逢年过节或一些特别日子有人送钱送物来慰问,“等、靠、要”观念刺激了贫困人员对物质的欲望,削弱了自我发展能力的关注。尽管有的贫困人员已经达到脱贫标准却不愿意退出,甚至对退出贫困行列有怨言,形成贫困人员脱贫“应脱不脱”的怪象。实际上,资金、实物的帮助,只是一种暂时、过渡性措施,贫困人员内生能力不足,一旦国家取消又会出现脱贫又返贫现象。
(二)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下的扶贫方式与以前扶贫开发有所不同,其中之一就是由送钱送物方式转变为依托产业扶贫开发,鼓励贫困人员参与脱贫。然而现在,由于好的产业未必能支持脱贫事业,发展产业更加注重帮助贫困人员就业和增收并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为保障产业带动脱贫,政府和工作队却唱“独角戏”,注重引资金、上项目,大包大揽甚至出现替代贫困人员应该做的本职事情,而贫困人员对引进产业缺乏一定知情权与参与权,态度不积极,只看不做,产生了扶贫是政府分内之事,政府就应该为群众解决这些问题的观念。在深度贫困地区,甚至有个别贫困人员对于分配扶贫物资的卸货都不愿意出力,造成“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三)贫困人员思想“扭曲”。目前,扶贫队伍工作内容繁重,特别是脱贫目标的考核压力,扶贫工作强调于外在表现方式多,如收入、项目、房屋等是否达标,而对贫困人员精神层面关注少,对贫困人员宣传教育、政策理解、情感沟通不到位,以至于部分贫困人员对国家扶贫政策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偏差,出现了各种思想与想法。如:“是政府要我脱贫”“我不想脱贫,我脱不了贫,到时候你们一个两个都跑不脱”;“扶贫是干部的事,反正干部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要撤职”等等。一些贫困人员认为凡是国家给的扶贫资金、物资,只要给就要,不管多与少、对自己是否有用;个别贫困人员甚至只关注现金,或者是否能变现的物品,其他物资不予考虑,逐渐养成“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消极心态。
(四)部分贫困人员把贫穷当作习惯。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居住区域大多数处于边疆 (边境)、交通不便的深山里,生态环境优美,世世代代生活行为简单、单纯,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生产、生活资源相对匮乏。交通闭塞或者受到传统宗教文化的束缚,人际交往仅限于居住地周边亲朋好友,生活圈子狭小,与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于现代社会基本要求。此外,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自身素质不高,对外界变化的感知比较薄弱,在思想上缺乏开放性;一些贫困人员信心不足,处理问题保守,安于现状,把贫穷当作一种习惯。
(五)缺乏家庭、社会责任。贫困人员存在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现象,有的好吃懒做,满腹牢骚,蜗居家中或浪荡于村中,不愿通过劳动改善生存环境;有的眼高手低,拈轻怕重,不肯花时间、出力气,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到;有的不知感恩,以“家贫”为借口,自私自利,索取多,回报少,极个别贫困人员把领到的扶贫款和物资,不用来发展生产,为家庭、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是换成消费物资挥霍掉。即“年年贫困,年年扶,越扶越穷”。
因此,贫困人员内生脱贫意愿的主动性、积极性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即使物质给予再多,住着好房子、享受好生活环境,按现在标准属于脱贫,但脱贫质量也不会高,将来返贫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四、心智模式视角下贫困人员行为分析
高质量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脱贫也需要高质量,其目标是保持长期稳定、持续性脱贫。从外在表现看,就是对扶贫手段如产业扶贫的项目、资金的使用等强调使用效率,通过创新扶贫模式形成扶贫脱贫新动能。从帮扶工作质量内涵而言,就是提升贫困村、贫困人员的家庭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增加扶贫、脱贫的能力。
(一)心智模式机理
奥斯卡·刘易斯在“贫困文化”恶性循环理论中认为,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贫困被维持,并且还会导致新的贫困。①韩晓杰,陈丽国,郭静,贾静:《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研究——基于燕山—太行山部分县的调研》,《经济研究参考》2018年第2期。
1943年,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思·克雷克(Kenneth Craik)首提心智模式(Mental Model)②《心智模式-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50818cd749649b6648d7470e.html:人们在大脑中构建起来的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模型”——影响人们的观察、思考以及行动。这种模式简单说,每一个人首先通过感觉、知觉等各种方式获得外部资料;其次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抽象的概念、理论或模式;最后在实践中去检验概念或理论的真伪并加以固化。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心智模式作用机理示意图③《心智模式-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50818cd749649b6648d7470e.html
上部是个人的学习过程 “见—解—思—行”的循环,④《心智模式-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50818cd749649b6648d7470e.html下部是心智模式作用机理,表现为认知、思想和行动。
总体上讲,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特有的心智模式思考与行事,主要是依据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作出判断,以论证自己的观点与行为的正确性,对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信息而加以排斥。同时受圈层文化及宗教信仰等影响,加之社会发展变化极快,对信息获取存在片面性、零碎性,造成每个人心智模式具有偏执性和不完善性。因此,与认知事物发展规律、要求情况相符的良好心智模式,才能有效的指导个体行动。
(二)心智模式下深度贫困人员行为分析
回顾前面所述贫困人员的各种行为,我们可以从心智模式探讨原因。
1.贫困人员居住环境感知对贫困认知偏差
(1)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自身眼界、认识和能力受到限制,造成与现代经济、生活状态脱节。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由于地域环境所限,生存环境艰苦,每天所接触的人与事都是一成不变,所交流的信息多为身边的生产、生活习惯、处事方式,生活圈子狭窄,信息来源有限;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科技文化知识素质低,缺乏劳动技能和方法,寻找不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和新途径,特别是在社会资本建立、新技术运用、市场意识、市场风险控制等外界冲击的人和新事物比较少,这种贫困环境所养成的习惯,限制了农村贫困人员的认知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也使得这些困难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减弱。
(2)精神文化生活贫乏。部分民族深度贫困人员与外界语言交流不畅,受外界文化熏陶的氛围和环境不够,思想认识水平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能够很好地树立起来,缺乏奋发向上的脱贫群体对周边贫困人员精神传播和刺激,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不足。如现有的民族地区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所出现群体效应,带动周边邻里,产生脱贫效应,则说明外界刺激产生作用。相反,深度贫困地区的村风、村貌中,如果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盛行,该地方的人多属于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 “怕”字当头、不敢行动,自卑,“等、靠、要”思想严重。
(3)脱贫氛围不浓厚,舆论宣传有偏差。贫困人员受到外界事件触动强度高低,即对受益者的利益、行为肯定、行为实际发生带来实际利益的判断影响其行为。脱贫致富道路上需要树立先进人物与事迹的典型,营造积极向上氛围,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如果新闻媒体和舆论宣传更多是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作风、取得成果较多的报道,而对贫困人员如何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并取得实效的经验报道较少、总结少,特别是选择身边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典型影响不大,传播面不广,深入贫困人员生产生活程度不够,亦影响贫困人员脱贫内生动力产生。
2.贫困人员的贫困圈层文化不当
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条件、个人的素质(如文化层次、认知水平、个性心理)及社会经历(如参与活动能力与实践)、以及文化宗教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部分贫困人员头脑中对贫困认识会出现负面潜意识,并形成致贫借口的思维方式与态度。这种贫困圈层文化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形成脱贫的内生动力。
(1)小农保守意识。受贫困圈层文化中长期陈规陋习影响,深度贫困人员习惯于按照原有固化思维方式行事,形成了守旧心理,求稳怕变,缺乏进取的小农意识,对外界的新事物不敏感,不好奇;宁可过只要填饱当前肚子最低生活水平要求的日子,也不规划明天日子怎么过?或者是明天的事明天再去做,“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些消极的习俗惯例对贫困人员已经变成习以为常、麻木不仁,严重地束缚了勤劳致富思想观念的推广与传播,极大地抑制了其主动脱贫致富的自觉性。
(2)心理畏惧思想。在精准脱贫活动中,也有不少农村贫困人员在政府帮助下积极融入产业扶贫活动中,对改善贫困状态进行了一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受自身知识技能、技术、资金、市场意识等方面影响,当生产经营活动脱离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巨大的投入成本无法回收,自信心挫折,造成脱贫致富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一定脆弱性。
(3)拿来主义思想。部分贫困人员错将党中央引领群众“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初衷,扭曲为“为我、扶我、替我”的自私、利己的思想;①王文雅:《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研究》,《决策咨询》2018年第4期。片面以为国家大力脱贫的帮助, “靠政策、资金和送的物资就可以脱贫了”,就不需要自己努力行动与改变;部分贫困人员对中央“精准扶贫”精髓没有正确理解与认识,只想用各种办法获得国家、社会各界力量的扶贫帮助,不知回报与感恩,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行动。正是由于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环境⇨接收负面信息⇨产生负面潜意识⇨形成负面思维(贫困思维)⇨导致负面行动⇨造成贫困状态。因此,实现精准脱贫目标,一定程度上要逐步改变着贫困人员的心智模式,从“要我富”“帮我富”向“我想富” “我能富”的方向转变。
五、提升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内生动力的建议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心智模式影响其行为,对深度人员的心智模式改善就是让其发现自己的思考与行为形成与不足,通过开阔眼界与思路,不断补充新信息,以新规律、新要求、新标准进行思考和决策。即以自省、学习、创新和变革不断循环反复,拓宽对脱贫的观察与判断,修正对贫困价值导向与行为,从而迸发出自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心智模式改善的流程图如图2。
图2 改善心智模式②《心智模式-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50818cd749649b6648d7470e.html
除此之外,当地政府、扶贫队伍、第一书记、村两委及贫困人员还应该开展以下工作,固化贫困人员心智模式,以形成强大的脱贫内生动力。
(一)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一个人长期在一种熟悉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会产生习惯思维方式,只有面对新环境,接触新群体,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才有可能产生新理念、激发人们新作为。对于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也是这样,调动其内生动力,首先从身边做起。
1.改造居住环境。精准扶贫的总目标实质就是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其中吃、穿、住是基本生理需求,是其他需求的基础。因此,与对于不适应贫困人员基本生存之地,通过因地制宜搬迁扶贫,安置到新环境,接受外界新事物,产生新欲望;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就地改善居住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贫困家庭室内设施卫生、整洁的生活条件如居住房、厕所等。让贫困人员自己行动起来,用自己双手营造适合生产、生活舒适的生存环境,这是积极向上生活和脱贫内生动力的开始。
2.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在整治环境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脱贫致富的氛围,培育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意识,杜绝懒惰、报怨等不良风气。通过贫困人员自身精神修养,推动秀美乡村建设。
(二)开展多形式多内容交流,引导思想改变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内生动力提升需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实现预期效果,更需要扶贫队伍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摒弃先入为主观念意识,主动、深入细致与贫困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引发双方对贫困的理性思考,教育和引导贫困人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提高贫困人员的自我发展能力。
1.对口帮扶单位、干部与贫困人员加强多形式多内容精准对接。首先从最基本生存条件进行相互交流,了解贫困人员基本状况、致贫原因等,解决好贫困人员面临的具体需要问题。然后向未脱贫人员、已脱贫人员和一般村民宣传扶贫政策,讲解农村经济发展,树立脱贫攻坚的信心,营造大家共同关心、关注脱贫事业氛围。最后是采取措施,跟踪服务,切实帮助贫困人员行动起来。如在贵州毕节纳雍县宗岭镇坪箐村,通过院坝会、群众会、走村串户等方式,举办脱贫攻坚讲习所。讲习内容可以是大到国家政策,宏观、中观经济发展,小到贫困人员如何算经济账以及种植养殖学技术,引导贫困人员向有思想、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职业化农民转变。其结果是思想观念明显转变,主动脱贫意愿高涨。①黄承伟,许军涛:《毕节深度脱贫攻坚之路:“扶志+扶智”》,《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3期。
2.加强精神激励,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扶贫先扶志”就是考虑到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因素与外界文化、现代社会价值观等有一定排斥的现象,在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基础上,用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中诸多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特征的物质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对接,形成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能接受的行为方式,如在群众集会场所以广播电视、发放资料、现场咨询、文艺下乡等多种形式对贫困人员身边的脱贫示范户、帮扶干部,乡村文明建设的乡贤文化骨干、文明户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浓厚舆论氛围,落实、践行各种扶贫措施、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从而达到贫困人员转变对贫困认识的新观念,形成 “要我富”变成“我要富”思想。
(三)提供分类帮扶措施
贫困人员致贫原因不同,应该进行分类指导,把“扶志” “扶智”和“扶能”有效结合起来,综合施策。
1.深化教育扶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是实现脱贫致富最长久、最根本的动力。在决战深度贫困过程中,一是增加民族地区中边疆地区、偏远山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让这些地区的中小学生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二是注重对成年贫困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双语教育,普及普通话;三是思想意识的引导,特别是用现代社会意识与信息,拓展其知识视野、价值判断与决策、劳动素质与技能提升,引导当地有脱贫意愿各类人员走出去,创造新生活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打造多形式产业扶贫实体模式,协同“扶志”“扶智”和“扶能”。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首先要有一定数量产业作保障,产业只有走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道路,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发展起来,依靠现代营销手段确保生产的产品转换为商品,最后实现价值转换。
(1)以实体经济为载体的产业脱贫模式。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从事实体经济发展必须与本地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相结合,从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生态工业为联盟形成的产业链、价值链为切入点,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思想,借助现代市场意识与手段,选择相关实体经济发展。例如,民族贫困地区可以把旅游业作为发展战略,但旅游业前期投资巨大,可以选择旅游业的旅游商品作为突破口,一是借助东西部协作扶贫,引入东部的文化创意产业,鼓励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传统民族工艺品,如蜡染、刺绣、织布等,注重现代审美品味与传统手工艺结合创新开发产品新活力,二是运用信息技术与手段如电子商务把民族工艺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三是注重市场意识,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市场品牌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以取得较好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
(2)维系家庭亲情的本地就业脱贫模式。参与扶贫企业主动发展与本地特色资源与劳动力相融合的产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加工车间”等方式时,注重培养贫困人员以职业化精神与态度完成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例如,居家灵活就业就是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企业+农户”等模式,保证贫困家庭劳动力特别是不能外出务工人员能获取一定收益。广西采取“贫困户+专业公司(或合作社)”养牛托管模式,一种方式是贫困户可以将自家的牛托管给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企业或合作社代养,农户外出务工,代养后收取一定的收益;另一种方式是按照企业的标准代养,将牛场繁殖的小牛交给农户。①王海蕴:《中咨王艳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要激发主体的内生动力,推动产业扶贫》,《财经界》2018年第6期。实现双方各取所需,各算各的账,共同发展。
(3)以外出务工方式脱贫模式,重点在于合理、有序引导贫困人员劳务流动。地方政府与扶贫队伍成员更多工作是与本地市场职业中介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信息员的沟通,提前作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法律意识、心理咨询等工作,帮助转移就业,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本领。
(四)优化激励方式
帮扶贫困人员不是替代全部活动,更多是贫困人员靠自己努力去脱贫。对于懒散、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员可以采用就业岗位激励、项目合作激励、实物帮扶竞争及扶贫资金激励等形式,引导其参与脱贫活动,而不是不劳而获。
1.优化正强化激励手段。尝试在贫困地区,对贫困人员除了给予维持最低标准的必要物质补助外,可采用积极引导方式,让贫困人员用自己辛勤劳动获取更多扶贫资助,改变贫困状态。例如,地方政府、帮扶单位为贫困人员提供乡村道路维护与环境保洁、社区安全巡逻、养老院护工与帮厨、单位门卫看护、护林等有偿性活动;或者是政府购买相关企业岗位所从事的劳务活动,根据工作岗位,按照出勤、劳务质量、精神面貌等给予他们薪金和物质。
2.适当使用负强化激励。由于不同地区得到外界扶贫资源不同,如果贫困人员获取扶贫资源与非贫困人员差距过大时,会引发不公平矛盾。针对以各种托辞为借口不愿意接受工作安排的贫困人员,地方政府、帮扶单位、村两委以本村村民的最低创收水平等为依据,核定他们的年收入数,相应核减对他们的补助;或者一定时间内对帮扶对象给予暂停,等其思想行为转化后继续对其实施帮扶。以此方式诱导贫困人员转变“等、靠、要”思想观念。
3.以“爱心超市”为平台,引导贫困人员形成脱贫内生动力。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贫困人员的各种行为如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种劳动、公益活动、技能培训、家庭卫生清洁、村级治理、邻里文明和谐、遵纪守法、脱贫增收、发展合适产业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贫困人员可根据评分情况折算为爱心超市积分,免费兑换生活物资,有效引导贫困人员依靠劳动双手换取物质财富,改变原有游手好闲陋习,传播自食其力风尚。
(五)构建激发贫困人员内生动力新模式优化激励方式
以政府公信力为保障,积极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联的龙头企业、社会各方力量合作,构建有生产能力、有稳定销售能力、能带动贫困人员脱贫致富的产业联盟或合作社,最终形成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规模产业并助力产业脱贫事业发展。
1.积极探索有销售保障的产业联盟模式。判断产业扶贫效果,不仅是产业发展了,还要看解决贫困人员就业与增收,而其中之一就是要保证适销对路。由政府协调运作,获取市场需求“菜单”,通过政府及平台公司“配菜”②陈清华:《破解贫困人员脱贫内生动力难题研究》,《邓小平研究》2018年第5期。,让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直接、精准对接市场,组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实体经济单位。例如,贵州松桃县的“苗食产业联盟”是在政府产业扶贫大背景下,由松桃县27个乡镇经政府引导建设的一个农产品销售联盟。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模式,通过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合作,聚集了松桃27个乡镇的农产品企业或农户,将自己的产品经过安全质检之后拿到售货大楼进行展示售卖,同时各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每个乡镇的农产品经过核对检验后可贴上标签免费进入卖场。在产业联盟的推动下,发挥松桃“苗食产业联盟”的新型产业组织作用,构建生态农产品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催生了一批茶农、菜农、果农、牧农,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县直相关部门、松桃“苗食产业联盟”、各专业合作社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农产品绿色生态、品质上乘,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称心。通过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产业配套、壮大产业规模,让贫困农户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2.开辟“飞地式”产业园区、生产基地。深度贫困地区土地资源比较紧张,除了部分土地流转外,适合农产品后续加工生产的大规模建设用地比较少。可以在民族地区不同市区、乡村搭建以扶贫为目的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飞地式”产业园区、生产基地,保障贫困人员增加收入。例如,华润集团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建立了华润五丰生态养殖供港基地,基地负责技术与销售,贫困人员培训合格后进入基地负责生产工作,实现贫困人员稳定务工就业,每年可吸纳800—1000人务工,人均月工资3500元以上。也可允许民族地区与其他相关省份进行协商,建设“飞地式”产业园区。前者主要是为贫困人员提供生产资料购买、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全套服务,后者是在这些省份与龙头企业合作,主要开展技术研发、金融、信息等服务工作,培养贫困人员市场意识,解决销售问题,以此保障贫困人员收入来源与稳定,推进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人员脱贫致富进程。
六、结束语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单纯依靠外力推动,在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的同时也产生贫困人员的依赖性,要达到精准脱贫目标,更需要提升贫困人员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外部帮扶只是推动贫困人员向着美好生活迈进,贫困人员自身的脱贫志向,才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尽管扶贫攻坚工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只要我们逐渐摆脱过去完全靠政府的心态,努力打造以提升贫困人员内生动力为核心,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方面参与的“1+N”大扶贫格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扶贫攻坚新胜利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