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分层教学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2019-06-03

读与写 2019年4期
关键词:层次化数学教师公式

郭 伟

(河北省迁安市彭店子乡八家寨完全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新教育观和数学价值观让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数学教师要确保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水平都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提高。分层教学法符合新课程理念,促进所有学生能够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优秀学生课上学习“不解渴”,学困生课下“吃不消”的局面。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着眼于小学生的个别差异,把课堂活动的主人还给学生,确定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让数学教学真正做到目的性、针对性、点位性明确,提高数学分层教学效益。

1.学生分层层次化,做到有的放矢

数学教师需要加深对分层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盲目的跟风,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不是简单的分出三六九等,而是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人意愿等多重因素进行分层,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和事半功倍的最佳功效。数学教师结合实际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拔高、适中、基础这三个层次,其中拔高层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思路开拓,有能力进行拔高训练,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较多;适中层学生数学基础良好,能够按部就班的运用所学原理或概念化解难题,对数学知识的需求适中;基础层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思维模糊,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当需要进行分层授课的时候,小学生就带着书本和文具等坐到相应的学习小组内,相互取长补短。当不需要进行分层授课的时候,小学生还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2.教学目标层次化,增强学习自信

设定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落脚点,按学生层次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学习任务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确立与之相对应的学习任务,才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进而获得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数学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别是识记、领会、熟练应用,即要求基础层学生能够识记圆的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做基本练习题;要求适中层学生能够领会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通过公式的变化来处理一些问题;要求拔高层学生能够自主推导圆的面积公式,体会转化和极限思想,巧妙运用公式处理较为复杂的生活问题。小学生按照目标进行学习,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知识性,学生乐于与教师展开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习能力。

3.教学过程层次化,满足求知需求

课堂教学本来就是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过程,教师也理所应当坚持做到以学生为本,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使教学过程流畅、高效,满足全体小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避免落差较大的教学形式,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比如,在讲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时,首先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策略性的提问,对于基础层学生可提问:百分之三点七写作什么?108%读作什么?让这个层的学生准确说出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会更加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于拔高层学生可提问:小数和分数在与百分数互相转化时的规则都是什么?分数与百分数有啥关系?让这个层次的小学生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其次,根据不同基础的实况提供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确保每个层次的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升。

4.布置作业层次化,提高学习能力

5.课堂评价层次化,拓宽知识范围

课堂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去实施,而不是仅关心学生的成绩,数学教师要通过课堂评价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评价也需要分层,比如,在讲“倍数和因数”时,当小学生完成实践练习后,教师可进行分层评价。对于基础层的学生以激励为主,当他们能够找到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即使做错了也不要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学习方法;对于适中层的学生和拔高层的学生以竞争性评价为主,还要自主探索并总结出具体的方法,理解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使他们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分类指导,满足不同小学生的求知需求,实现共同进步。分层教学法紧跟时代潮流,是新教育和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学生数学观的形成大有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提倡精讲多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步,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层次化数学教师公式
面向量化分块压缩感知的区域层次化预测编码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基于类别混合嵌入的电力文本层次化分类方法
基于皮尔森相关算法的云存储层次化去冗优化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