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班级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2019-06-01李立

职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养成教育中职教育

李立

关键词:中职教育  班级建设  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具有较高水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普及型综合人才的重任。班级作为中职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结合具体教育教学管理需求而组织起来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一个班级能否形成好的班风将影响着班级的稳定发展。只有将班级建设的基础打牢,后期开展各项班级工作才能一帆风顺,而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成长潜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会更加高涨,随之而来学习氛围会越来越浓厚。反之,基础薄弱就会各种问题、矛盾将屡见不鲜,班主任只能奔波在无休止地处理各种问题的路上。

笔者担任十余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担任班主任的几个班级各有不同,存在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个“二手”班级。在众多的任课老师心目中,这个班级是一个问题重重的“个别分子”:缺勤、上课睡觉、课下不完成作业、与任课教师发生矛盾……可以说问题此起彼伏。但自接手这个班级以后,经过认真分析所存在问题的根源,通过加强班级建设的系列教育,以及相应的一些细节的改变,使这个班慢慢有了一些改变和进步,并逐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全体学生最终都顺利地毕业并找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在此谈谈对于班级建设一些认识,愿与大家分享。

一、明确班级目标,使之深入人心

作为基层一线的教师,笔者知道在课堂教学上,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在班级建设中同样重要。因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真的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所以,当与原班主任交接到这个班后,笔者进行了及时沟通,将这个班级的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学生年龄跨度大、学习基础薄弱,缺乏主动学习动力和集体观念。在与学生干部沟通后,利用学院的核心理念作为班级的班训和奋斗目标,即责任、良心、品质、服务。同时,笔者在班会上提出对于班级管理的要求,即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于班级的管理都可以发表意见,然后充分讨论,最后汇总成具体要求,公布后大家执行的同时还要担当为监督者。

其实,在实施这种民主集中的制订方案的模式,会出现短期的班级管理混乱的问题,但从班级建设的长远目标角度考虑,这个模式的意义在于实践的过程。因为,无论成功与否,笔者都可以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可以在失败里分析问题、重新来过。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渐地汇聚,树立共同的目标可以使全体学生用一致的步调共同前进。只有如此,一群有着明确目标并全身心投入到班级建设的学生才能在有限的中职学习阶段,充分发挥出自己学习能力,在理论知识、劳动技能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得到提高,进而为将来步入到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班级荣誉感,形成班级凝聚力

班级荣誉感对于班级建设来讲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学生面前一定要时刻强调每一名学生作为班级中的一分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代表着班级。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为班级的贡献都是为班级荣誉添加了非常重要的一笔,用肯定和表扬来及时鼓励每一名学生的成绩提高和成功。如在学校组织的金秋艺术节中,笔者给班级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拔河比赛。期间,笔者曾经有过想法,这么一个问题重重的班级,能够参加好这个活动吗?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预料,每位参赛选手都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比赛中,加油的同学也是热情地高声呐喊地为选手加油,而且当班级进入决赛的时候,初赛没有参加的同学全部到达赛场,一起努力拼搏。虽然没有得到冠军,但是在班会上,大家都在兴奋地议论,其中“我们”是出现最多的词语。这使笔者认识到,班级荣誉感是班级建设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有了班级荣誉感,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班级中,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班级的一个代表。

与此同时,面对一些同学会在学习、生活上犯错,比如迟到、早退、课堂纪律等方面,除了耐心细致指出其问题所在,更要强调对他的思想教育,还要提示学生错误不仅仅会影响到个人的操行问题,还会对于班级荣誉造成不良影响,慢慢形成愧疚意识,为学生将来担当作为的意识打下基础,成为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的一种收获。

三、加强班委主观能动性,发挥模范作用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核心,在班级管理中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这时候,一个能对班级管理工作独当一面的班委会的存在就是必须和必然的了。作为班委必须能够做到热爱班级,工作能力突出和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力,只有他们形成核心力量,才能团结起每一位同学,才能开展良好的沟通、协调工作。

作为班集体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班委的选拔不能仅仅局限在学习成绩上,个人品德、服务意识是关键,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是开展工作的基础。而且,个人认为班委的量和质同样重要,因为必须有一定的数量的班干部才能各有分工,班集体的工作进一步细化,完成才能够比较全面,而且能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容易在学生中体现出其带头作用。

作为班主任,在充分相信班委能力同时,要有一定的指导过程,当班委熟悉某一项工作后再放手开展。具体来说。可以在开展工作前期与班委交流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具体实施方案给予意见和建议。工作中时刻关注进程,不定时地了解情况,做好班委的坚强后盾;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肯定工作成效,并提出建议便于以后借鉴等。

对于班干部的犯错问题,如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尽量采取小范围的批评教育,并不是说不批评,而是采用一些方法,如主动检讨作为班主任在班干部犯错问题上所要担负的责任,使学生的责任感能够进一步提升,并能主动承担责任,使之成为有担当的领导者,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四、树立规范意识,科学管理行为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班集体同样要具有一定之规,作为评判标准,奖优罚错,才能做到公正公平地处理各类问题。班级管理要把学生守则中的行为规范要求作为依据,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在民主的氛围下制定出符合自己班级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如班规、值日表、课堂监督条例、宿舍管理规定等等,进而依此来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日常生活规则,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等。

良好的学风是每个班集体追求的目标,班集体日常的各项规范就是良好学风的保障,在日常管理中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形成良好的规范习惯,进而为班级成为优秀集体产生促进作用。

1.细分规范,以时间节点规范学习、生活内容

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该是全天候的,从清晨到傍晚,从入校到离校,贯穿始终,具体要求要细致到到校时间、自习准备、课堂秩序、课间午休、卫生值日、放学作业、礼貌礼仪等等,而在要求里更要提出具体的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时间点的规范动作。

2.各项要求都有专人负责,评比后奖优惩劣

提了要求不落实,等于没提;各项评比工作没有结果就等于没做;有了结果后没有奖惩,使学生丧失积极性,因为这是相互关联的问题。因此在班级中,各项管理规定都设置专人负责检查、评比,每月进行量化考核,每学期汇总成绩后进行评优,给予奖励,奖励以表扬、鼓励为主,适当物质奖励来调动积极性,并树立榜样使其起到带头作用,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态势。同时对于做得不好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惩戒,主要以教育为主,督促其改正提高。

3.犯错不可怕,但要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当学生在某一时刻因为自制力较差的原因犯下一些错误的时候,如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有舞弊行为等,要注意把关注点放到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根源,从思想上产生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家长、同学、班级的伤害,能主动改正不再犯第二次。这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同时还要发动同学、任课教师、家长一起共同努力,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迷途知返、浪子回头。

五、强化良好习惯,重视养成教育

中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来讲就是养成教育。班主任不仅要教授学生文化知识、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行为、良好的习惯,甚至是言谈举止、思维方式、处事态度等。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技能教育和良好习惯是始终贯穿于教学当中的,我们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更重要的是对社会负责。培养出具有良好修养的合格的“人”,这就是“先做人,再成才”,而这一切就要求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学生中贯彻下去,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五个重视。

1.重视课堂教育

课堂是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工作地点,每天至少要有5~6小时要在课堂上度过。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纠正学生姿态的小事开始,到培养学习课程的方法、复习的手段,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即便不能每节课都在班级内对学生进行督促,但利用每周班校会、素养课的时间,通过反复的提要求、讲道理,不间断地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一开始,有的学生认为,坐姿、开小差、迟到都不算大问题,不必小题大做。笔者就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过往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经验教训对学生进行讲解,小事情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其中就包括了工作中不注意细节容易导致失败甚至是丢掉工作的严重实例。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对于今后工作中的实例特别感兴趣,就在这方面多举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使学生养成了集中精神的良好习惯,再进行一些通知和教学,学生开小差的情况大大减少了。

2.重视礼貌礼仪的培养

课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主渠道在课外;主方法多示范、多指导。对于学生文明规范方面不足,班主任要指出问题,通过示范演示来帮助其改正。举例来说吧,自从笔者学校开始实施“礼貌礼仪教育”素养课以来,笔者提出在任何时间、地点,学生和教师与他人见面都要主动问好,在活动过程当中,一开始发现有的学生不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笔者就主动与他微笑并问好,这样一来,学生就把与别人打招呼当成一种习惯了。再如,个别学生在教室内不讲卫生,随意丢弃废纸、包装袋等,笔者每次都不厌其烦先将垃圾收起来,再对学生讲教室、学校是我们的家园,大家怎么忍心把家弄脏弄乱呢?慢慢的,班委逐步替代了笔者的工作,再接着,每位学生基本都能在笔者提出问题前,看到有一些废弃物就会主动捡拾起来。

3.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一个班级的好坏,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的比较,更重要的是良好班风的树立。同时,一个班级如同一个家庭,影响着每一位成员的成长,良好的班风如同家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班级凝聚力对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班级凝聚力是通过每位成员树立的共同目标而产生的积极向上合力,如在各类比赛中的团结一心、学习上比学赶帮、生活中互相帮助等。

笔者利用学生现在年龄上的特点,有一定的攀比心理,把大家分别混编为五个小组,无论在学习上、值日卫生上、生活上都进行一些比较,使原来的小派别逐步消失,演变成小组间的竞争,进而使班级形成一个整体。在日常各项工作中,都是以我们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判,使大家都认识到了,班级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的代表,树立了一个“我是班级一员,我的言行代表我们班”的班风。最有力的例证就是跳长绳比赛,虽然整体实力并不强,大家包括笔者在内都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报名参加的,但是,在初赛中,笔者要求全员都要到场,参赛的十名选手都是拼劲了全力,甚至有的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重新投入到比赛中,而且其余同学也是拼尽全力地为选手们加油鼓劲,这都让笔者十分的兴奋。因为这种投入正是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的必然结果,无论比赛胜负如何,班级的最大收获——班级凝聚力已然形成。

4.重视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重中之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是众所周知的至理名言。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无条件地全部做到。比如,学校严令禁止吸烟、佩戴饰物、不准染发,笔者对学生提出要求后,并主动对学生承诺,无论哪位学生发现教师有违纪现象可直接向院领导反映,从而在学生中树立了“严于律己”的要求,班内学生违纪现象基本消除。

5.重视家校配合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自觉性、持续性较差,往往无法将良好的习惯始终贯穿在学习、生活之中,尤其是在离开学校后的时间内,无法保持教育的连贯性,这时候就应该争取家长的配合,做好学生课余的监督、督促工作。由于学生居住分散,一般都通过电话、微信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对于一些问题较多的学生,尽量做到出现问题及时跟家长联系,使学生的教育延续到家庭。对于一些状态相对比较平稳的学生也是不定期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的情况予以肯定,而不是让家长认为班主任一来电话就是学生出问题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無论一个班级的建立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基础,只要教师能够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教师通过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强劲的班级凝聚力;教师充分调动每位班委的能动性,组建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教师指导下制定合理、严谨的管理规定,规范学生学习、生活和文明礼仪;强化学生自我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自我管理的自主能动性培养,这个班级一定会持续不断地进步,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进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合格的综合技能型人才,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为实现我们伟大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殷学志.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学子,2014(8S).

[2]沈津津.浅谈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青年与社会,2014 (8).

[3]袁文炳,李全武,高红梅.给班级文化加点“专业味”——浅谈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J].湖南教育,2016(5).

[4]廖新有.论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

[5]梁书颖.论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J].新教育时代,2017(34).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养成教育中职教育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