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打造广西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

2019-06-01杨生文李全力

职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技能技师广西

杨生文  李全力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职业素养教育活动

创办于1978年的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办学一直“红火”,原因之一是他们是广西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类职业院校,是我国石化行业职业教育石化专业群在校生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是全国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铝、铜、锡、镍)冶炼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凭借这样的优势,他们在面向市场办学中一直游刃有余。但是,随着国家对高污染企业的限制,石化行业的很多企业受到了影响。

如何适应市场新要求、解决新问题,成了学院领导班子考虑最多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趋利避害,终于靠创新找到了解决方案,使学院发展没有因为“大环境”的变化受到太多影响,保持了高质量发展,再次成为了行业翘楚。在校生达到11156人,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广西区内“14+10”千亿元产业如石化、有色金属、冶金(钢铁)、机械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材等企业就业,成为广西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

专业调整与广西“14+10”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高度融合

“我们不能只管我们会什么,不管市场需要什么,死抱着自己感觉好的优势专业不放。一定要紧紧把握时代脉动,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学院领导班子在多次研究广西经济发展态势后,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战略和“14+10”千亿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入企业调研,建立了专业设置紧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打造了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与扶贫富民和新生劳动力转移就业相适应的专业体系,依托设置的石化技术系、机械技术系、汽车技术系、电气技术系、信息商贸系、现代服务系等六大系重点开设了38个专业,主动服务广西“14+10”千亿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分别形成一批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优势(特色)专业群。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校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陈武到学院调研

学院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对高技能人才十分渴求的实际,深入园区开展企业用工需求及产业发展调研,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开设了“钦州炼油班”“金川冶炼班”“百色氧化铝班”“中信大锰班”“田东石化班”等,订单企业覆盖中国石油化工(钦州)产业园14家北部湾经济区石化企业,以及柳州、防城港、百色多个重点产业园区,每年订单委培招生近2000人,占招生人数50%以上。学院把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上升到“学校主办、政府推动、园区统筹、企业参与”的校、政、园、企“四方联动”的新高度,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

目前,学院是专业设置覆盖广西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最广、与广西行业企业融合度最高的职业院校之一,成为广西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高技能人才的小高地;是我国石化行业职业教育石化专业群在校生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成为全国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铝、铜、锡、镍)冶炼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拥有国家级示范、重点建设或试点专业(实训基地)10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广西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实训基地)17个、廣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2个。并且,重点和骨干专业均已建成集教学实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既可以满足校内所设专业(工种)中级工、高级工和预备技师教学、实训需要,又能面向企业和社会进行高级工、技师职业开展培训鉴定。

企业新型学徒制成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企业新型学徒制成为了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

学院是自治区认定的广西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院校、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近年来大力实施校企深度合作学徒制培养计划。2014年9月,学院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五菱集团)签约,合作实施学徒制培养焊接机器人技能人才,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投入120万元在该院建设精益生产汽车焊接制造实训基地。近年来,学院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焊接、钳工、汽修、模具、钣金、机电技术等专业培养新型学徒200多人。2017年,学院又与中国十九冶集团(防城港)设备结构有限公司联合培养起重工、焊工、冷作工200名;2018年,与广西田东正容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化工总控工、仪器仪表维修工、化学检验工、电工、氧化铝制取工、焊工200名;与广西蓝星大华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培养化工总控工、电工、钳工200名。

在新型学徒制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他们做到校企共同采取工学交替教学形式,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了教学项目和企业项目、教学环境和企业环境、学习评价和企业评价相融合。

聚焦质量提升,加强内涵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积淀,广西工业技师学院的规模还是很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他们不断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投入1.8亿元,建成了27000平方米的石油化工实训大楼、10000平方米的现代学徒制综合实训中心大楼、500平方米的“模拟炼油厂”教学实训基地和其他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学院占地面积约12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1亿元,教学实训设备总值0.97亿元,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办学规模最大、产业特色鲜明、培养质量一流的技师学院。2017年,被评为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成为广西今年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2012年和2017年,先后两次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但是,学院没有满足,因为他们知道,“不仅要规模更大,还要实力更强、质量更优”。2012年,学院王兴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批准建立,学院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和推广,在每个系遴选建立了1~2个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重点培育,明确将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定位为“技能名师与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地”“学生技能尖子的集聚地”“校企融合的助推器”“专业建设创新的工作站”,积极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专业教学团队开展名师带徒、指导竞赛、技术攻关、技术交流和技能研发等各项活动。

学院新生报名场面“火爆”

学院与中国十九冶防城港公司新型学徒制试点校企合作签约

“大师单飞”提升为“教师群飞”。他们通过国家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带动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升,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从“大师单飞”提升为“教师群飞”,同时还有效提高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学院有全国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突出贡献高级技师2人,广西技术能手15人,广西技工院校专业(学科)带头人29人,基本形成了“教学名师领衔,技术能手聚集”及专业带头人和技术能手为引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项目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备、系统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形成完备的培训体系和规模化培训示范效应,更好地掌握了技能人才培养规律,近年来年均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5000人次以上,其中培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超过20%。通过项目建设,有力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吸引力,近年来年均招生规模3600人以上,学历教育在校生稳定在11000人以上,其中高级工以上高技能在校生规模占60%,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用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双优技能人才

“全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一直是我们的目标!”学院党委书记曾繁京强调。为此,学院注重抓好技能竞赛,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舞台。学院每年举办校级“技能竞赛活动月”活动,在学生中掀起“比、学、赶、超”的技能学习氛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教促改蔚然成风。2014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区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81项、二等奖101项、三等奖80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二、三等奖28 项,参加2017广西机电一体化等项目技能邀请赛包揽6个赛项团体第一名,参加第19届“LINDE金杯”国际青工焊接大赛以及2016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分别获得钨极氩弧焊、火焰气焊赛项第一名,成品件焊接、机器人焊赛项第三名,其中火焰气焊项目为中国在该赛事实现了获奖零的突破。每年获得全区技能竞赛一等奖个数及获奖总项目成绩位居全区职业院校前列。

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学院还把德育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实施“6S”德育管理和“一生一团”活动,重点建设了囊括专业技能类、文化艺术类、实践服务类、体育运动类四大类别各具特色的59个社团,开展“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进校园”活动,将“工匠精神”滲透到学院教书育人活动中,着力打造素质教育品牌。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文明风采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1503项、52项,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韦文连、蔡丹丹同学分别被评为2015年度、2018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被评为“2017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并被推荐为全国级重点团队。2018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创建单位。

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很多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如获得国际焊接冠军的冉毅立同学被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作为高技能人才引进,给予其高级技师待遇。毕业生雷肖到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荣获“广西技术能手”“广西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毕业生农华科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参加全区、全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名校名片]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西首批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是南宁市办学规模最大、产业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一流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2016年5月6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更名为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学院设有石化技术系、机械技术系、汽车技术系、电气技术系、信息商贸系、现代服务系和通用职业能力教育中心等7个教学机构,开设了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加工、电气机电技术、信息技术、商贸物流六大专业群38个专业。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广西首批新型学徒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广西技工学校校园建设和后勤服务管理十佳学校、广西卫生先进单位、广西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

猜你喜欢

高技能技师广西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