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通道鞘状态与鞘内流速变化分析*
2019-06-01倪颖周金才王启明姜大业高玉龙王岗
倪颖,周金才,王启明,姜大业,高玉龙,王岗
(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 泌尿外科,江苏 盐城 224700)
输尿管通道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UAS)已广泛应用于输尿管软镜手术。2017年6月-2018年5月笔者观察UAS 的3 种状态与鞘内流速的变化关系,对其中1 例有肾瘘管的患者进行了肾盂内压力测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 例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根据UAS 的3 种状态分成A、B、C 3 组,各6 例;均为单侧首次治疗,未预置双J 管。其中,男7 例,女11 例,年龄28 ~63 岁,平均49 岁;肾盂肾盏结石12 例,输尿管近端结石6例;结石最大径13 ~28 mm,平均16 mm;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
根据软镜通过鞘端口的影像,笔者将放置成功的UAS 分成3 种状态:①鞘端口见肾盂腔或近端输尿管管腔,≥1/3 以上视野,级别评估为满意,见图1A;②鞘端口见近端输尿管管腔,<1/3 视野,级别评估为基本满意,见图1B;③鞘端口见输尿管黏膜,未见管腔,级别评估为欠满意,见图1C。肾盂测压的患者,男,56 岁,UAS 状态评估为欠满意者列入C 组,左侧肋腰痛不适并畏寒发热1 d,CT 示左侧肾盂结石15 mm×12 mm,肾盂积水35 mm,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在左侧12 肋下腋后线与肩胛线间留置COOK F8 单J 导管2 周后再入院,术前抗生素治疗 1 周。
图1 输尿管镜鞘端口所示Fig.1 Imaging of sheath port in ureteroscope
1.2 设备与材料
Wolf 泌尿系统专用灌注泵(2224.001),设置压力150 mmHg;Wolf F8/9.8 输尿管硬镜;Olympus URF-P5 纤维输尿管软镜;Lumenis 科医人60 W 钬激光,200μm、365μm 光纤;COOK UAS(F12/14);Bard 0.035 in 亲水性导丝;Antmed 有创压力传感器(PT-01);Philips M8003A 监护仪;量杯;电子秤;Bard 双J 管(F4.7×28 cm)。
1.3 手术方法
患者截石位,喉罩全麻,常规外阴消毒铺巾。导丝引导硬镜上镜,见输尿管近端结石时,用365μm光纤0.6 J×30 Hz 将其击碎,当结石颗粒移位后,留置导丝在肾盂,退出硬镜。沿导丝以左右旋转摆动方式推入UAS,遇阻力即止,退出鞘芯与导丝。软镜入鞘,注意鞘端口状态,进行患者分组。软镜进入肾盂后寻找结石。经操作通道置入200μm 光纤(0.6 J×30 Hz)将结石粉沫化,当可见颗粒<5 倍光纤直径后退镜,退出UAS。硬镜下重置导丝,沿导丝推入双J 管,确认膀胱端卷曲良好,退镜,留置导尿。
1.4 UAS 鞘内灌注液流出速度的测定
助手用量杯采集单位时间内UAS 鞘内流出的灌注液,巡回护士使用电子秤进行量化(1次/1 min),连续3 次的平均值视为UAS 鞘内流速(ml/min)。软镜进入肾盂后术者寻找结石时进行第1次测定;光纤进入操作通道后术者碎石时进行第2 次测定。为提高C 组患者激光碎石时UAS 鞘内的流速,术者使用了“鞘内导丝法”(图2),即在软镜镜体外UAS 鞘内放置1根亲水性导丝,软头端适度卷曲于肾盂,另一端则固定于布单,助手测定放置导丝后的鞘内流速(第3 次测定)。
图2 鞘内导丝法Fig.2 Guide wire-sheath technique
1.5 泵灌注时肾盂内的压力测定
患者已有肾瘘管,将肾瘘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数据线连接监护仪,以肾盂平面调零,排空测压管内气体,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回抽通畅,通过屏幕读取肾盂内压力。
2 结果
2.1 3 组UAS 鞘内灌注液流出速度
限压150 mmHg Wolf 泵灌注下,体外测得URF-P5 软镜头端流速为(52.15±1.68)ml/min;软镜进入肾盂 后A、B、C 组UAS 鞘内流速(第1 次)分别为(54.22± 2.14)、(47.32±2.39)和(25.01±2.54)ml/min;置入200μm 光纤碎石时,A、B、C 组UAS 鞘内流速(第2 次)分别为(32.68±2.23)、(30.44±2.58)和(24.15± 2.22)ml/min;C 组鞘内放置导丝后的流速为(28.64± 2.18)ml/min,与放置导丝前相比增加13.0%~21.0%, 平均流速增加18.6%。
2.2 肾盂测压结果
静息状态下肾盂内压11 mmHg,硬镜置导丝的瞬间增高至95 mmHg,软镜进入肾盂寻找结石时,肾盂内压在28 ~51 mmHg,中位值38 mmHg;钬激光碎石时肾盂内压在55 ~72 mmHg,中位值68 mmHg;置入导丝后,肾盂内压降到38 ~61 mmHg,中位值50 mmHg。3 组患者均在1 h 左右结束手术,结石处理满意。C 组有1 例患者术后低热,经敏感抗生素治疗,次日症状消失。
3 讨论
3.1 UAS 不同状态的形成原因
输尿管起自肾盂端,贴于腹膜后下行,终于膀胱,有3 个生理性弯曲:肾曲、界曲、骨盆曲。UAS 能帮助软镜顺利通过输尿管的各个弯曲与狭窄,经过多次改进,现常用的UAS 具有亲水性涂层,内外层之间纺织丝具有一定的韧性,支撑管腔而不会发生折曲,具有多种型号,以保证各种情况下都能使用。UAS使用方便并促进了输尿管软镜技术的推广。一般认为,UAS 鞘端能进入肾盂或近端输尿管即视为放置成功[1-5]。笔者常用F12/14 的UAS,鞘端进入肾盂的情况并不多见,可能与肾盂形态、位置、出口大小和结石嵌顿等相关,也由于输尿管是一个弯曲的肌性管道,与UAS 鞘不能同轴化,导致了UAS 的不同状态。术前预置双J 管、口服α 受体阻滞剂、α 受体和M 受体阻滞剂2 或3 周,能提高UAS 放置的成功率、减少输尿管管壁损伤[1-3],笔者认为,或许也能改善UAS 的状态。本研究中的入选患者均为单侧首次治疗,未预置双J 管,术前即告知患者如遇置鞘困难不勉强,留置双J 管后延期治疗。有关推送UAS 力量的研究认为[1],推送力量不应超过600 G,超过可能增加输尿管管壁损伤,笔者把握的力度是遇阻力即停止推送动作。输尿管软镜手术前是否必须预置双J 管是个有争议的话题[4]。2016年的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指南并不推荐预置双J 管做为术前常规,证据水平B 级[6]。尽管预置双J 管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无石率,并且减少手术时间,但不能抵消给患者带来手术费用的增加、生活质量的影响等不足[6]。蒋立量等[5]报道,输尿管软镜手术前未预置双J 管的患者,UAS 置入成功率约83.3%,而预置双J 管及有同侧手术史的患者,UAS 置入成功率接近100.0%。
3.2 限压泵灌注的优势
限压泵灌注时,管道内压力未超过设定值时旋转轮会持续转动,接近设置值时转速减缓并渐止。泵的测压点在旋转轮下方,屏显数值是旋转轮上管道内的压力,随着管道的延长、扭曲、手术床与泵的高度差、硬镜与软镜管腔的变细等原因,患者体腔内压力必然会小于屏显值。除了泵灌注,输尿管软镜手术常用注射器注水法、60 cm 吊袋法等。刘海超等[7]认为,注射器注水法具有压力可控、调节迅速、必要时可变负压吸引和高压持续时间短等优点,但需要一位非常熟练、经验丰富的助手配合,限压泵灌注避开了人工操作的不可控因素,优势明显。
3.3 肾盂内压力测定的意义
有研究[8-9]报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存在肾盂内压增高,增高与灌注压力有关,患者术后感染与肾盂内压力增高有关。40 mmHg[8-10]以上的压力会引起持续的肾盂静脉及淋巴管逆流,增加细菌、内毒素进入血循环的可能性,增加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本研究将测量对象的UAS 状态评估为欠满意的患者列入C 组,灌注泵设定压力150 mmHg,F8/9.8硬镜进入肾盂时压力最高值是95 mmHg,软镜进入肾盂时压力的中位值是38 mmHg,钬激光碎石时压力的中位值是68 mmHg。笔者认为,如果是USA 状态评估满意的患者,肾盂内实际压力应该更低,所以使用F12/14 UAS、URF-P5 软镜和Wolf 泵灌注设置限压150 mmHg 是相对安全的,但手术者需注意识别UAS的状态,当状态不满意时应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前明确细菌感染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有研究[11]认为,尿液中有细菌是术后发热的前提,肾盂内高压及持续状态是术后发热的促进因素。
3.4 提高UAS 鞘内灌注液流出速度的意义
通过观察UAS 鞘内灌注液的流出速度能间接判断出肾盂内的压力。当软镜进入肾盂,而UAS 鞘内灌注液流出缓慢或基本没有液体流出时,提示肾盂内压力较高,并呈持续状态。鞘内灌注液流出缓慢的原因与近端输尿管的黏膜遮盖、管腔与UAS 中心轴线成角和碎石颗粒堆积等有关。笔者采用的“鞘内导丝法”,可以“挑”起黏膜,减小轴线成角,经测定能增加13.0%~21.0%的鞘内流速,平均流速可增加18.6%。NG 等[12]提出,在F10 的UAS 鞘外留置F4 导管,或在F16 的UAS 鞘内留置F5 导管,灌注流量分别提高250.0%和700.0%。但笔者做过试验,使用COOK F12/14 UAS 鞘,鞘内不能同时通过URF-P5 软镜与常用的F3 导管,在UAS 鞘外放置并不韧滑的细导管也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软镜手术时,UAS 的不同状态导致了不同的鞘内灌注液流出速度,通过观察鞘内流速变化,能间接判断肾盂内压力情况;使用F12/14 UAS、URF-P5 软镜和Wolf 泵灌注设置限压150 mmHg 相对安全的;当UAS 状态评估不满意时,术者应有控制手术时间的意识,并可采用“鞘内导丝法”增加鞘内流速,降低肾盂内压,减少手术并 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