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好脱贫攻坚“这盘棋”

2019-06-01肖大熙李文勇

当代贵州 2019年8期
关键词:香葱金沙群众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肖大熙 李文勇

为让群众掌握过硬的种植技术,金沙县开展了“十万农民技能大培训”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要求,派出农技专家、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系统培训,让更多村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金沙,取义于古人“披沙拣金”之语,喻细心挑选、去粗取精,尽显五彩美丽。今天的金沙已成为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之一。

调优产业结构

走近金沙县禹谟香葱基地,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葱香,远远望去,香葱颜色深浅不一,一直延伸至远处,蔚为壮观。

为解决香葱种植技术方面的难题,金沙县引进贵州新农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农汇)发展香葱种植核心基地,为专业合作社提供示范和技术指导,让香葱“种得出”。

新农汇金沙分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王丹介绍,在过去,这里要么种水稻,要么是种玉米,产值不高。现在种香葱,公司以1.2元每斤保底回收,老百姓的收入有了大幅提升。

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基地一方面让群众用土地入股,第一年按照700元/亩标准进行分红,以后按照每年每亩递增30元的标准进行增加,直至达到900元/亩为止;另一方面,群众用“特惠贷”入股,公司每年固定分红5000元给贫困户,连续分红3年后由公司负责归还本金。

“我们觉得在香葱基地务工,虽然每个月工资不多,但由于工资发得准时,我们干起来很开心,心里也很踏实,所以完全消除了顾虑,干活积极性很高。”在禹谟镇城墙村香葱基地务工的村民王扬开心地说。

在农业产业革命中,金沙县把发展茶叶、辣椒、香葱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抓手”,规划建设茶叶基地10万亩,辣椒基地10万亩,香葱基地5万亩。

2017年10月,金沙县就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督查组,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督查考核,并从农牧、供销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茶叶、辣椒、香葱专班,负责抓好全县相关产业发展工作。

为让群众掌握过硬的种植技术,金沙县开展了“十万农民技能大培训”活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要求,派出农技专家、技术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系统培训,让很多村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安居工程

从杭瑞高速公路金沙收费站出站后,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道路、鳞次栉比的楼房……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着金沙县大力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

2012年以来,金沙县紧紧围绕建设30万人口山水园林、生态宜居中等城市的目标,以规划引领为龙头,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逐步完善金沙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加快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有效推进了城乡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金沙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镇功能日趋合理、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品味高雅、环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夜幕还未降临,刚吃过晚饭的贺先生夫妇就走出家门,有说有笑地朝城市综合体——朗月广场走来。穿过马路,广场上早已经热闹起来,有拉家常的、有游玩的、有跳广场舞的……如今,这里已成为了广大市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市亮化工作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形象工程,更是产业发展工程。闪烁的霓虹灯,加上人们爽朗的笑声,虽然夜晚已经来临,但大伙的热情却才刚刚被点燃。无论是在长安路,还是河滨路,抑或黎明路……金沙县着力打造特色亮化景观带,同时与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多姿多彩的城市夜景。

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金沙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截至目前,金沙县打造示范型村寨8个、提升型村寨10个、普及型村寨60个,受益农户14629户58802人。完成石场乡集中建房点1个,小康房建设290户;新建8个乡级,60个村级文体广场,完成23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文体广场全覆盖。累计建成4G基站2016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4G网络信号覆盖率达88.9%。

金沙县高坪镇在农村危房改造中,通过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三改”工程,切实保障农村住房安全的同时,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

村民王富模说:“政府不仅补助3.5万元为我家改造了危房,还补助了1.2万元为我家进行了‘三改’,卫生又安全,我们非常满意。”

保障稳定就业

在金沙县经济开发区,一栋栋厂房在这里兴起,一批批企业相继在这里落地,一个又一个当地民工在这里能够稳定就业,金沙正在成为吸引投资商的“强磁场”。

金沙县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4.99平方公里,其前身为金沙县产业园区,2010年11月成立,2012年6月被贵州省经信委明确为“511”民营经济示范园区。

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金沙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图为金沙县西洛街道,千亩荷花盛开火了农家乐。(陈世海/摄)

2012年8月6日,按照“一区多园”布局(一区指集工业、科研、商贸、文化、物流于一体的经济增长核心区,多园为装备制造园、特色食品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循环建材园等),通过几年建设发展,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电声、五金机电、有机食品加工、白酒酿造、循环建材、新能源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势头。

“经开区进驻项目124个,建成投产企业64家,解决就业18000多人,实现产值291亿元。”金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体端说。

金沙县宏达眼镜厂、贵州黔源电子厂坐落于金沙县平坝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是当地党委、政府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而引进的两家小微企业。两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操作着手上的工具,忙着加工产品。

“周边环境和居住的房子比以前好得太多了,而且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收入也比以前好。两个孩子在不远的学校上学,方便多了。”谈及搬迁前后的变化,搬迁户李承露高兴地说,“能搬出大山,到这里生活,简直太安逸咯!”

同时,在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和增收方面,毕节市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紧紧围绕脱贫目标,把“以岗定搬、以产助搬”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抓就业、抓产业,多管齐下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贫困群众提升生存能力,掌握农村实用技术,金沙县提出了“五个普及”“五个十万亩”的科技兴农计划,扎实推进技能培训和就业提升工程,确保农村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达100%,促进有劳动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大大提升了贫困群众就业能力。

猜你喜欢

香葱金沙群众
香 葱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李集香葱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四季小香葱成长记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蛋皮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