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十载初心不改千万针爱的奉献
——记89岁“年轻”共产党员、退休干部龚维君同志

2019-06-01高娃塞音

老年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年轻青城织毛衣

高娃 塞音

她,82岁入党,是位先进了一辈子的“年轻”共产党员;她近十多年坚持为孤贫儿童织毛衣700多件,是年龄最大的“爱心妈妈”;她热情善良,关爱邻里,教育后辈儿孙,传承良好家风,为周围的人树立起奉献有为的榜样。她就是现年89岁高龄、慈祥温和,曾被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妇联联合授予“青城最美女性”称号的原内蒙古自治区化肥工业公司退休干部龚维君老人。

“年轻”的共产党员

2012年7月5日,对龚老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卢玉良是她的入党介绍人,时任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路街道办事处乌兰社区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说起老人入党,他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敬佩,“八十多岁的老人要求入党,我第一次碰上,她的经历让我非常感动。”

龚老1930年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为响应国家号召,1951年从北京会计学院毕业后,毫不犹豫地支边来到内蒙古。龚老最初被分配到绥远省工商厅从事会计工作,当时土改运动正在进行,她就主动报名参加到土改工作团。就是那段时间,二十出头的龚维君对共产党有了自己的认识,“党把贫下中农的土地问题解决了,我也特别高兴,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无限关爱,我也要这样做,我要跟党走”。从工作团回来后,1952年她加入共青团。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1953年,她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并多次向组织汇报思想,主动接受组织的考验。没想到的是,虽然满怀期待,向党组织表达了敬爱之情,但因种种原因,她没能如愿。

后来经过几次工作调动,每到一个新的单位,龚维君都会提出入党申请,但因为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再加上家庭出身的一些原因,在工作的38年中,她始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可是,龚维君并不气馁,虽然组织上没有入党,但她把坚定的入党信念转化为更加认真工作的动力,直到1989年从内蒙古化肥工业公司退休。

龚老退休已有20多个年头了,但她把入党当成神圣的事情,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份执着的坚守深深地打动了远在北京工作的女儿,于是女儿给呼和浩特市的相关部门写信,讲述了母亲入党的故事。组织上很重视,派人到家了解情况,她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不同时期的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讲出了自己蕴藏在内心半个多世纪的追求,再次向组织表达入党意愿。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乌兰社区党支部书记卢玉良和赵征的介绍,2012年7月5日,82岁的龚维君老人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实现了她入党的愿望。“成为共产党员,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我对党无限热爱,共产党才是我们最信任的党”,不图名、不为利,只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圆了六十多年入党梦的龚老格外激动。

“编织”爱的世界

龚老年轻时就喜欢针织,有一双巧手,人物肖像、风景建筑、花鸟鱼虫、生肖动物……她都能活灵活现地织出来。她的作品被许多图书收录,也多次荣获奖项。曾在2005年被中国文化艺术家协会授予“杰出中国艺术家”称号。龚老介绍说,编织伟人头像挂件都是七十多岁时候的事了,那时眼睛好,脑子灵,花费心思也最多,“就像周恩来同志的画像,我记得是2002年开始,到2005年元旦才挂上,期间我不断修改,逢人便问哪里不像。”她说原来家里的墙上、沙发上、床上、茶几上,甚至花盆上都装饰着她的毛线挂件,房子重新装修时,孩子们都给收了起来,唯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头像挂件装了保护的框,仍然被端端正正地挂在客厅的墙上。这三幅伟人头像挂件自织成后十多年来,除了参加展览,就一直挂在她的客厅。

“我年纪大了,其他的事也都干不成了,织毛衣也算是为党作贡献吧!我比不了那些对社会、对国家作大贡献的人物,我只不过是力所能及地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早在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呼和浩特市妇联和爱心企业发起了为孤残儿童织毛衣的活动。当时已经75岁的龚老听说后马上到市妇联领取了两斤毛线,精心织了一件带有特殊图案的“精品”毛衣交回了妇联。过了一段时间后,当这件“精品”毛衣在北京拍卖了20万元爱心善款的消息传来后,深深地触动了龚老。从此更加坚定了她为孤残儿童织毛衣的信心、决心,这份爱心一直延续了下来,她也成了妇联系统有名的“爱心妈妈”。只要妇联有帮扶活动,发毛线,她就去领回毛线织。而更多的时候,是她自己掏钱买毛线来织。

为了让孩子们喜欢,龚老没少动脑筋。她在毛衣前襟上织卡通图案,后背织“快乐成长”的字样。为了配色鲜亮,她不断购买各色毛线,十多年来,花了多少钱,她说她没算过账,“就想织出孩子们喜欢的样子,多加几种颜色织,这样更好看。”

龚老的老伴儿武云笃2016年去世,生前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她白天要照顾老伴儿,织毛衣只能放在老伴儿休息后的十点、十一点。每天晚上织起毛衣来,她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时钟,不知疲倦,一针接着一针地织着,平均每两天就完成一件。十多年来,龚老共编织毛衣700多件,也为孤残儿童编织了一个温暖的爱的世界。

退休前,龚老一直从事财会工作,眼睛、颈椎都有职业病,长期一个姿势织毛衣更是加重病情,随着年龄增大,膝盖、腰椎也都有了疼痛症状。她买了很多药膏,哪里疼起来,就抹上药膏按摩缓解。按摩不顶事儿时,她就暂时放下针线,摆弄摆弄花草,感觉不是那么疼了,再接着织。

呼和浩特市妇联儿童部的工作人员乌日娜介绍说,每年9月,龚老都会委托她们将织好的毛衣捐赠出去,从不耽误。2010年,她腿摔伤了,可她还是在病床上坚持织了三十多件。

看着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和她同住的儿子儿媳多次劝说不要再织了,老人每次都是乐呵呵地点头答应,可转身又织起来了。“公益活动不错,家人都支持她,可毕竟80多岁了,我们不让她做饭、干家务,让她有休息的时间”,面对母亲的坚持,儿子无奈妥协,尽量为母亲创造条件。女儿还搜集了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案,放大打印寄给母亲。

龚老的相册里有这样一张照片:十几个高矮不一的孩子都穿着她织的毛衣,满脸笑容,其中一个孩子高高举起写有“龚维君奶奶我们爱您”字样的卡片。龚老说,看到孩子们穿上毛衣那么高兴,就算累一点,也值。

点滴培育好家风

龚老给孤残儿童织毛衣献爱心的事情传开后,亲友、邻居纷纷将自己家里闲置的毛线,不穿的毛衣毛裤拿给她凑毛线,还有的把成品毛衣拿来,或者一起加入到“爱心妈妈”的行列。

在龚老家采访时,龚老从柜子里拿出织好的二十多件不重样的毛衣,说她正准备给妇联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让她们来取走。看着这摞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又寓意美好的毛衣,很难想象这些竟然出自一位年近九旬的孱弱老人之手。“实在织不动了,儿女们总劝,还有点毛线,下一次送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龚老不无惋惜地感叹道。

退休近30年,忙了近30年。刚退休时,她说为了第二代工作好、第三代学习好,要将自己的精力奉献出来,安心做好“守家婆”。龚老说到做到。她是家里的“工艺美术师”,还被老伴儿称为细心周到的“保健师”,被子女称为做思想工作最有方法的“政委”,被外孙女称为正直、无私、严谨的“马列姥姥”。看着她每天忙里忙外,老伴十分心疼,他以“子耕”为笔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我的老伴真是忙》。“她是家中最忙的人,每天采购做饭,料理家务。她会做酱、晒醋。她腌的十几种小菜,既卫生又好吃。她挤时间认真阅读,经常督促孙子、外孙女学习,向他们进行传统教育。”特别是开始毛线编织,再后来当“爱心妈妈”,为孩子们织毛衣,她的日常安排更是满满当当。所幸的是,龚老的付出终究有了回报,儿女成才、孙辈优秀,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还被评为“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多年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儿孙们都认真努力工作,待人接物正直善良,富有爱心。

从1952年被绥远省工商厅评为“模范工作者”开始,一直到2016年荣获“情动青城团圆暖心”青城奉献者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荣获“青城最美女性”称号、入选“赛罕好人榜”“青城好人榜”,2018年又被授予呼和浩特市“最美家庭”称号等等,60多年来,龚老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她把1952年受表彰的照片、2011年获得呼和浩特第十一届“十佳时代新事”称号证书及佩绶带的照片、2016年获得“情动青城团圆暖心”青城奉献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证书都排在一个相框中,以此来激励和教育儿孙们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要积极进步,永葆先进。

六十载初心不改,千万针爱的奉献。这就是龚维君,此身此心始终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对贫困儿童的关爱。退休永远不褪色、离岗永远不离党。她用爱党爱人民的热情,编织出老有所为的新篇章,她把温暖、幸福和希望编织进弘扬正能量的时代新风尚。

猜你喜欢

年轻青城织毛衣
织毛衣
织毛衣的历史
青城秋色
我爱家乡青城美
给孙子织毛衣
青城道味
江西党委常委刘捷再破“年轻”纪录
织毛衣
技术派的“年轻”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