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问在“点”上
2019-05-31何霞
何霞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疑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产生可以激励学生的问难热情,激发课堂的有效提问点。教师抓住合适的时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课堂进展情况,设计有效提问点,要让提问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文本的关键点上、思想的碰撞点上、学习的困惑点上、学生的提升点上、思维的发散点上,并引导学生经过探究得出答案,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 提问点 有效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知识能力的建构,必须通过有效的积极思维,而这必须由“疑”开始,又在释“疑”中得以发展。
一、勇于质疑,问在“点”上
要问在“点”上,必须具有“疑”的意识。有的学生不知道问什么,怎么问,甚至于不敢问。而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又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该如何着手呢?教师可引发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探究,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了“为什么”“怎么办”等认知需要时,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活跃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学贵有疑,不懂就问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鱼”看作是问题的答案,而把“渔”看作是如何提问及获得答案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因为有了“渔”,才会在以后收获更多的“鱼”。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社会,如果我们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仅仅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那么学生以后碰到新的问题也会无从下手,这样的话学生永远都离不开教师。因此,学生应该学会“不懂就问”,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提出的。学问学问,要学要问,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上课,大多数学生遇到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只要学生能及时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那么教师就可以马上掌握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达到最佳的讲课效果。
2.融入课堂,敢于提问
列宁曾经这样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对学生情感施加影响,创设恰当的环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融入课堂。融洽师生关系,需在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放得开,使学生思维不受拘束。因此,教师要首先放松自我,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以平等的身份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问题的层次,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不可一味拔高,揠苗助长;同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张扬个性,绽放精彩;要给足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不能将课堂上的思考当作走过场,真正的“有效”往往在学生低头不语的沉思中。此外还要重视小组的合作探究,因为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更能放得开,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高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说。
3.注重“问”法,学会提问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中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而且应该是教师问的问题,将来学生自己也可能提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可见,学会提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能力。而提问的能力归根到底是“学”来的。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关注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了解学生形成问题能力的实际需求。比如每一位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学生提问中的困难,最后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从牙牙学语模仿身边的亲人,到课堂上模仿教师和同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实际教学中也有大量这样的例子可供学生学习。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了解语言文字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接下去带着问题进一步深入阅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发散思维,提出求异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学生提问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基本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只有教师将课堂看成是学生主动发展,实现师生对话、互动的发展平台,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才能有效达成。
二、抓住合适的时机,设计有效提问点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课堂提问,如果能问得适时、适势,问在有效的提问点上,则能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1.提问在学生的兴趣点上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教学《珍珠鸟》这一课时,出示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珍珠鸟和“我”十分亲近的几处内容及原文中的一句话“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让学生自读,然后问:“明明是一种怕人的鸟,却和作者那么亲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勾起了学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驱使学生到文中去发现珍珠鸟和作者之间由陌生到熟悉,直到珍珠鸟最后完全信赖作者的细节,进一步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没有距离感的这种理想境界是在互相信赖的过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说:“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学生乐于接受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了兴趣才会愿意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在语文课堂上才会更加主动积极,课堂效率也才能得到提高。
2.提问在文本的关键点上
教師的课堂提问需要把握时机,在对文本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关键之处提问,可以让学生对此处印象深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抓住了这样一个关键之处——“第一朵”这个词语加上课题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于是笔者问学生:“‘第一朵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五次之多,这让你有什么发现?”这个问题的抛出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第一朵”这个关键词上,他们意识到“第一朵”的多次出现反复点题,同时也意味着“第一朵”杏花对于竺可桢来说极为重要,学生深刻体会到竺可桢具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有智慧的教师懂得在文本的关键点提问,问题问得恰到好处,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提问在思想的碰撞点上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适合引导学生质疑和思辨,让学生的思想和文本产生激烈的碰撞,深化学生对文本和人物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接近尾声时,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有人说肖邦在祖國危难之际选择离开,这不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你同意吗?”笔者想通过这个问题考验学生对肖邦的爱国情感是否真正体会于心。学生在小组内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笔者巡视的时候真的听到有学生说肖邦这样做不厚道,指责他不应该抛弃祖国。于是在全班交流时笔者请批评肖邦这种做法的学生先起立说观点,结果坐在下面的很多学生着急地举手想要反驳。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同的观点得到了表达,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最终学生对肖邦通过音乐创作为祖国呐喊的爱国之情了解得更加透彻。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发现能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的问题,利用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辨析,这样的语文课堂会更加高效、精彩。
4.提问在学习的困惑点上
“困惑点”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仍然没有解决,依旧存有疑惑之处,教师可借由学生的质疑统领教学。在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笔者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课前交流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了通过预习仍没弄明白的问题:“冰心为什么要把诗句‘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只拣儿童多处行作为课题呢?”笔者以学生由困惑点产生的疑问统领全文的教学,一个大问题拎起全文的主线,教学思路清晰。因为儿童多的地方春光灿烂,更因为冰心对儿童充满了爱,所以冰心才会“只拣儿童多处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也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过程。提问在学习的困惑点上,牵一发而动全身。
5.提问在学生的提升点上
《水》一文中描写雨天洗澡有这样一句话:“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只是”两个字是个很有价值的词,但很容易被教师一带而过。笔者特地问了一下:“‘只是说明什么?”不问,学生也就会忽略过去,问了,它所传达的含义就明确了:大人们除了穿着衣服这一点,其他都是跟孩子们一样享受水带来的欢乐。但因为是大人,所以不能像孩子那样尽情宣泄。文本的深意就这样被问出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加深了一层。有些值得一问的教学点稍不经意可能就会一闪而过,而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可能蕴含着文本的深意所在,值得教师去特别关注。
6.提问在思维的发散点上
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指同一个问题从多方面思考,寻求或联想到不同的答案。教学中的提问落在可以拓展的发散点上,会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的欲望。如教学《最佳路径》一课,笔者设计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除了让游客自己踩出道路之外,还有其他设计方法吗?”学生有的说:“可以请别人来设计。”有的说:“可以参照其他乐园的路径。”在交流中,笔者肯定了学生想出的其他办法,但格罗培斯给人们自由选择所踩出来的小道无疑是最巧妙的路径设计,又实用又自然又美观,堪称“最佳”。学生经历了思维的发散,又体会了创新的喜悦。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过程。在教学中设计有效提问点,引发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深化了教学内容,从而生成了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