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儿童单纯房间隔缺损的疗效与分析
2019-05-31范太兵
梁 栋,范太兵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单纯性ASD的患者通常可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无明显症状。即使是左向右分流的患者,在成年之前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1]。ASD可行传统外科开胸修补、X线下经皮介入封堵、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而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儿童单纯ASD相对于传统外科开胸修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等优势,相对于X线下经皮介入封堵具有无辐射损伤以及碘造影剂过敏风险的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心脏中心自2017年01月~2018年03月102例诊治患有单纯ASD的患者,男58例,女44例。年龄2~15岁,平均(4.5±1.89)岁,体重5.8~60 kg,平均(7.9±3.78)kg,ASD直径4~15 mm,平均(6.5±1.93)mm。患者术前行经胸及食道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评估患者心功能、肺部情况、缺损的位置与大小。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在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外科微创封堵术。
入选标准:年龄≥2岁。直径≥5 mm的ASD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
禁忌证: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右向左分流。入选的患者不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
1.2 手术方法
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仰卧位常规全身麻醉下行气管插管,所有患者术前行食道超声再次评估患者ASD类型及缺损大小,初步评估采用何种型号的封堵器。后患者取左侧卧位。静脉应用肝素,右腋下第4肋间腋中线位置做约2~3 cm的切口进胸。右心房表面选穿合适的刺点缝穿刺荷包。食道超声引导下,通过中空探条由穿刺点经右心房进入ASD处。通过中空探条穿入导丝,进入左心房后沿导丝将扩张鞘管和输送鞘管送入,通过ASD至左心房,建立输送轨道。将装有封堵器的装载鞘管对接输送鞘管,在食道超声引导下将封堵器送至ASD位置。反复多次性推拉试验检测封堵器是否固定牢固。食道超声监测确定无残余分流后,释放封堵器,常规关胸。所有患者术后定时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5 mg/kg),连续口服6个月。
1.3 术后随访
所有患者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心电图、胸部X线片及经胸超声心动图。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比(%)表示,变量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回顾性分析的102例患者,96例患者封堵成功,封堵成功率94%。6例患者封堵失败立即于体外循环下经右腋下行外科修补,术后行食道超声、心电图评估结果满意。96例封堵成功的患者所选封堵器的型号7~20 mm,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0±5.61)min。
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评估术后疗效,其中3例患者术后1个月存在1 mm残余分流,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3例患者残余分流消失。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封堵器脱落,遂急诊行外科手术取出封堵器并行外科修补术,其余患者随访复查显示均无封堵器的脱落或者移位,随访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随访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指标对比(±s)
表1 随访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指标对比(±s)
随访时间 例数(n) EF(%) FS(%) 肺动脉压力(mmHg) 发生残余分流术前 95 62.5±4.21 30.9±1.21 25.4±4.35 -术后1个月 95 64.3±3.23 31.2±1.67 25.8±4.27 3术后3个月 95 65.1±3.41 31.5±1.41 24.6±5.21 0术后6个月 95 65.6±3.53 31.0±1.34 24.3±3.56 0术后1年 93 66.4±3.42 32.1±1.27 25.1±5.31 0
表2 封堵患者术中部分数据 [n(%)]
3 讨 论
单纯性ASD的患者通常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无明显症状[2]。一般情况下,成人患者将从成年以后出现症状。在不存在任何心律失常或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右心负荷过重和肺循环过度可导致轻微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急促和心悸的身体感觉。相比之下,大多数存在大分流的成人会出现疲乏、运动不耐受、心悸、晕厥和呼吸短促。最终,他们将遭受右心力衰竭伴有外周水肿,在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情况下发绀,甚至表现为血栓栓塞与反常栓子。
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心律通常为窦性,而高达33.8%的房间隔缺损的成人主诉心悸,通常原因是窦性心动过速[3]。新发心电图异常有助于诊断房间隔缺损。而房性心律失常也可能与较高的卒中和反常栓子发生率有关[4]。随着先天性心脏病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ASD患者可以在胎儿、婴幼儿或者儿童时期被早期诊断。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不耐受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而当在适当年龄闭合ASD,将能在早期纠正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减轻患者右心容量负荷,避免右心功能衰竭,以及降低相关房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卒中与反常栓子的发生率[5]。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ASD患者拥有了更多的治疗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外科修补手术,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具有微创、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6]。相对于X线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避免了放射线的辐射损伤以及碘造影剂过敏的风险。总而言之,超声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ASD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