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良恶性病变影像多因子评价与BI-RADS分类相关性研究

2019-05-31王映飞陈俊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性病变良性恶性

王映飞,陈俊杰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广西 南宁 530028)

乳腺的各种疾病对女性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并呈现患者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减少误诊及过度医疗,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像诊断对临床下一步诊疗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Fischer[1]提出使用一个在每项评价项目中都对应一个分值的多因子协议,对乳腺病变进行评价很有帮助。本文旨在研究多因子评价与BI-RADS分类的相关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55例因乳腺疾病住院患者行MRI乳腺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6例同时行X线钼靶检查。病变乳腺共66个,23个为左侧,21个为右侧,11个为双侧,均经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

钼靶采用Giotto Image MD,常规摄取双乳内外侧斜位(MLO)和头足位(CC),需要时加照局部点压放大摄影。MRI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扫描仪,扫描线圈为专用双穴乳腺表面线圈。常规扫描序列包括DWI,TR/TE:1000ms/60ms,层厚:5.0mm,层间距:0.5mm。矩阵192×192,激励次数4,b值取0和600s/mm2,脂肪抑制T2WI,参数为 TR/TE:5000/70ms,FOV:320mm,层厚:5mm。

2 结果

66个病变乳腺中40个为良性病变,2个为交界性病变,24个为恶性病变;59个可触及肿块,其中4个为多发肿块,7个未触及肿块。乳腺病变形状呈圆形/椭圆形33个,无明显形态的6个,线性的1个,均为良性;分叶状病变20个,其中16个恶性,4个良性;毛刺状26个,其中恶性24个,交界性2个。乳腺病变周围模糊的30个,其中良性4个,交界性2个,恶性24个;周围清楚了36个,均为良性。乳腺病变有钙化15个,其中5个为圆形粗大钙化,2个为不定形钙化,8个为砂砾样钙化,其中8个砂砾样钙化病变均为恶性。乳腺病变DWI弥散受限,且ADC值小于1.000有28个;其中24个恶性病变,4个感染性病变。乳腺病变动态增强曲线呈上升型20个病变,其中5个恶性病变,15个良性病变;动态增强曲线呈平台型14个病变,其中5个恶性病变,2个交界性病变,7个良性病变;动态增强曲线呈流出型17个,其中12个为恶性病变,5个良性病变。乳腺病变MIP可见血管增粗33个,其中15个为良性病变,18个为恶性病变,详见表1。

表1 多因子评价协议

综合X线钼靶及MRI影像表现进行多因子评分及BIRADS分类:BI-RADS 2类良性病变3个,多因子评分均为0分,病理结果为纤维瘤3个,属于良性病变。BI-RADS 3类可能良性病变14个,多因子评分为1~3分,病理结果为纤维囊性乳腺病6个,脓肿4个,乳汁潴留性囊肿并感染2个,纤维腺瘤1个,导管扩张症1个;均为良性病变。BI-RADS 4A类低度拟似恶性13个,多因子评分为4分,病理结果为纤维腺瘤7个,纤维囊性乳腺病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并重度不典型增生2个;11个为良性病变,2个为交界性病变。BI-RADS 4B类中度拟似恶性19个,多因子评分均为5~6分,病理结果为肉芽肿性炎4个,纤维腺瘤6个,为良性病变;粘液腺癌3个,侵润性导管癌6个,为恶性病变;恶性率47.3%。BI-RADS 4C类重度拟似恶性11个,多因子评分为7~8分,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5个,导管原位癌2个,非特殊类型浸润癌2个,为恶性病变;肉芽肿性乳腺炎2个,为良性病变;恶性率81.8%。BI-RADS 5类高度提示恶性3个,多因子评分均为9分以上,病理结果为浸润性导管癌3个,为恶性;恶性率100%。

3 讨论

乳腺疾病的诊断越来越系统化,检查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BI-RADS分类能把各种影像检查与临床诊疗及随诊相关联;本次研究多因子评价中,病灶呈分叶状、毛刺状、边界模糊、不定形钙化、砂砾样钙化、环形强化、增强早期显著强化超过100%、动态增强曲线呈流出型,ADC值小于1.000,MIP显示粗大血管对诊断病变的恶性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加分,尤其以环形强化、砂砾样钙化提示病变的恶性可能性最高。本次研究的难点在乳腺炎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鉴别,部分乳腺炎性病变具有多个恶性病变的影像征象,本组病例中,2个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达到BI-RADS 4C类。

本研究中有1例肉芽肿性炎多因子评分为5分,BIRADS 4B类,MRI增强病灶明显强化,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根据钼靶及MRI图像评估病变恶性可能性有一定困难。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因其常合并上皮非典型增生,有继发浸润性癌危险,其组织学形态表现为被覆盖于纤维血管茎上的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增生的树突状结构,由于这种特殊的形态学结构存在,其血流动力学与恶性病变不易鉴别。张嫣等[2]认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时间-信号曲线易出现类似恶性的改变,BI-RADS分类评估有部分高估的可能。

多因子评分越高,BI-RADS分类提示的病变恶性度升高,呈正比关系,能够作为乳腺BI-RADS分类系统的补充,量化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提高诊断的效能,提高临床对乳腺病变的判断。对于部分带有恶性征象的炎性病变,多因子评价协议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临床的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判断或随诊,必要时进一步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经本研究认为利用乳腺良恶性病变影像多因子评分可对乳腺病变进行合理的BI-RADS分类,对下一步诊疗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性病变良性恶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