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与洪湖湿地发展新路径探究
2019-05-30李鹏飞
李鹏飞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这一背景下,“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洪湖湿地位于我国中部,一方面,以其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产;另一方面,洪湖湿地是中国的革命圣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时,洪湖湿地也存在不合理的人类工农业活动导致洪湖水污染加剧、湿地面积减少以及洪湖湿地周边行政区之间不恰当的竞争等问题。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给洪湖湿地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为洪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道路:加强制度创新,为洪湖发展提供良好秩序;加强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洪湖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建设美丽洪湖;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利用好“互联网+”,扩大洪湖影响力。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洪湖湿地;发展新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2032
1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
当前全球格局正发生急速变化,而且出现深度调整。一方面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令中国对全球发展格局有重大影响,全球格局的变化,又更全面地制约中国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向好,同时,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比如,经济下行的压力增大,转方式调结构依然是个难题,创新乏力,有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等诸多问题。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国内外形势,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大会上强调,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新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2洪湖湿地现状分析
21洪湖湿地概况
洪湖虽然不是中部第一大湖,但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位于长江中游,武汉上游,可以说是中部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洪湖湿地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中部地区的发展,对洪湖湿地发展新路径的探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中部发展新路径的探索提供一块试验田。洪湖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位于美丽的江汉平原,南面是滚滚东流的长江。湖面高25米,东西长234米,南北宽208千米,全湖面积348平方千米。底部高约为225~228米,最大水深为232米,最小水深为040米平均水深为135米。洪湖全湖呈不规则多边几何形,湖岸线较平直,湖底平坦。[1]
22洪湖湿地发展的有利条件
通过实地考察,洪湖湿地主要分布在洪湖市、监利县,洪湖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洪湖东、西两侧联通长江,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所以非常适合鱼类的繁衍生息,洪湖常年鱼类产量在30万公斤以上,占全湖北省产量一半以上。湖区南部黑鱼湾到螺山一带常年冬季都会有雁鸭等水禽聚集,可以说水禽资源非常丰富。洪湖不仅自身适合鱼类的繁衍生息,而且每年到洪湖过冬的鸟类种群数量已经达到30多万只(治理前只有2万多只)。根据调查統计,境内水生植物68种,鸟类167种,鱼类54种。湖中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也异常繁多,达92种,其中莲籽每年出口均在20万公斤以上。洪湖不但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洪湖有着绚丽的自然风光和璀璨耀眼的人文景观,由水生和陆生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造就了洪湖湿地独特的自然景观群,比较著名的自然风光有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洪湖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乌林、茶坛岛风景区等。除此之外,还有闻名全国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并在后来加以整理开发的革命历史文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指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历史遗存及后来修建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软件方面指包括革命事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等在内的革命历史记录及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2]比如,荆州市监利县周老嘴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洪湖市烈士陵园等湘鄂西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等,据实地考察统计,仅监利县就有各种革命遗址203处。
23洪湖湿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等不良人类工农业活动导致洪湖水域面积缩小、水质严重下降、水草濒临枯竭、鸟类和鱼类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世纪50年代,洪湖面积达760平方千米,现在湖泊面积锐减到34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只有135米。由此会导致洪湖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平衡长江流量、调蓄洪水、防旱抗旱、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进一步会导致气候失调、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旱涝灾害频发、污染加剧、最终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除此之外,对红色文化的开发不到位,虽然洪湖周边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当地却没有打好“洪湖”牌,没有借住那些经典的歌曲如《洪湖水 浪打浪》,影视资料如《洪湖赤卫队》在人们心中的深刻印象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扩大洪湖在全国的影响力,更没有在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宣传,比如,湖北省在央视的宣传片《灵秀湖北》里就没有提到洪湖。其次,通过走访监利等地,发现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待完善和更新,一些地区公路建设滞后,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洪湖与外界的沟通,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洪湖影响力的扩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洪湖周围各地都在争一些所谓的“正宗”,相互之间竞争太多,合作太少,有时甚至存在的恶意竞争,种种此类行为都不利于打响“洪湖”这张名片。此外,还存在少数地方干部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少数领导利用职务便利挪借或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少数党员干部官商联手,利益均沾;有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有的领导干部“视公权为己出”,利为己谋,权为己用等问题。
3洪湖湿地发展新路径
3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培育核心竞争力
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良好的制度是促进洪湖湿地发展的前提,有了制度,也就是做到有章可依,才能为洪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秩序。其中,既要包括管理制度,又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同时也不能少了相关监察、失职惩戒制度。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发生了扭转,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由“单点”转向城市群或省区“结网”“链带”发展,城市间关系由竞争转向互补与合作,产业集群、产业链、城市圈、经济带等新概念凸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内涵日益丰富并成为区域发展的主线。[3]成立洪湖-监利联动的管理机构,加强双方之间在信息,资源,技术等方面的联系,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保障相关政策执行到位,相关投资使用到位,真正做到,有章必依,专款专用,防止利用职务便利挪借或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并制定配套的惩戒制度。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通过合作达到互利共赢,从而共同推动洪湖地区的发展。
加快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优化创新环境,引进全国顶尖人才和洪湖紧缺人才,制订一整套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一支优秀的创新团队。加大鼓励力度,给予高端的科技创新人才一定的奖励,使能够长期留在这里,进行长期的研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围绕洪湖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如改进渔业养殖方式,做到精养池鱼,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基础是,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使广大湖区农民不因退耕还湖等恢复自然的政策而减产减收,同时也更好配合和支持相关政策的推行。
32重视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过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我们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其在环境保护方面是作用不言而喻,而且洪湖湿地对于调节长江的流量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下游武汉地区的安危。要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摒弃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一方面,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切实做好退耕还湖工作,真正做到禁渔期不捕鱼。另一方面,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洪湖。
33坚持全面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影响力
“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为洪湖的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洪湖可以借此良机,依托武汉大城市的带动,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为湖区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好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如网站、微博、微信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舉办洪湖旅游文化节等独具洪湖特色的活动,打好“洪湖”这张王牌,吸引省内外游客,扩大洪湖在全国的知名度。
34坚持协调增强后劲,优化产业结构
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发展正在由外部驱动模式向区域内生因素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发展模式转变,这种同步且相互依存的发展路径意味着内生要素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优化洪湖湿地区域内的一、二、三产业比重,只有把协调作为评价发展的尺度,才能补齐短板,实现更好的发展,洪湖地区不仅可以发展现代农业,还可以依托洪湖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强周边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如洪湖野鸭的羽毛可做成手工羽毛扇,野鸭羽绒可制成高级保暖材料,还可以以红色故事为背景,制作相关具有洪湖特色的纪念品,既可以增加就业,扩大当地居民收入,也可以将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洪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5坚持以共享释放红利,增进人民福祉
人使得发展变得有意义,不仅仅因为人是开发项目或计划的受益者,人更是积极地参与者(从规划到管理)。人越自由,就越能参与到区域的发展进程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根基就越牢靠。[5]洪湖湿地的发展根本目的是提高洪湖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困难户的扶持力度,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政府也应给那些因为保护湿地而牺牲个人利益的居民一定的补贴,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湖区人民的整体素质,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全覆盖,让湖区人民能在共享共建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共同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王茜,吴胜军洪湖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4).
[2]马敏中国文化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3]范恒山关于深化区域合作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
[4]乔治·马丁内斯-维斯奎泽,弗朗索瓦·瓦利恩考特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28
[5]拉里·W梅斯 水资源可持续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