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

2019-05-30李仁图

中国市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县域经济实体经济

李仁图

[摘要]县域经济在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要实现有效发展,就应当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有一个全面了解。要在此宏观经济形势背景下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文章从县域经济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入手,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县域经济;实体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2017

1县域经济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不断优化配置资源,使其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以及功能齐全的区域性经济。因此,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区域划入经济范畴。当然,还有研究者把县域经济定义为行政区型区域经济,其主要以县城为发展核心,以乡镇为连接纽带,并且以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型经济。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涉及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和方法在真正运用时,还必须结合中国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能照搬已有的模式,要保证引用具有灵活性。所以,那些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

而县级政权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市场调控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它的这种性质还使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有一个县级财政,所以这就使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也就是说,要想让县域经济发展的更好。

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也就是说,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县政府必须起好带头作用,承担自己的引领职业,做好发展规划工作。县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而之所以县域经济能够表现出地域特征,主要与其地理位置、人文素养以及特定资源有关,可以说,从他们的经济特征就可以看出这个县域的文化和资源特征。一般而言,县域经济主要以市场为导向,讲究的是对外开放而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所以其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非常大。而且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是它与一般的县级行政区划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其发展特点可以判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将进一步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资源配置工作,从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资源。当然,县域经济必须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本单元,而且其也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涉及原材料采购、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分配等各个环节,同时还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级部门。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而是要遵循“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切不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突出重点产业结构,提高自身竞争力。县域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发展主体,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则是县域经济努力的方向。发展县域经济的推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这也是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2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形势非常复杂,而且正处于宏观调控较为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运作较为关键的时期。所以,这就要求决定县域发展的领导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经济发展形势,不要盲目出手,要确保所制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从国际发展动态来看,世界经济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发展前景仍然不够明确。从国内经济发展动态来看,“稳增长”政策的优势正逐渐凸显出来,我国总体经济处于缓慢而稳定的增长状态,也就是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良好,但下行压力仍然不小。按照其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将保持一段时间。从调控政策上来看,在货币政策层面上,中央银行也做出一些努力,比如,采取非对称降息缓解企业融资压力,让实体经济得以及时回暖。在房地产方面,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看作一项长期都要执行的策略,并坚持不懈开展房地产改税工作。从未来发展来看,国家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干预、微调的程度,特别是在一些减税政策方面,将更加被政府重点关注。

从县域经济自身来看,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过时,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非常有必要而且紧迫。一方面,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什么发展前景,所以必须寻找新的增长轨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县域经济投资的对象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为主,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房地产投机、投资性行为将受到很多方面的抑制,所以必然会导致以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投资力度一定会逐步减弱,而以投资为主要方式的增长机制以及发展模式将同样不再持续。目前,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这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非常难得的机遇,因此,这也要求县政府能够及时把握这一发展良机,扩大内需,逐步形成投资与消费同时进行、共同发展的格局,避免掉进“中等收入的陷阱”。只有不断刺激消费,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如果老百姓不敢消费,或者消费的力度不够,那么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会非常缓慢,这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身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科技创新。重视资源环境和发展成本,降低能耗,将那些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企业逐步淘汰或者进行转型,同时也要将那些发展潜力大的企業引进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民生工程的不断稳步推进,各个领域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资金输入,那么必然会影响很多投资工作的高效进行。而民间在很多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而且其市场优势表现的也较为明显,但是却由于自身的性质,所以它们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渠道却十分有限,所以这么民间企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挖掘的潜力。所以,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看重民间企业,与他们展开合作,尽可能地给他们“开路灯”,让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将它们的发展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促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为了应对如此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传统的县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过时,这就要求县政府能够认清现实,及时把握经济放缓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转变的形式,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及时调整需求结构,刺激内需消费

在满足投资结构完善的基础上,也要不断刺激内需消费,推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的主向投资与消费双力拉动转变。在关注投资总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投资结构的优化,保证投资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时,更应该加快筹划一批带动性强的高质量项目。着眼于对新兴产业、现代化服务业以及节能环保等投资,尽可能地选择这些潜力大的投资项目,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的收益。在满足居民消费的同时,还要注重吸引外来消费,促進旅游发展,积极开发新一代的旅游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影响力,提升消费品牌,尽可能地吸引更大区域的居民消费能力。

32注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

虽然当前网络电商的发展势头很强劲,但是实体经济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根本,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不断推动产业能级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以新一代的朝阳企业取缔那么发展缓慢、潜力不足的夕阳企业,保证三次产业结构慢慢地向高层次的“三二一”格局发展。不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对于一些优势领域要加快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促进老牌企业转型,不断向新兴企业靠近。积极引进和发展一些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努力获取竞争优势。加快对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努力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要认识到服务产业今后发展的巨大潜力,不断提升当前服务业发展水平。县政府要积极出台乡镇园区的管理条例,给这么园区适当放权,逐步引导他们向专业化、规模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全面促进乡镇园区的发展。要借助自身发展优势,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挖掘县域科教资源,为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发展、探索提供资金保障,确保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这么主导企业、支柱性产业能够在竞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全面促进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33调整发展结构,免受资源的制约

过去,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很多企业因为资源得不到满足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但是,在新一代的发展模式下,如果能够调整发展结构,使其有新的发展方向,那么就可以使得这些企业免受资源的限制。为此,可以大力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法资本乘数效应,政府也要不断增大财税投入,及时地雪中送炭,避免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面临停产乃至破产危机。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引进外来企业,支持企业利用地下空间等方式提高对土地的利用率。重视人才,多方面地引进人才,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不仅要能引进人才,同时还要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达禹,刘金全,赵婷婷经济周期与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动态关联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典型经济波动阶段的经验证据[J]. 经济评论, 2017(2).

[2]维托尔·加斯帕,莫里斯·奥伯斯法尔德,拉特纳·萨赫.宏观经济管理:当政策空间受限时(上)[J]. 金融市场研究,2017(6).

[3]刘国斌,胡玮桐“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联动发展战略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4).

[4]闫坤,鲍曙光经济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的新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实体经济
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