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庸常素材翻新出奇的叙事策略

2019-05-30李凌云

语文建设·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牛奶空间妈妈

李凌云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教师常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细节,从细节中感受生活的别样滋味。但学生的经历和精力都很有限,能掌握的素材常常千人一面,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火花;我们也深知,真实的生活火花离学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不一定非得让学生发现新的素材。如果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对庸常的素材处理加工、拓展思路,从叙事学的角度开发出新的写作路径,提供新的策略支持,对学生记叙文的写作应该更有助益。

我们首先界定一下何谓庸常的素材,如表现母爱就是:“我”发高烧,家中只有母亲一人,独自背着“我”去医院;或者下暴雨母亲打伞来接“我”,走在路上,雨伞倾斜在“我”这边,母亲的肩头被雨水打湿。写陌生人就是:公交车上给人让座;或者街上看到乞丐,他虽然衣衫褴褛但是怎么乐于助人,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写个人独立和成长就是:父母出差,自己怎么摸索学会做饭……

我们在教学中一再强调写作要“贴近生活”,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些材料很多应该都是真实的,但将这些材料不断重复简单运用到作文中,难免让人审美疲劳。再真实再美好的情感,无数次地重复也会味同嚼蜡。叙事作品应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情境,考验同一性格本体的不同侧面,这样才能让作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针对学生的生活現实,面对庸常的材料,我们怎样指导学生写出好的叙事文章来呢?

一、叙事时间的延长

写作过程中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时间概念:一是故事时间,即故事中具体事件经历的物理时间;二是叙事时间,即作者陈述行为所耗费的时间长度。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有三种关系。第一种是叙事时间等于故事时间,这在写作学中被称为“场景再现”,即作者等时再现故事发生的过程,如事情真实发生的时问是五分钟,叙事也持续五分钟。这种叙事在写作中一般不会大规模出现,因为作品的篇幅不太可能与现实发生故事的时间一样长。第二种是叙事时间短于故事时间,这种写法较为常见,如一个月、一年乃至几十年的故事用几分钟或几小时讲述完毕。第三种是叙事时间大于故事时间,如心理变化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用十几分钟乃至几十分钟的时间来讲述,将叙事时问延长。这种手法在叙事类文章中片段式运用,可以凸显人物心理、性格、形象的某一侧面,让庸常的素材得到创造性改变。

关于雨天送伞的材料:

我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地被家长接走,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校门口。雨越下越大,我甚至觉得母亲不会来接我。突然,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她撑着伞,匆忙地赶了过来,发梢已被雨水打湿,裙摆也沾上了雨水。她看见了我,匆匆地向我跑来,并从包里拿出一杯温开水给我。

我们就这样无言地并排走着。我发现雨伞微微倾斜,使我不被雨水淋到,而她的肩膀,却早已被雨水打湿。

这则材料属于第二种叙事,即叙事时间小于故事时问的概要叙事。送伞固然是每一位家长可能会做的事,但由于写法单一,很难有感染力。如何赋予庸常的素材以新意,或者说,如何在习见的写法中开创出新的天地呢?我们可以尝试将叙事时间延长,回避一般写法中的重点关注对象——送伞——这一行为本身,而将送伞前母亲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进行拉长、定格,辅以特写,这样就会获得不一样的表达效果。既有概要叙事,又有延时叙事,两种写法交替出现,就会使情节摇曳多姿。

突如其来的雨,让我驻足在人去楼空的走廊上。我眺望着远处状如蚂蚁般分散渺小的人群,静静地等待,等待雨停。就这么漫无目的地望着,突然,出现了触动心灵的风景。(概要叙事)

远处,那个我最熟悉的人撑着雨伞,踮起脚尖,微乱的青丝萦绕在颈上,努力地把脖子伸长,皱着眉头,似乎在想一眼就看到她心中的人。哦,那是我的妈妈!她艰难地撑着伞,在逆风前行。雨中,我看到了妈妈凌乱的发丝,因寒冷而不停抖动的肩膀。(延时叙事)

哦,妈妈!多年来风雨交加的黄昏,无数次雨中静静地驻足等候,数不尽的默默无闻的奉献,为什么在今天这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我才真的看清您的面容?(概要叙事)

我大踏步地扑进妈妈温暖的怀抱,抬头心疼地看向妈妈。原来,妈妈的眼角也会出现皱纹,妈妈的双鬓也会长出白发。妈妈抱歉地微笑说:“孩子,今天路上堵车,我来晚了,没怎么淋到雨吧?”我无声地笑着,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向风雨中走去。(延时叙事)

夜空中好像突然升腾起了万千只飞鸟,在这个风雨交加的时刻有力地扇动着翅膀,击碎忧伤带给我的桎梏,驱散雨天带来的迷茫。

二、叙事人称的细微变化

我们先看一篇小说的片段(黄咏梅《父亲的后视镜》):

退休前,父亲是个货运司机,跑长途。他总喜欢跟我炫耀自己的光辉岁月,总说是他轰隆隆地把母亲和我拉进了新世纪。

父亲一辈子只会开车,也没有培养什么业余爱好。母亲去世后,他独自一人打发晚年生活。……这个爱好终结于一次有预谋的“碰瓷”。几个流荡于马路上、专门挑老人下手的江湖骗子,让父亲遭遇了一次少有的挫败。……父亲再不乐意在路面上倒行了。他只是在运河边散散步,或者坐在长椅上晒晒太阳。我劝他再学点什么,他却兴致不高。

有一天上午,我接到父亲电话,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他决定练习游泳,打算到运河里游一游。我当即警告他,千万别做这事,这条河看起来平缓,实际上太危险了。

父亲为运河游做足了准备。他到小区的游泳馆,请了一个游泳教练,只学一个动作——仰泳。父亲觉得仰泳这个姿势太优雅了,人像睡觉般仰卧在水里,头枕在水面上,双臂在身侧轮流划水,双腿一往后蹬,人就往前蹦出几米。

这篇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原文有一万多字。上面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段。值得玩味的是:这里第一至第三段中出现的“我”,从第四段开始不再直接出现,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我们想借这个例子说明叙事类文章中叙事者的角度问题。虽然这个故事是用第一人称在讲述,但是这里的前三段,“父亲”和“我”一直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到了第四段,作为叙述者的“我”暂时隐去,第三人称的“父亲”凸显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由第一人称转换到了第三人称,从限知视角转换到了全知视角。

这样的处理可以突破“我”视角的限制,便于渲染父亲游泳的细节和内心活动。另外,如果“我”在场就会阻止父亲游运河的“危险”行为,现在这样处理可以避免漏洞,使情节更合理。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来看学生的作文如何修改。

关于深夜关怀的材料1:

当时针指向十一点,我仍在房内写着数学题。头脑中一片空白,却仍理不出一点头绪。突然,妈妈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走了过来,轻声对我说:“喝完了再写,早点睡。”我点点头,转身对上妈妈慈爱的目光,只觉心中一片温暖。喝完了那温热纯白的牛奶后,我继续做题,却猛地发觉题目如此清晰简单。

窗外寒冷异常,我的心,却被一杯牛奶温暖着。

关于深夜关怀的材料2:

夜深人静,落针可闻的房间中,我正坐在桌前。手中的笔飞快地转动,笔尖轻轻地在纸上滑动。当我看向一道数学题时,不禁愣住了,这道题的难度远远超过平时的题目。当我正头疼,思考题目时,妈妈静静地推开门。我向后望去。妈妈正端着一杯牛奶,脸上浮现着关怀的笑容。她将牛奶轻轻地递给我。我毫不犹豫地接过牛奶,很快地喝下去。顿时,一股暖流从口中滑落,蔓延到了身体和大脑。再次看这道题,思路不断地涌入大脑。这时才发现原来这道题这么简单,妈妈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向我道声“晚安”,我依然奋斗在这夜色下。

两个材料不论详寫还是略写,都是平时出现频繁的深夜送牛奶的例子,虽然突出了母爱,但是都比较平淡。难道母爱只能表现在夜阑人静、思绪不清时母亲端来的那杯牛奶里?我们相信这杯牛奶真的会出现在莘莘学子的案头,它蕴含着每一位母亲的关怀和疼惜。然而,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情境、一样的牛奶,不适合以同一种模式进入叙事艺术中来。如果我们要选择这样的事例,也可以在叙事视角方面进行创新。请看下文:

“不要了,作业这么多,哪还有时间吃东西,再说你在这里也影响我效率。睡吧,去睡吧。”

妈妈怔了怔,还是把手中的苹果和牛奶轻轻地放在桌子一角,然后慢慢地转身走出书房。

每天总要这样哄,固执的妈妈才肯去睡,而偶尔偶尔,她也会小声地像对自己说,我想陪陪你。傻傻的妈妈,我怎么可以由着你,陪我熬到凌晨。

夜已四合,周围静下来,我听到爸爸熟悉的鼾声响起,在寂然的夜里为我送上一份安详与平和。

忽然想起一本落在卧室床头的参考书,我起身去拿。推开书房的门,客厅的灯光就柔柔地铺展过来,灯光下的沙发里,妈妈像孩子一样缩在毯子里,头枕在爸爸腿上,安静地睡着,嘴角留有一抹微笑。而打着鼾的爸爸,睡梦中依旧正襟危坐,一只手熟稔地搭在妈妈肩头。

我站在那里凝视他们梦中的表情。未关的电视已调了静音,流转的色彩映在他们脸上,恍惚间如岁月斑斓地流淌而过。相守十八载,他们把十七年的爱都给了我。他们愿在客厅里睡去,我知道,那是因为他们想离我近一些,他们怕我在夜里孤单。

柔和的鼾声中,我感到有清澈而厚重、柔美而甘醇的一点什么,无声地浸透这尚凉的夜。夜晚,第一次如此美丽。

我轻轻慢慢地退回书房,打开另一本练习册。

夜,睡着;爱,醒着。

在前面两段材料中,“我”是叙事者,“我”存在于故事中,经历了或者目睹了故事的发生,但只是一个被动的被关注对象。而在上文中,“我”是被关注者,更是主动的观察者。从第三段开始,本来是施予者的父母“退场”(处于被观察、被关注的地位,不再发声)了,“我”变成了叙事场域的全面主宰者,通过“我”的眼睛,将父母想陪伴“我”又担心耽误“我”学习的微妙心态,一点一点传递出来。这样的抒写,角度新颖别致,读者也能从叙事者“我”的身上感受到主人公体贴父母、心思细腻等品质。这比单纯地叙述父母怎么关心“我”要高明多了。

三、叙事空间的转换

叙事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种类型。物理空间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人的知觉可以感知的空间;心理空间是人的情感和意识对外部世界编辑后所建构的内部空间;社会空间是人际空间,是各种社会性元素的关系建构。三种空问往往存在模糊边界或存在交集。学生写作之初,关注的是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但对于固定的空间容易形成定势,而不知被叙述的空间可以腾挪跌宕,不限于一隅。如果重新扫描习见的空间,很多时候,我们也能发现同一空间可以产生完全崭新的构思。我们先看表现“人间真情”这一主题的学生例文片段。

关于人问真情的材料1:

公交车上人很多,我站在座椅旁,望着车上拥挤的人,心中不禁叹了口气。这时,一位环卫工人缓缓地上了车,醒目的工作服上沾染着些许泥泞。脸上皱纹如沟壑,手中正拿着清扫工具。看到他的身影,周围的人都下意识地后退,有的人甚至捏住了鼻子,坐在座椅上假装睡觉。这时,一位年轻人缓缓地站起身,微笑温和地将这位工人请到座位上。此刻,两人仿佛处于另一个空间,周围的关门声、嘈杂声、喇叭声仿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世界,似乎只有他们俩……

关于人间真情的材料2:

随着广播的播放,车子缓缓地停下。进来的是一位花甲老人。灰色的衣袍使他显得更加憔悴苍老。看到他走进车厢的那刻,刚刚生龙活虎的几个青少年瞬间安静下来,在座位上闭目养神。唯有他,目光炯炯,无丝毫躲避,麻利地站起身,把老大爷扶到座位上,若无其事地又戴起耳机听歌。当他站在我身边时,我的心中不免有一丝感动。原来这个世界上,即使有再多的失望,但总有一种温暖的力量在暗地里生长。

这些素材其实很不错了。让位给环卫工人或者老大爷,都能表现美好心灵,但重复的素材和视角,难以产生审美刺激。我们相信每一辆公交车上都会上演着一幕幕平常却动心的举动,让我们记挂这个世界的美好。能否拓展出新的疆域来呢?不妨让我们继续坐在车里,但是将叙事空间转换到窗外,那是一片更广阔的世界,美好在天地间滋长。请看下文:

踏上去学校的第一班车。车开得不快,平稳。耳边传来一阵阵风声,引得树叶“沙沙”舞蹈。我坐在最后一排,安静地看着窗外。一个清洁工,黄马甲,略显凌乱的发丝在风中飞扬。她默默地,认真地清扫着枯黄的落叶。咦?为什么还有孩子在旁边?那孩子十一二岁,看样子是吃完早饭后,无处寻找垃圾桶,只好伸出黝黑的小手,把纸袋放在了清洁工的簸箕里。他抱歉一笑,似乎在手忙脚乱地解释原因。清洁工大笑着摆手。孩子蹦跳着挥手离开。真是电影般美好的画面。天渐渐亮了,阳光在城市的上空,放射出温暖的光芒。清晨,我的心里弥漫着柔软的温情。

一个美好的清晨,故事也是在公交车上,但是作者将视线投向窗外,细心地发现了细微的举动,触动了细腻的情感。从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的拓展,再到心理空间的转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真情的领悟。

庸常素材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运用叙事学策略,对素材重新思考、定位、组合,则可以拓宽叙事类文章写作的边疆。

猜你喜欢

牛奶空间妈妈
送牛奶
炫彩牛奶画
空间是什么?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创享空间
鸟妈妈
神奇的牛奶树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