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表达交流课探析
2019-05-30林汇波
林汇波
整本书阅读量大,课堂时间有限,如何组織好课堂教学就成为关键。2018年10月的泉州五中省级开放周上,张金老师在高二年级开设《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其过程为:
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完成阅读。
学生课前分组交流阅读感悟,形成小组成果;选出小组代表,准备文字发言稿。
学生课上展示概括小说内容的书法长联,阐释内涵,完成小说内容梳理。
教师提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主人公在三个地点三个时间阶段分别为本我、自我、超我三种状态。
学生交流阅读所得,从象征、叙事角度、道德等维度谈阅读体会。
教师肯定学生表达的阅读感悟,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对毛姆其他作品的阅读。
那么,张老师的这堂课处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什么阶段?课堂形态或课型是什么?目标、内容、方法是否恰当?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怎么教,有怎样集中的课堂表现?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表达交流课
1.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文本包括教材中的单篇选文与整本书。单篇选文阅读教学是文本解读课,学生跟着教师解读文本、分析文本,获得单篇文本解读方法与能力,实现语言的积累与提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小说”“学术著作”两类书的整本书阅读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体验阅读过程,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能力”“习惯”;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看,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应实现主题认识的深化及“语言积累与建构”的目标。比之单篇选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同样有语言积累的要求,但更突出学生阅读整本书能力的培养、主题认识的深化。
那么,《月亮与六便士》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应为:
(1)完整阅读《月亮与六便士》,清楚小说的内容与结构,形成整本书阅读的经验。
(2)梳理《月亮与六便士》的阅读过程,建构整本小说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3)有小说阅读感悟,了解主人公特里克兰德追逐精神自由的主题。
(4)课堂交流中,主题认识与《月亮与六便士》小说中的语言积极融合,有语言品质改善的表现。
张金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目标(1)实现,目标(3)实现的是感悟部分,主题认识散乱,尚处于浅层次;目标(2)(4)基本没有涉及。
2.整本书阅读的主要课型
积极探索、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形成大家普遍认可的典型课型,有利于落实课标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体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探讨整本书阅读教学,须在阅读教学范畴内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整本书阅读教学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有一定篇幅的长篇小说或学术论著的整本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与课外的学生自由阅读不同的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教师的“教”。活动步骤为:教师指导做阅读准备,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组织阅读交流与提升活动。阅读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的“教”主要是读前指导与读后交流提升。
阅读准备的组织较为灵活,可印发资料,可课外分散完成,不一定有集中的课堂教学。张金老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读前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均分散于课外完成,集中的教学是组织学生课堂交流。阅读交流与提升活动以学生交流为主,是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整本书阅读所得的提升性课堂活动;课上的交流主要以学生口头表达方式进行,因而是典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表达交流课。
整本书阅读的交流不止有表达—途,还可以有读书笔记交流、读后感交流、圈点批注情况交流等形式。教师应积极融合这些形式,以提升表达交流课教学的效果。
3.表达交流课的结构与意义
表达交流课是把学生分散的整本书阅读经验聚集起来,让学生在阅读完整本书后产生的思考与认识相互碰撞,以实现提升。活动结构可有两种:一种是“阅读经验交流《目织提升性活动”,即先交流后提升;另—种是几组或几类阅读经验的并列性交流,提升融合于交流之中。
在第一种结构中,教师通过学生的阅读交流发现问题,确定起点,组织活动,实现提升。如发现学生在主题认识上有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矫正。在第二种结构中,并列性交流的几项内容中融合诸多要素,虽没有后续提升性活动,学生却能感受到其中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这种活动结构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指导水平。
张金老师没有组织后续性活动,没有改进或改善的细节I生表现,其表达交流课的结构显然属于第二种。但学生交流表达的内容很少涉及阅读过程、方法,交流过程中缺少互动,很少能即时感受到阅读方法和策略。
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定位为表达交流课,形式上是学生表达交流,学生是活动主体,交流内容为整本书阅读体验;围绕学生表达,教师进行指导提升。因此,表达交流课的实现是以学生的真实阅读为前提的,学生须获得整本书阅读经验及感悟。
二、表达交流课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课标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以“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交流内容须具备几个特点,或是须遵循几个基本原则,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1.阅读经验综合性
表达交流课上须组织学生交流“我是怎么读的”“我读到了什么”,表达内容具有综合性,涉及新课标规定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方法、能力、习惯等基本要求。教师发现问题、组织解决问题,或是组织对某一主题深化、突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张金老师的课上,小组代表交流阅读感悟,很少涉及“怎么读”这一阅读方法策略维度。教师的引导还停留于单篇选文教学注重文本解读的习惯上,只盯着主题认识,对其他问题视而不见,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能力、习惯等素养的养成方面缺乏指导。
2.交流语言品质性
语文课上学生的表达不能是低语言品质的活动。表达交流活动即是创造优质言语文本的过程,文本语言诸要素须合理建构,内容构成须具备思维品质,具体言语须包含表达技巧。
在张金老师的表达交流课上,学生对主题认识的表达缺少言语品质的追求:念稿,草草应付,赶着说,课堂上缺少精彩的有品位的言语表达。
3.语文素养发展性
学习即发展。表达交流课上学生的表达活动应具备发展性内涵。发展性内涵可表现为:某一表达内容精彩,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或语文素养的提升;几个表达内容前后表现出学生的进步。
课例中,张金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大多准备了文字稿件,小组代表念稿发言。有的表达清晰,能表现出一定的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品质性要素;有的则是赶着念,是应付的态度。教师并未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未组织后续性的跟进活动,学生的表达没有改善或改进,提升或发展也就难以实现。
三、表达交流课的阅读准备
既然是教,就要有确定的教学内容。如果没有规定l生与约束性,学生的阅读与交流泛化,“教”就难以驾驭。阅读准备具有奠定表达交流课方向的策略性意义。表达交流课上“教”的实现,始于合理的阅读准备。
1.提供整本书阅读方法
个体阅读方法的形成,须以他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再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生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即“他人方法一阅读实践—适合自己的方法”。如精读方法的获得,就是学生在阅读前掌握基本的精读方法,阅读中懂得驻留于某些精彩片段用心品味,读完后能回头深读某些精妙片段,获得更为深入的感悟与认识。
张金老师在交流前只提供了—种分析理论,显然是不够的。可提供几种,印发材料,或是指出材料所在,让学生自己搜集,指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选择恰当的方法。
2.提供铺垫性资料
提供相应的时代背景资料,提供作家的生活及其思想发展的资料,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朝着正确的方向领悟文本。
学生的文化背景、个性、阅读能力不同,阅读感悟与认识也各不相同,层次也会有高低。整本书内涵丰富多元,学生对作品的解读就有无限可能性,有的解读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提供铺垫性资料,即是提供正确的解读方向,可减少学生阅读理解出现的偏误。
3.设置深化阅读的任务
学生阅读前接受具体的阅读任务,可有效驱动学生深入阅读。阅读任务一般表现为问题性任務和动笔性任务两种。
问题性任务。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读后能回答。张金老师的这堂课就是如此。学生课前小组讨论形成答案,写成文字稿,再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样的推进路线显然是合理的。
然而,学生念稿表达,难以判断学生真实阅读及真实表达的程度,遮蔽甚至抹杀了教师设置问题任务的意义,说明任务设置匕还存在不足。问题l生任务设置应细化,有答案要求,更应有完成答案、表现答案的方法方式的硬指标,如写出书面发言提纲、复述精彩片段、脱稿表达、应对其他同学的质疑等,从而表现阅读的真实性。教师随后的指导也才可能找到有效的逻辑起点。
动笔性任务。阅读中的动笔,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留下读与思的痕迹。具体为:阅读时在书上作圈点批注,写阅读感悟、书评,记下阅读的方法策略梳理,还可抄录精彩片段、语词等。
在学生阅读之前提要求、作指导,可促进学生阅读,但应避免强制性、压制性,注意不对学生阅读造成过度干扰。应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有趣的阅读与表达机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如《月亮与六便士》一课的“阅读准备”阶段,教师可提供几种最为合理的小说分析理论,布置不同层次或能力方向的任务,列出“菜单式”项目清单,供学生自主选择。
四、表达交流课的组织方法
1.并行组合法
几个阅读表达横向组合,共同构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其中,每个阅读表达都有具体精准的指向,如有的指向阅读方法,有的指向作品主题认识等,全方位地给全班学生应有的启发。张金老师的《月亮与六便士》整本书阅读表达交流课,以几个小组代表发言为主,不同的发言内容可展示学生阅读不同的主题认识结果,呈现的只是主题认识的多样化。该堂课的改进,可组织学生同时开展阅读方法策略方向的交流,全方位地体现整本书阅读应有的素养。
2.递进提升法
可组织递进性活动:(1)某一学生说,经教师指点后再说,实现某学生个体某一方向上的突破。(2)某一学生说后其他学生补充说。补充,即阅读经验上尚存在某些不足,补充后得以完整。(3)某一学生说后其他学生循着前面内容再说,是重复说。如准备到位、水平高的学生先说,然后中下层次学生说,对中下层次学生而言即是提升。提升性还可表现在方法策略的人识与深化上,教师组织时有意识地指点,相关表达活动运用或是关注某—方法策略,使其达到娴熟程度,也是—种提升。
3.综合表达法
学生表达的综合性可体现为:(1)认知步骤综合。表达内容是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包含对文本的识记、应用、评价、创造等,是认知步骤的综合性。(2)表达形式综合。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如点评,某一小组先表达,之后其他小组互评,明确后再作提升l生表达。(3)表达内容综合。如点评,可点评阅读方法策略,可点评主题认识,可点评表达方式方法,点评表达背后的阅读态度与作为的精细程度。精到的点评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象征,让表达活动中的语文素养要素得以体现,教师的指导以及后续的活动就能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上做足文章,有效促进学生成长。
在张金老师这堂表达交流课上,有的小组学生代表的发言看似有一定篇幅与容量,但发言语气表明学生并没有消化稿件内容。有的学生念稿念得匆匆忙忙,是在不负责任地应付。教师可点评指出问题所在,要求其坐下再准备,之后合上稿件再表达。这样点评,于综合认知,于提升表达能力,于积累,于态度,效果都是不言而喻的。
4.创作表达法
既是小说阅读,可让学生选择精彩片段合上书讲一讲,让其他同学欣赏与点评;或是几个学生比赛讲述某一片段,在比较中实现深入感悟。
比如,张金老师引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要求学生仿照创作:选择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个片段,以自己的学习生活困境为内容,仿照着写,表现好本我、自我或超我状态。
“阅读之后的创作是一种高级鉴赏”,就整书阅读教学的能力形成上,“更有超越性”,更有教学意义。
落实高中新课标,应切实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而整本书阅读教学在课堂上集中表现为读后的表达交流课。课堂教学时空具有规定性,明确表达交流课上学生应表达交流什么、怎么表达交流,才能组织好该课型的“学”与“教”,让整本书阅读落地生根,指导学生真实有效地阅读整本书,以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