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把握结构,助力叙事文写作教学
2019-05-30卢杨
卢杨
统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单元的写作部分,为了让学生领会《散步》一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设计了“起因一矛盾出现一矛盾解决一结局”图表,按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的说法,其目的就是给一点“让一线老师可以把握的‘干货”。在叙事文原有的“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结构框架之外,为何提出这一新结构?为何将其放在初中教材的初始阶段?这一结构对提高初中生记事能力有怎样的作用?下面谈一谈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使用教材。
一、对知识点内涵的理解
1.“矛盾解决”知识点的内涵
“叙事文以记述事物的动作、变化为主。”“起因-矛盾出现-矛盾解决-结局”强调事件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是叙事文的重要结构方式。在这一结构中,“起因”一般是指事件的整体背景;“矛盾出现”则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乃至人与自我的各种冲突;“矛盾解决”重在表现人物缓解冲突直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和方法;“结局”一般有两种指向,即成功或失败。人物的成功或失败透露了其所用的方法是否合适,在更深的层次上隐含了方法背后的世界观是否正确。通过解析这一结构(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读者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理解作品的主题,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或获得生活启示。这也是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一结构生成其价值或意义的内在机制。
2.相似知识点的辨析
“起因-经过-结果”与“起因-矛盾出现-矛盾解决-结局”都是关于叙事文结构的知识,但又各有侧重。“起因-经过-结果”强调事件组织中的时间顺序,适用于简单的纪实类叙事写作。夏丐尊、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清晰的论述:“叙一件事,说那事怎样开始,后来怎样,结局怎样,都离不开时间,离开了时间就无法叙述。时间的顺序,可以说就是叙述的顺序。”“按照‘事的先后次序叙事,那是常规。”“起因-矛盾出现-矛盾解决-结局”结构(以下简称“矛盾解决”结构)重在根据作者意图,对事实进行筛选、加工、重组,突出事件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美国叙事学家普林斯在《叙事学》一书中指出:“‘猫坐在垫子上,当然不无趣味性,但是,‘猫坐在狗的垫子上,则可能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描述各种冲突的叙事比完全不描述冲突的叙事有更多叙事性。”叙事性写作如何呈现和处理矛盾冲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发现正是它决定了情节的编排方式,而“到了20世纪,如何对事件进行筛选、建构情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小说艺术问题”。
不仅是在小说中,在非虚构类的叙事性散文中,“矛盾解决”结构也是作家们对事实进行筛选、建构的重要原则。莫怀戚曾在《(散步)的写作契机》中说:“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但是“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所谓的“改造”在这里就是作者运用“矛盾解决”情节构造原则对事实进行加工。为什么“改造”出矛盾才能产生表现力呢?《散步》一文中,“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由此产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理由是“我”认为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背后的思考是感受到母亲来日无多,因而十分珍视母亲的意愿。后来因母亲改变了主意并提出另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走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让“我”背着过去。一家人最后走了小路,不好走的地方,“我”背起母亲,“我”的妻子背起了儿子。在新的选择中,作者领悟到作为成熟生命的中年人的力量感和责任感。
二、对知识点所处位置的理解
统编本教材将“如何把事情写清楚”放在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写作部分中,将这一知识点置于初中起始阶段意味着什么?
1.“矛盾解决”结构为初中生提升记事能力所需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与小学相比,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升级的最显著标志是由“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提升为初步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意识构造的记叙文;初步的构造能力主要表现为“根据表达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此外,与小学相比,叙事文写作由表达感受向表达认识与思考的更高层级发展,也就是“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要达到这一层级的要求,结构化地安排文章内容是必备能力。
2.“矛盾解決”结构是突破叙事文写作难点的重要策略
甫至初中,学生叙事文写作最突出的问题一是详略安排不当,二是主题不突出,而且事件与主题简单“贴标签”的现象严重。要解决这一问题,简单依据“起因一经过一结果”结构很难切中肯綮,而“矛盾解决”这样构造事件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3.“矛盾解决”结构是叙事文写作的核心知识
“结构”是文章实现表达意图的内部组织和构造,在写作教学中是重中之重。梁启超认为写作教学当以结构为主:“改文时应注意他的思路清不清,组织对不对,字句不妥当不大要紧。”《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一书的作者杰克·哈特指出:“谈到写作,我们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了遣词造句、词句用法及润色文字上,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要素——故事结构,殊不知,润色只是抹上结构之墙的那斑斑灰泥。”
统编本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这一位置恰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体现出其在记叙文写作中的核心的、基础性的地位。
三、对知识点作用的理解
作为记叙文写作中的核心知识,“矛盾解决”结构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初中生搭建记事能力攀升的稳固支架。
1.为积累叙事性作品文章样式提供框架
在统编本教材中,除《散步》外,还有不少课文是以“矛盾解决”结构组织事件的,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狼》等。通过关注矛盾出现及矛盾冲突的化解,一方面可以深入理解作品本身,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叙事性作品文章样式及意义生成的内在机制的理解。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文章开头部分暗示出矛盾的出现:朋友们提议去爬悬崖,“我”却犹豫了,原因是“我”虽然也渴望像其他孩子那样勇敢、敢于冒险,而现实中的“我”因为身体羸弱被妈妈告诫不可以冒险,这是胆小的“我”与渴望勇敢的“我”之间的矛盾。“就因为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在好朋友杰里的激将法下,渴望勇敢的“我”战胜了不敢冒险的胆小的“我”。但是接下来,随着悬崖越来越陡,“我”的恐惧感也越来越强烈,当“我”爬到距崖顶三分之二处时,“我”被恐惧吓倒,感到虚弱、无力和绝望,卡在悬崖上,上不去,下不来。渴望冒险的“我”与胆小的“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顶点。这时,父亲帮助“我”用“不要想有多远、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的方法,最终安全走下悬崖,获得“成就感和骄傲的感觉”。从此,“我”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和成功化解困难的方法,父亲帮助“我”实现了精神成长。作品的主题通过“我”遇到矛盾、在父亲帮助下成功解决矛盾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梳理叙事性作品的结构,有助于学生积累叙事文样式,进而成功建构叙事文认知图式。
2.为怎样选材提供支点
统编本教材在“怎样选材”部分指出,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选择材料。但学生在选材方面通常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认为日常生活很平淡,没什么可写;二是为了片面强调事件意义而脱离生活实际,进行无中生有式的编造。怎样帮助学生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选取真实又有意义的事件呢?“矛盾解决”结构可以为选材提供支撑。首先,选择包含有“矛盾/冲突”或“困境”的事件。“人的生成似乎是于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之中达到的,但这无意识曾是在困境中以清醒的意识从事某事的结果。”日常生活中那些包蕴矛盾冲突或困境的事件更容易掀起情感的波澜,对于中学生而言,尽管遇到极端困境不是常态,但遭遇各种小问题或小困惑则是常态,如果善于从这一角度去关注或思考问题,那么这些小困难及其所引发的真实情感就是写作最有价值的素材。进而从“矛盾解决”的角度去表述这一经历,作品主题的呈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比如写《母亲给我的影响》,有一个学生选择了以下三件事:“我”数学题不会做,母亲帮我解决;母亲尊重“我”的选择;母亲教我老实做人,所以“我”不曾因犯错而被学校训导。依据“矛盾解决”结构,事件一中包含了矛盾要素,事件二、三则缺少这一要素。当教师为学生提供“矛盾解决”支架后,学生重新调整文章内容,保留了事件一,又增加了“我”因贪恋电子产品与母亲产生矛盾、在老师教诲下懂得自律的事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收获的显然不是一篇作文,而是以选材技巧为基础的叙事能力。
3.为适当处理详略和表达主题提供依据
除选材问题外,初中生叙事文写作中的另一突出问题是不能依据主题合理安排详略,导致主次不清、主题不突出,运用“矛盾解决”结构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仍以《母亲给我的影响》一文为例,在初稿中,关于母亲如何帮助我解决问题这一部分,学生仅用一句话一笔带过:“母亲从切入点人手,到怎样确定辅助线,用什么思路解题,让我体会到解题的快乐。”修改时,教师通过绘制叙事弧线,引导学生关注问题解决过程。学生的修改稿为:
每次求教于母亲,她总是温和而耐心地为我讲解,但在那时的我看来,却费时费力:准备描画工具,一起描画,又只告诉我大致方向,让我自己计算结果。这比我看参考书、网上查询不知多花多少时间。我几次沮丧耍脾气想放弃,母亲却抓住我的小手,和我一起添加至关重要的辅助线。母亲说:“数学领域,浩瀚神秘,题目无穷无尽,是不可能全练完的,只有熟知原理,理清思路,才能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我于是安静下来,理清思路,竟然自己解出了困扰已久的题目。后来,题目果然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但每每想起母亲的教导,便尽力去试,总能有所收获。
作为新增知识点,“矛盾解决”结构并没有为语文教学做加法,相反,从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角度来看,这一知识的增加恰恰为语文教学做了减法。这一叙事结构提供了理解叙事文的新视角,在敘事文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都能发挥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