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宣传效果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优化研究
——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

2019-05-30郝儒梁张建龙

文化与传播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报黑板报校园

王 勇 郝儒梁 张建龙 何 凯

一、新媒体时代优化高校校园媒体的意义

高校校园媒体,是指我国高等院校所创办的、主要面向高校师生传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黑板报宣传栏等大众传媒。高校校园媒体是我国高等院校广大师生获取、传递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我国高等院校团结、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的重要工具,是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沟通信息、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培植大学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日益普及。据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而从职业来看,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达24.8%,排名第一;从年龄来看,我国网民中青年群体最多,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排名第一。[1]而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生的媒体接触和消费习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渐远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2];2015年,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又指出,“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3];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也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4]。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消费习惯已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仍然沿用过去的思维和布局去办校园媒体,仍然按照过去的习惯通过传统的校园媒体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可能离大学生越来越远,很有可能事倍功半,不但思想教育效果效果不好,而且浪费了精力和学校资源。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在校园里接触和消费校园媒体的变化,并根据高校大学生接触和消费校园媒体的变化对高校校园媒体的设置和布局进行优化,一方面重视、加强和办好大学生最喜欢接触和消费最多的校园媒体;另一方面逐渐减少或取消大学生很少接触或消费很少的校园媒体,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利用校园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取得更好的思想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校资源的浪费。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研究大学生接触和消费高校校园媒体的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对高校校园媒体的布局进行优化,对于在新媒体时代有效利用校园媒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昆明理工大学(简称昆工)为样本开展研究。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学校设有28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院、13个临床教学基地,3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3144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143人,2017年有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557人;学校现办有报纸、杂志、广播、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黑板报宣传栏等校园媒体。[5]以昆明理工大学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的步骤如下:首先,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和对昆明理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媒体的现状,设计和制作了调查问卷;然后,自2018年4月1日到7月1日,在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内采取随机发放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316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1)男学生168人,女学生148人,男女比例为:1.14:1;(2)从学生年级构成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有56人;大学二年级学生有72人;大学三年级学生有50人,大学四年级学生有56人;硕士一年级研究生有32;硕士二年级研究生有36;硕士三年级研究生有10人;博士研究生有4人。大学本科生各年级的分布大体平衡,本科生、硕士研究、博士研究生比例大体符合昆明理工大在校大学生的比例;(3)从专业构成来看,其中工科类专业学生144人;理科类专业学生70人;文科类专业学生54人;艺术类专业学生 48人,也基本符合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专业构成。最后对316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三、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消费

1、大学生平时的媒介消费

对316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针对“平时经常看或听或用(差不多每周都看或听或用)的媒体有哪些”的回答,有242人选择了微信,排名第一,选择人数占比76.6%;其次是网页,有210人选择,占比66.5%,排第二位;排第三位的是QQ,有208人选择,占比65.8%;排第四位的是微博,有196人选择,占比62%;排第五位的是网络论坛,有84人选择,占比26.6%;排第六的是广播、宣传栏黑板报,都是68人选择,占比21.5%;排在第七、八、九、十位的分别是电视、杂志、电子显示屏和报纸,分别有64、50、42、30人选择,占比分别为20.3%、15.8%、13.3%、9.5%(具体见图一)。

图一:大学生平时看或听或用媒体情况图

从上可以看出,平时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消费最多,在调查对象平时经常看或听或用(差不多每周都看或听或用)的媒体中,选择人数排名第一至五的都是新媒体,其中选择微信、网页、QQ、微博等新媒体的大学生占比都超过了调查对象的60%。相反,平时经常接触和消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媒体的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在平时经常看或听或用(差不多每周都看或听或用)的媒体中,选择报纸的人数最少,占比最低,仅9.5%,不到十分之一;选择杂志的人数也比较少,占比为15.8%,不足五分之一;选择电视、广播的人数也不多,占比分别为20.3%、21.5%,不到四分之一。可见,在媒体接触和消费方面,现在的学生大多已远离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

2、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总体消费

针对“你曾看(听)过的昆明理工大学办的校园媒体有哪些”的问题,在31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60人选择微信公众号,占比82.3%,排名第一;广播排在第二位,有194人选择,占比61.4%;排在第三位的是微博,有170人选择,占比53.8%;排在第四位的是网页,有162人选择,占比51.3%;排在第五位的是宣传栏黑板报,有146人选择,占比46.2%;排在第六、七、八、九位的分别是报纸、电子显示屏和杂志,分别有100、48、26人选择,占比分别为31.6%、15.2%、8.2%(具体见图二)。

图二:大学生看或听或用过的校园媒体情况图

从上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消费,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网页等新媒体为最多,分别排名第一、第三、第四位。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在316名调查对象中,有260人选择了微信公众号,占比达82.3%,排名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过广播的人数也非常高,排名第二,占比超过60%,是传统校园媒体中大学生消费最多的。其主要原因是广播媒体是种听觉媒体,具有强制收听的特点,只要大学生在校园内活动,不管愿不愿意都可能收听到广播,所以消费人数比较多。此外,消费过宣传栏黑板报的大学生也比较多,占比46.2%,将近一半。这与昆明理工大学的黑板报宣传栏主要设置在食堂、宿舍、运动场等学生生活和活动区域,大学生容易注意到、接触到,阅读非常方便有很大关系。

为了印证以上结论,本研究在调查问卷中特意设计了要求调查对象将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媒体按看或听过的次数或频率从高到低排序,结果发现将微信公众号排第一位的有152人,占比48.1%,排名第一;其次是广播,将广播排第一位的有92人,占比29.1%,排名第二;再次是网页,有46人将网页排第一位,占比14.6%,排名第三;而将微博排第一位的有26人,占比8.2%,排第四位。从调查对象对校园媒体按看或听过的次数或频率从高到低排序来看,也验证了以上结论。

3、大学生对校报的消费

在对大学生阅读校报的情况调查中,发现表示经常看(差不多每期都看)的有32人,占比10.1%;表示偶尔看(一学期看过几次)的有134人,占比42.4%;表示很少看(总共没看过几次)的有94人,占比29.7%;表示从不看(或没看过)的有56人,占比17.7%。即表示经常看或偶尔看的有166人,占比52.5%,表示很少看或从不看的有150人,占比47.5%。总的来看,校报的阅读情况并不理想,经常看的仅占10.1%,而从不看或没看过的占到17.7%,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很少看或从没看过校报(具体见图三)。

图三:昆工学生阅读校报情况图

针对经常看校报的学生的读报原因调查,发现表示想了解学校新闻的有126人,表示想学到一些知识的有80人,表示想欣赏上面的文学作品的有76人,表示无聊、打发时间的有70人。可见,大学生阅读校报主要是想了解学校的新闻,以及想学习一些知识和欣赏文学作品。因此,要提高校报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校报的阅读率,在内容上必须多刊登有关学校方面的新闻、知识性文章和文学作品,以满足学生了解学校新闻、学知识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需要。

而针对从不或很少看校报的大学生的不看校报的原因调查,发现表示没有校报可看的有87人,表示没有看报习惯的有130人,表示没有自己喜欢的内容的有58人,表示没有时间看的有40人,表示不方便看报的有3人。从上可以看出,大学生不看校报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看报的习惯,其次是没有校报可看和没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因此,要提高高校校报的阅读率,必须改进校报的易接近性,让大学生很方便接触到校报和阅读到校报;同时改进校报的内容,增加学生喜欢的内容,提高校报对学生的吸引力。

4、大学生对校园广播的消费

在对昆明理工大学学生对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广播的收听情况的调查中,发现表示经常听(差不多每天都看)的有78人;表示偶尔听(一星期听几次)的有168人;表示很少听(一学期没听几次)的有54人; 表示从不听(或没听过)的有16人(具体见图四)。

图四:昆工学生收听校园广播情况图

从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收听校园广播的情况比较理想。经常听或偶尔听的学生有246人,占比77.7%,近八成;从不听或没听过的仅13人,占比4.1%。

关于学生收听校园广播的原因,调查发现表示想了解学校新闻的有93人;表示想学到一些知识的有55人;表示想听歌曲的有121人;表示无聊、打发时间的有57人;表示想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有41人;表示校园播放、被动听见的有11人;表示想提高播音水平的有5人。从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收听校园广播主要是想听歌曲和了解学校的新闻。

而影响学生收听校园广播的原因,主要是媒体消费习惯和内容,分别有89、97人表示没有听广播的习惯和没有自己喜欢的内容。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校园广播的收听率,必须优化校园广播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需要进一步增加歌曲和学校的新闻,以满足学生收听歌曲和了解学校新闻的需要。

5、大学生对学校网页的消费

针对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阅读昆明理工大学校园网页的情况的调查,发现表示经常看(差不多每周都看)的有82人,占比25.9%;表示偶尔看(一个月看几次)的有170人,占比53.8%;表示很少看(一学期看不了几次)的有46人,占比14.6%;表示从不看(没看过)的有18人,占比5.7%(具体见图五)。

图五:昆工学生阅读学校网页情况图

由上可见,大学生阅读校园网页的情况比较好,经常看(差不多每周都看)的超过四分之一;偶尔看(一个月看几次)的超过一半;而从不看的仅占百分之五多一点。

关于学生阅读校园网页的原因,调查发现,表示想了解学校的情况、新闻的有124人;表示想获知学校通知、文件、政策等相关资讯的有162人;表示想进入网上学习、图书馆网页等的有96人;表示需要查询成绩、一卡通服务等的有192人;表示无聊,打发时间的有10人。从上可以看出,学生阅读校园网,主要动机是想通过校园网查询成绩、一卡通服务等,还有就是想获知学校通知、文件、政策等相关资讯和了解学校的情况、新闻等。

而影响学生阅读校园网页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没有学生喜欢的内容,二是没有时间;三是不知道学校的网页。

因此,要提高高校学生阅读校园网页的比率,一是要加快校园网页在学生中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学生知晓、了解学校的网页;二是进一步增加学校网页的实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三是在内容方面进一步增加学校新闻和学校情况介绍方面的内容。

6、大学生对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消费

针对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阅读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昆明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的情况的调查,发现表示经常看(差不多每周都看)的有104人,占比32.9%;表示偶尔看(一个月看几次)的有158人,占比50%;表示很少看(一学期看不了几次)的有34人,占比10.8%;表示不知道、没关注的有20人,占比6.3%(具体见图六)。

图六:昆工学生阅读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情况图

由上可知,大学生阅读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的情况比较好。表示经常看(差不多每周都看)的将近三分之一;表示偶尔看(一个月看几次)的有一半;两者相加超过八成。很少看或没关注的仅占17.1%。

关于学生阅读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原因,其中表示想了解学校情况和新闻的有196人,想获知学校通知、政策等校园资讯的有260人,表示有趣、喜欢看的有56人;表示想学到知识的有28人;表示无聊、打发时间的有58人;表示工作需要的有27人。可见,大学生阅读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想获知学校通知、政策等校园资讯;二是想了解学校情况和新闻。

而影响学生很少看或没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没有喜欢的内容;二是没时间;三是没有趣味;四是不知道学校的微信公众号。

因此,要提高高校学生关注和阅读学校微信公众号的比率,一是要加大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学生知晓和了解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二是要及时将学校的通知、政策等校园资讯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三是增加学校情况介绍和学校新闻等方面的内容。

7、大学生对学校黑板报宣传栏的消费

因为黑板报宣传栏一直是高等院校的一块传统宣传阵地,因此本研究还特意对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阅读黑板报宣传栏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表示经常看(看到就看)的有36人,占比11.4%;表示有时看(看到有感兴趣的内容就看)的有155人,占比49.1%;表示很少看(一学期看不了几次)的有83人,占比26.3%;表示从不看(没看过)的有42人,占比13.3%(具体见图七)。

图七:昆工学生阅读黑板报宣传栏情况图

由上可见,大学生阅读黑板报宣传栏的还比较多,表示经常看(看到就看)的超过十分之一;表示有时看(看到又有感兴趣的内容就看)的将近一半。

针对大学生经常看学校黑板报宣传栏的原因,调查发现,表示想获知学校通知、政策等相关信息的有154人;表示想了解学校情况、新闻的有120人;表示想了解时事政策、学到知识等的有80人;表示想学习模范、榜样的有46人;表示无聊,打发时间的有42人。可见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阅读黑板报宣传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想获知学校通知、政策等相关信息和想了解学校情况、新闻;其次是想了解时事政策、学到知识和学习模范、榜样等。

而从不或很少看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的原因,表示没有看的习惯的有110人,表示没有感兴趣的内容的有54人,表示没有时间的有48人。可见影响大学生阅读黑板反宣传栏的主要因素是没有看的习惯和没有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要提高高校黑板报宣传栏在学生中的阅读率,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进一步优化内容,及时将学校的通知、政策等相关信息和学校的新闻刊登在黑板报宣传栏上,同时增加时事政策、知识和模范先进人物的报道方面的内容。

四、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认知

1、大学生对校园媒体重要性的认知

针对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媒体的重要性问题的调查,有158人表示非常重要,占比50%;有143人表示重要,占比45.3%;表示一般的有5人,占比1.6%;表示不重要的有5人,占比1.6%;表示一点也不重要的有2人,占比0.6%;表示说不清的有3人,占比0.9%(具体见图八)。

图八:昆工学生对校园媒体重要性的认知图

由上可见,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重要性有比较高的认知,调查中有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非常重要,有45.3%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重要,两者相加即认为校园媒体非常重要或重要的大学生占比95.3%。

2、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作用的认知

针对校园媒体发挥了哪些作用的调查,发现表示及时传播了学校的新闻的有195人,占比61.7%;表示宣传了学校的有193人,占比61.1%;表示及时传达了学校的通知、政策等资讯的有208人,占比65.8%;表示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的有136人,占比43%;表示为同学们提供了生活上的服务的有136,占比43%;表示增强了同学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有117人,占比37%;表示传播了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的有116人,占比36.7%;表示报道了先进人物,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的有103人,占比32.6%;表示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的有97人,占比30.7%(具体见图九)。

图九:昆工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发挥的作用情况图

由上可见,在大部分大学生看来,校园媒体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调查中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及时传达了学校的通知、政策等资讯,及时传播了学校的新闻,宣传了学校;有超过40%以上的学生认为,校园媒体为同学们提供了生活上的服务,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增强了同学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播了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此外,还有超过30%的学生认为,校园媒体报道了先进人物,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

3、大学生对校园媒体发挥作用大小的认知

关于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大小,调查发现,有69人认为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占比21.8%;有174人认为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占比55.1%;有63人认为发挥了较小的作用,占比19.9%;有6人认为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占比1.9%;有4人表示说不清,占比1.3%(具体见图十)。

图十:昆工学生对校园媒体发挥作用的认知情况图

由上可见,大学生对校园媒体发挥的作用有比较积极的评价。有五分之一强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认为校园媒体发挥了非常大或比较大的作用的人占比76.9%,近八成。

五、优化高校校园媒体的对策

1、高校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

关于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认为同学们接触(看或听)太少的有177人,占比56%,排第一位;有134人认为,同学们不知道、不了解,占比42.4%,排第二位;有130人认为,不够生动活泼,没有趣味,占比41.1%,排第三位;有114人认为,内容上贴近学生不够,占比36.1%,排第四位;有107人认为,同学们接触(看或听)不方便,占比33.9%,排第五位(具体见图十一)。

图十一:昆工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情况图

由上可见,当前高校校园媒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同学们接触(看或听)太少;其次是同学们对校园媒体不知道、不了解;再次是校园媒体不够生动活泼,没有趣味;此外,内容上贴近学生不够,同学们接触(看或听)不方便等也是当前高校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

2、办好高校校园媒体的对策

(1)进一步重视高校校园媒体

高校校园媒体是广大师生获取、传递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学校团结、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的重要工具,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各高校沟通信息、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培植大学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及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也发现,有高达95.3%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是非常重要或重要的,有76.9%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发挥了非常大或比较大的作用。具体来说,有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及时传达了学校的通知、政策等资讯,及时传播了学校的新闻,宣传了学校;有超过4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为同学们提供了生活上的服务,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增强了同学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播了知识,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此外,还有超过30%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报道了先进人物,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因此,进一步办好校园媒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要进一步办好高校的校园媒体,首先必须进一步重视校园媒体。针对办好校园媒体的措施的调查也发现,有超过54.4%的大学生认为,应进一步重视校园媒体,有超过59.8%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大对校园媒体的投入,有42.5%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对校园媒体的领导等(具体见图十二)。

图十二:昆工学生认为办好校园媒体应采取的措施图

(2)优化校园媒体的布局,着力办好重点媒体

目前我国高校一般办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校园媒体,校园媒体比较丰富,但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媒体因不契合学生的媒体接触和消费习惯而导致学生接触和消费非常少,浪费资源;有些媒体虽然契合了学生的媒介接触和消费习惯,但由于重视不够,推广不够,办得并不理想,从而导致学生接触和消费也不多。因此要进一步办好高校的校园媒体,需要优化媒体结构布局,着力办好重点媒体。调查中,也发现占比48.4%的大学生认为,办好校园媒体应根据同学们的喜好优化校园媒体结构(见图十二)。

从学生媒体接触和消费习惯,以及对大学生的校园媒体的接触和消费来看,首先应着力办好微信公众号、微博、学校网站等新媒体。因为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平时经常看或听或用(差不多每周都看或听或用)的媒体”中,微信排在第一位,有76.6%的大学生平时经常看或用(差不多每周都看或用)微信;其次是网站,66.5%的大学生平时经常看或用(差不多每周都看或用)网站;再次是微博,有62%的大学生平时经常看(差不多每周都看)微博(见图一)。这充分说明,相比传统媒体,现在的大学生平时接触和消费最多的是微信、网页、微博等新媒体。而且从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接触和消费来看,除了广播排在微信之后外,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超过了报纸、杂志、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媒体。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目前,大学生的媒体接触和消费兴趣已由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那我们的思想宣传工作重点也应由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应着力办好新媒体。

调查中,也发现有占比45.3%的大学生认为,办好校园媒体需要更重视网页、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见图十二)。具体来看,针对“应大力发展哪种或哪些媒体”的问卷调查,有208人选择微信公众号,占比65.8%,排第一位;选择微博的有170人,占比53.8%,排第二位;选择网站的有158人,占比50%,排第三位。这说明大学生也主张应着力办好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具体见图十三)。

图十三:大学生主张应大力发展的校园媒体情况图

其次,应着力办好校园广播。虽然从调查来看,目前仅有21.5%的大学生平时经常听收听广播,近八成的大学生没有收听广播的习惯,但是由于广播是听觉媒体,在校园里,它具有强制收听的特点;同时具有伴随性消费的特点,大学生课余在校园一边从事其它活动,一边可以收听广播。因此,校园广播的到达率很高,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有61.4%的学生收听过校园广播,大学生接触比率在校园媒体中仅次于微信公众号,排在第二位。这说明校园广播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而且从调查来看,也有122人主张应大力发展广播,占调查对象的38.6%,占比远高于其它传统媒体。

(3)改进校园媒体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贴近学生

在针对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41.1%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校园媒体存在不够生动活泼、没有趣味的问题;还有36.1%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校园媒体存在内容上贴近学生不够的问题。而在关于办好高校校园媒体的措施的调查中,发现有150人即占比47.5%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在内容上需要更贴近学生,有112人即占比35.4%的大学生认为,校园媒体在形式需要更活泼有趣(见图十二)。因此,办好高校校园媒体需要进一步改进内容和形式,使形式上更活泼,在内容上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和需要。

而要做到使校园媒体在形式和内容上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和需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吸收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媒体的采编和运营工作中来。在针对办好校园媒体的措施的调查中也发现,有156人(占比49.4%)提出吸收更多的学生参加校园媒体的参编、运营(见图十二)。因为只有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心理、喜好、需求最了解,只有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校园媒体的采编、运营中来,发挥大学生在校园媒体的采编、运营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到让大学生为大学生办媒体,才能做到让校园媒体在形式上更符合大学生的喜欢,在内容上更符合大学生的需要。

(4)加强校园媒体的宣传和推广,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在针对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有42.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学生不了解、不知道,这说明高校的校园媒体在推广和宣传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比如在调查中发现,没看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人中有19人表示不知道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而在对关于办好校园媒体的措施的调查中,有107人(占比33.9%)(见图十二)提出,要加强校园媒体自身的宣传推广。因此,要办好高校的校园媒体,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媒体的宣传推广,使所有大学生知晓、了解学校的校园媒体,使更多的大学生收看(用)或使用高校的校园媒体。

此外,还要加强校园媒体与学生的互动。在针对办好校园媒体的措施的调查中,发现有130人(占比41.1%)(见图十二)提出,应加强校园媒体与同学们的互动。这说明校园媒体在和同学们的互动中做得还不够。高校的校园媒体要放下身段,可采取邀请同学们来参观、访问,举开座谈会、联谊会、谈心会以及征文比赛、采风活动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请同学们多提意见和建议,以增进了解,扩大影响,提高校园媒体在学生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阅读(收听)率、忠诚度。

猜你喜欢

校报黑板报校园
创意满满的黑板报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莹莹办黑板报
厉害了,我的黑板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