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落实“新理念”
2019-05-29于辉
于辉
【摘 要】现代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加强民族科学精神教学,加强物理学史教学,加强人性化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运用青岛市“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教学建模”研究成果,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热情。将教学内容与物理学史进行有机融合,将科技发展脉络、科学活动过程、物理思想方法等诸多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史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利用青岛市“心理学效应与物理探究建模”研究成果,将教学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由此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认知心理;价值观;教学情景;创新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是一门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以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衡量我们的教学优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學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物理课程过分重视知识结果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初中物理的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以及课外实验。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创造条件尽量将教师的演示实验变为了学生的分组操作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科学家的创作精神,再现物理学规律的得出过程,享受成功的快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新课标注重教学理念,提升思想高度
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加强民族科学精神教学,加强物理学史教学,加强人性化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运用青岛市“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教学建模”研究成果,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科学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热情。将教学内容与物理学史进行有机融合,将科技发展脉络、科学活动过程、物理思想方法等诸多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史观、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利用青岛市“心理学效应与物理探究建模”研究成果,将教学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由此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配合学校开展的科技节活动,充分将物理与生活相联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学好物理知识可以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新课程改革中更新教学方式
物理学不仅仅是指知识、概念和规律,而是一个更宽泛的范围。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会导致学生的变化,使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都有提高,学生视野得到拓展。教学方式的变化以教学理念上的变化为基础。现在我们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再就是,我们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老师们在教学当中,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阅历,精心设计教学的引入,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是来源于生活的。课堂引入,这是决定学生是否用心听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所以尽可能要出奇制胜,我们在课前2分钟让学生展示一些的有趣的小实验,或者讲述科学家有趣的故事、谜语,争做一个“物理小达人”。既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更好完成课堂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加强“生活—物理—社会”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加强探究教学,加强创新思维教学。运用“问题转换法”,将日常生活、生产现象变为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再运用获得的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观点和关于生活、科学、技术、社会普遍联系的基本认识,形成关注环保、能源等人类重大问题的科学意识。通过范例、情境、建议、指南、图表、概念、方法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在超越原有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学习,使思维在原有基础上延展出去,发展到高一层的学习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教学,让学生运用演绎、归纳、类比、臻美等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学习,经历多样化的思维过程,感受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大量演示、分组实验,打造“教学做合一”的课堂,让学生经历“边学边实验”的学习过程,使左右脑得以同时开发和利用,培养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念。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利用身边的简单器材,建构自己的“家庭物理实验室”,能在课外进行实验,养成动手实验的学习习惯。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组合、还原、换元、移植、缺点列举等各种创造原理和技法,进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造力水平。
4.新课程改革中注重科学探究
这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当中,最引起老师们重视和关注的一个环节,科学探究过程尤为凸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在探究过程当中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尽管有的结论还是比较稚嫩的,不太成熟的。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体验到了物理学习的快乐,能够在动手、动脑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分析过程当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如果凸透镜残缺不全,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学生的思维顿时又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讨论,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张白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观察现象,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探究式教学,其意义并不在于他们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式有多复杂、多深奥。而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正确认识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注意把握实验教学的特点,合理开发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除了正规的教具外,我们还要利用身边的物品做了很多自制教具,这也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
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