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岭南骑楼》的教学设计看幼师地理综合性主题教学的必要性

2019-05-29余兴花

文理导航 2019年19期
关键词:骑楼岭南幼师

余兴花

【摘 要】综合性主题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不再以一门学科为主线,而是把各个学科同一主题的内容抽取出来,设计安排成一体化的主题单元,通过多个课时组织学生对该主题进行学习。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师生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综合素质的考试,考试大纲中对地理历史方面的要求是具备基本的地理历史文化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地理历史科目的特点和在幼师这两门课时的现状,我们可以打破历史地理分科的界限,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把地理历史教学系统中相关要素整合成有机整体的新型文科综合课程,进行文科综合主题式教学。

【关键词】骑楼;建筑;综合性主题式教学;思维导图;地理;历史

《岭南骑楼》选自江门幼儿师范学校校本教材《文科综合》的主题三中的活动三《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之二南方民居,我们知道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时代的记忆。通过《岭南骑楼》的学习,不仅让我们学习到了这种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建筑的相关知识,而且就地取材,通过江门市重视三十三墟顶街的保护,江门新地标——万达广场中的五邑老街,香港中环二级步行系统的设计,让幼师生科学看待文化的传承。对以后幼师毕业生进入幼儿园工作中能合理引导幼儿感受科学传承建筑文化有重要意义。在这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身边的建筑入手,亲切熟悉,主要体现了幼师地理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综合的理念,打破了学科分割造成的局限,让幼师生全面的掌握了这节知识。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为了注重知识的承前启后,前后联系,我启发学生复习回顾一下前几周我们学习过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几种形式(展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的图片),从前面的民居学习中,我们都知道民居与当地气候、历史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骑楼也不例外。下面我们开始领略这种岭南地区独特的建筑之美吧!带着问题开始这节体现建筑之美的课堂,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兴趣。我们每一届幼师生来江门最熟知并且经常去的地方是江门常安路步行街,长堤风貌街,这里人头涌涌,商机勃勃,除了见识琳琅满目的商品之外,我们是否驻足观察过这一带的建筑特色?这里分布着很多岭南地区特有的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骑楼。

其次,我和学生一起从骑楼的历史和分布开始学习这节新课。骑楼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曾一度盛行于南欧,地中海。1848年,鸦片战争后,广州被迫成为通商口岸,西方文化包括建筑风格转入中国。中国最早的骑楼出现在清末,广州的一德路,圣心教堂一带。骑楼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其中,在广东21个市都有骑楼分布,广州地区依靠强大的中心城市和海外华侨的优势力量使得广州骑楼的影响力遍及岭南地区。江门地区由于华侨众多使得它的骑楼更加有西洋建筑风格。通过骑楼的历史分布的学习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实现了历史地理知识的无缝对接。

然后,进入到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骑楼的结构特点,通过一个骑楼的模型展示骑楼的基本结构:前面为骑楼的廊部,后面为店铺,柱廊串联构成了公共的人行交通通道,形成了富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第二层、三层为楼身,一般为住宅;楼顶建有山花和女兒墙,山花是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形和半圆形,是骑楼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山花两边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如果学生想要全面的了解骑楼这种建筑结构,必须了解这种建筑充分适应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商业需求,也借鉴了西方的某些建筑风格,体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文化。这种建筑特点形成的重要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导致的气候特点,属于地理知识范畴。

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骑楼的建筑风格,培养美感,介绍骑楼的四种建筑风格(PPT图片展示):1.仿哥特式,其显著特点是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拉长的拱形窗。2.南洋式,其显著是风格简洁,在女儿墙上开一个或者多个圆形的洞口,减轻建筑物对风负荷的处理。3.古罗马券廊式,其显著特点是骑楼底层为券廊式,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4.仿巴洛克式,其显著特点是装饰风格繁琐,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和各种图案。要感受这些不同地方的骑楼的特点,必须也要感受世界不同地方的历史渊源、地理气候、人文风俗方面的不同。

再次,进入到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二——骑楼兴起原因的探讨:1.自然地理气候方面,主要是潮湿多雨和日照强烈。2.通商口岸的背景,广州——最早的通商口岸,接触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带,具有兼容并包的吸纳精神的华侨,他们将西方建筑文化带回广东,结合实际的商业需要,形成了广州骑楼。3.城市改造运动。4.很强的实用性。从骑楼兴起的四个不同方面的原因探讨,我们必须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点,例如:地理方面的气候,历史方面中国近代史中的通商口岸的开设,中国岭南地区特有的华侨文化等知识,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骑楼的兴起。

最后进入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由易到难,一共三个问题:1.通过以上对骑楼基本知识点的学习,总结归纳一下骑楼的功能。2.通过这种中西合璧的折中式的建筑,表现出了中国人的一种什么文化精神?3.在西方文化如此强势的今天,以骑楼为例,我们应该如何传承民族文化?通过综合不同科目的知识点,系统的学习本节知识,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岭南骑楼》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能看出,在幼师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我们会综合运用到地理、历史两个学科方面的知识,所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综合性主题教学会有以下优点:1.整体性强。我们从幼师生身心特点出发,在一个阶段围绕一个主题,将多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以一方面知识为主,其它方面内容密切配合组织教学活动,强调了教育的整体性。2.使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主题教学多采用活动形式,使幼师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锻炼意志和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力作用得到完美的统一。3.应用性和联系性相结合。主题教学把幼师生未来生活工作中所能接触到的具有实用性、功用性的知识组成一个个合理的主题,使其形成相互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经验,强调了教育内容的应用性、联系性。4.更加符合幼师课程设置的特点。幼师课程繁多,就文化科和艺术科而言,更多偏重艺术科目。就是在文化科目中也更多偏重于学前教育专业科目,例如: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儿童文学等等,对于地理、历史最好综合起来进行主题式综合教学,能够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更加符合国家对幼师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现在随着国家对幼师生素质要求的提高,幼师生面临着国考的压力,国考的其中一项要求就是幼师生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历年国考真题中也出现了相关民居建筑方面的考题。不管是提升自身文化所需,还是应对国考需要,我们幼师地理教学必须进行相关改革,从碎片化获取相关文化素养知识的途径走向整体性、全局性、实用性获取知识的途径。

综上所述,幼师地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更好适应未来幼师生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和适应未来幼儿园工作的需要,我们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知识之间的整合,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建筑、饮食、交通等方面进行主题式文科综合的教学。在我们进行综合性主题式教学方式的这几年实践中,幼师生在知识综合全面掌握方面有所提高,其中,我们运用先进的学科思维导图的方式辅助教学,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层级图表现出来,达到让学生既掌握了地理、历史知识的广度,又掌握了知识的深度,全面提升了幼师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猜你喜欢

骑楼岭南幼师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男幼师荒
广州最美老街——恩宁路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