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2019-05-29许凯

文理导航 2019年19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有效性

许凯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法以其深刻性、典型性和生动性等优势,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能通过生动、典型的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凭案例蕴含的深刻思想,启发学生的政治思维,深化其政治理论素养,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本文重点讨论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希望以此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用;有效性

政治是一门以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内容。目前,国内政治学科主要包括中外政治史、政治学理论、行政学、国际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中外政治制度等内容,高中教育阶段的政治教学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认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等方面展开,旨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上述政治理论知识既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又是与当前时代发展相契合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前进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石。同时,学习高中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在推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方法论來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意识与能力,促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随时代发展衍生出来的互动性、开放性教学方法。应用该方法展开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教学方案,而且还需要充分组织和调动学生积极开展讨论,进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标。在应用实践中,案例教学通常需要结合一定的理论、信息、知识、经验等来推进,通过此类理论、知识、观点的碰撞,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教学方式大多偏重教导学生如何做,而未教导学生学以致用,因而传统教学方式易使学生感觉枯燥、无趣、丧失学习兴趣与动力。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和应用,有效打破了这一局面,使学生在学习和分析案例过程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并与他人进行深刻分析与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与沟通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是一件讲求实践与效益的事情,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依靠书本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与学习的初衷相悖。案例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其从书本的“死”知识中摆脱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注重师生双向交流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课堂多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这一模式,之后再通过考试测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此模式主导下的课堂,学生所习得的大多为“死”知识,且教与学呈现出明显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倾向。而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过去那种单向、刻板的教学模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有效的、双向的交流与讨论。教师在介绍完案例后,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利用文献查阅、互联网搜索等途径查找资料,之后再进行师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知识。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下面,作者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简要谈谈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策略。具体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适当案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成败,关键取决于案例选材是否恰当,案例呈现是否合理。为此,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首先要注重案例的选择,确保案例选材合理,呈现方式生动,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知识、参与高中政治教学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在进行“加强宏观调控”章节的教学时,作者先对该章节内容大纲进行适当讲解,让学生对宏观调控的意义、手段和目标等有一定的理解;其次,再以学生现实生活中所闻所见的“涨价风潮”作为案例分析,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和感受通货膨胀这一现象及其对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在学生初步了解通货膨胀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再引导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进行观察与分析,并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引出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的作用和意义;再次,作者顺势抛出几个关于物价疯涨的问题,让学生透过问题表象看本质,探讨物价疯涨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以及商家炒作物价的目的,进而得出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该章节的教学中,作者通过列举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价疯涨”案例,让学生对该案例产生一种熟悉感和探索兴趣,使案例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最后,作者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和梳理该章节内容,并从中探出社会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及其在资源调节过程中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经过典型的案例展示,以及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与思考,有效激发了学生对高中政治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概念、原理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创造思维等能力大有裨益。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真正有效的高中政治案例教学课堂,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要通过综合分析手段,对现实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同样以“加强宏观调控”章节教学为例,教师除了关注教材文本内容,还应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有效克服社会市场经济缺陷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让学生依据国家调控的政策与调控的效果,探究上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出真正有效的结论,并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或借鉴。在该章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透过理论知识窥探出复杂多样的社会情况,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并促其更加深刻地学习和理解该章节的知识。

(三)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情感深化

案例教学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一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不仅能让学生更加关注新闻时事,深入学习和探究政治理论知识,而且也能通过学习、探究、讨论等系列活动,培养自身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促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以升华。例如:作者在进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章节的教学时,选取的是前两年比较轰动的案例——“薄熙来违反规定实施了一系列滥用职权行为”,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对政府权力的产生、监督及制约意义等进行深入探究,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民主监督”这一方式,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该章节教学中,作者所选择的案例,是学生较为熟悉且较具有探究热情的事件,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对政府监督体系的作用进行探究,最终体会到我国政府在依法治国、民主决策等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深意,促进学生更加信任党和政府,确保在意识形态上与国家保持一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符合新课改与素质教学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高中政治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无论对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广大教师同仁应对此多加实践和探索,积极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为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大鹏.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16):215

[2]刘钟秀.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尝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12):88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