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收购中有关商誉问题

2019-05-29耿振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商誉会计准则计量

耿振

关键词:收购活动  商誉问题  企业经营

一、合并商誉分析

(一)初始确认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指出,企业合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同一控制模式下的企业合并,另一种则是将不同一控制下的企业进行合并。具体来说,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主要指合并双方的资产、债务按照原来价值确认,不以公允价值来更改,因此这种企业合并并不是我们这里所有阐述的商誉合并,主要是因为在合并中并没有形成商誉,是以净资产差额来合并的。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通常是采用收购的方式,此时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必然要远远对于被购方,其中资产、负债的净额必然存在差额,由此产生商誉。

(二)后续计量

后续计量与初始计量有着明确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合并商誉与企业其他资产有着相同点,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合并中能力必然会出现变化,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资源所带来的收益在不断缩减,因而需要合理摊销;另外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当及时的将摊销方法与未来的收入进行配比,目前我们的邻国日本对于商誉的后续计量采用了摊销的方法。

其次,不摊销但进行减值测试。相关公告规定,合并商誉不必进行摊销,但每年必须在报告单元层次上进行减值测试。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后续处理按照不摊销但每年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

最后,既摊销又进行减值测试。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准则提出了这种模式。其理由是,并非所有商誉都是消耗性的资产,需要按年限摊销,会计上可能只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二、会计处理环节中的工作问题

明确合并商誉处理工作的展开情况之后,可继续探讨在应对合并商誉问题时的后续会计处理工作的展开状况,虽然我国使用的会计准则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备的程度,但是现有的会计准在合并商誉问题处理环节中,并未给出清晰的工作要求,在企业合并、无形资产这部分给出了商誉相关的限定要求,包括:核算、摊销以及计价商誉的相关情况,但是工作要求并不具体,也不够全面。规范性要求只体现在分部报告准则、企业收购合并、资产减值以及无形资产等方面。

三、处理合并商誉的工作建议

(一)完善相關的会计准则

监管商誉相关的工作时,应当确认相关的企业是否及时展开了测试商誉减值情况的工作,同时也要关注减值迹象的影响。展开减值测试工作时,需考察一些特殊的情况,如企业在进行合并活动之后,会形成全新的商誉,无论其是否存有减值的现象,都需展开减值测试活动。企业还需要对外部与内部信息进行检查,确定资产组的变动情况,对商誉减值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减值迹象,来安排后续的相关工作。

(二)优化会计计量方法

计量商誉的价值时,还应当注意到相对应的成本支出,当企业进入到某一发展性阶段之后,经营水平会发生改变,其商誉价值水平也会随之被改变,选用合适的会计计量方法时,需把控这种价值变动,如果仍旧将历史成本当做唯一的计量属性,很难有效核算出真正的商誉价值,确定计量属性时,必须考虑到商誉会计元素形成的动态化变动,全面考虑到公允价值的多重计量属性,充分适应当前的知识经济发展环境,继续丰富财务会计计量理论系统,给商誉价值测定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科学的方法。

(三)完善后续计量工作

结合与商誉相关的理论来看,企业展开对资产的计量工作时,应当参照资金的未来经济效益。未来的经济利益减少或者增加之后,需要随之减少或者增加相应的资产价值模,同时现金流量产生变动之后,商誉控制工作也应当随之改变,时间被推移之后,商誉的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企业被合并之后,会产生协同效应,同时企业为了提升生产效益,也会通过一些努力行为来维持或者提升商誉。

四、结束语

企业在展开对其他企业的收购活动时,应当做好多个方面的问题的处理工作,尤其是经济方面的问题,避免在收购过程中形成无法有效调和的矛盾,影响收购活动的顺畅性,为了保护双方企业的利益,应当做好处理商誉问题的准备工作,在评测企业的整体价值时,必须要考虑到商誉的质量,以此来保障收购活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刘亮亮.并购轻资产企业所产生商誉问题浅析[J].消费导刊,2017,10.

[2]吴依洒.浅析控股兼并中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J].江苏商论,2018,6,83-84.

猜你喜欢

商誉会计准则计量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部分商誉与国际完全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启示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