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锁定钢板、解剖钢板应用于Pilon骨折的治疗价值观察
2019-05-29张耀军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骨科山东烟台265500
张耀军(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骨科,山东烟台 265500)
Pilon骨折多与交通事故、重物砸伤以及坠落等有关,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必须要给予及时有效治疗措施[1]。当前临床上在Pilon骨折治疗方面以内固定治疗为主,解剖钢板固定方式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进步,锁定钢板在Pilon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很少有关于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Pilon骨折患者疗效方面报道[2]。该文选择2010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40例进行研究,评价Pilon骨折给予锁定钢板和解剖钢板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20例,男性12 例、女性 8 例,年龄 41~68 岁,平均年龄(53.6±2.7)岁,交通事故伤、重物砸落伤和坠落伤分别12例、6例、2例。解剖钢板组20例,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 42~68 岁,平均年龄(54.3±3.4)岁,交通事故伤、重物砸落伤和坠落伤分别11例、6例、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伤后8~10 d手术治疗,这一阶段软骨组织肿胀情况基本消失,有良好皮肤条件,并发腓骨骨折患者需要在腓骨后侧和后外侧作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常规复位后给予钢板固定,确保腓骨恢复原长度,同时纠正患者距骨外移,控制腓骨和胫骨切口距离不低于7 cm。胫骨骨折块复位时选择距骨上关节面为参考,解剖后尽量确保胫骨碎裂下关节面复位。利用撑开器牵引,使用复位钳、克氏针等辅助治疗,复位满意后使用螺钉和钢板固定,如果患者切口位置皮肤张力较大,需要先缝合胫骨切口,同时选择在腓骨接口位置植皮,放置引流。
手术结束后,做好患者术后处理,适当抬高患者患肢,注意消肿和感染预防,术后2周鼓励患者不负重锻炼,锻炼踝关节屈伸功能,结合患者病情复查结果,术后6~10周进行患肢部分负重训练,患者痊愈后,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完全负重锻炼。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3个月后,根据Pilon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放射学评价。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用(±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情况
解剖钢板组与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86.4±13.1)、(74.6±10.4)min,平均愈合时间(19.2±5.1)、(16.2±3.5)周,锁定钢板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s)
组别 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愈合时间(周)解剖钢板组(n=20)锁定钢板组(n=20)P值86.4±13.1 74.6±10.4<0.05 19.2±5.1 16.2±3.5<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解剖钢板组有3例出现感染,2例延迟愈合,并发症率25.0%(5/20),锁定钢板组有2例出现感染,未出现延迟愈合,并发症率10.0%,锁定钢板组患者并发症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放射学评价
解剖钢板组解剖复位、复位可、复位差患者分别12例、7例、1例,占 60.0%、35.0%、5.0%,锁定钢板组解剖复位、复位可、复位差患者分别13例、6例、1例,占65.0%、30.0%、5.0%,两组患者放射学评价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在粉碎干骺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尤其患者骨折线顺着骨干延伸较远情况下,相比于解剖钢板,锁定钢板更具优势,锁定钢板属于微创手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解剖钢板在干骺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可选择松质骨螺钉,能够实现在30°范围内的自由调整,为骨折断端施加一定的压力。有学者认为,锁定钢板虽然能够实现对干骺端骨折位移的有效预防,但是因为锁定螺钉方向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受到这种骨折骨折块粉碎以及骨折线多变等因素影响,临床应用价值低[3]。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首先要确保骨折稳定,同时保证患者软组织有完整血运,在胫骨干骺端粉碎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手术治疗必须要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软组织血运损害和影响,同时维持患者肢体力线正常,满足生物学固定标准要求[4]。针对关节面严重粉碎以及存在压缩性骨缺损Pilon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不能过于重视血运保护,还需要做好关节面解剖重建,同时确保重建后踝关节面维持稳定,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3]。
Pilon骨折手术并发症多集中在软组织方面,并发症发生率受到患者损伤程度影响。人体小腿远端内侧肌肉组织少,穿支动脉很难发挥理想作用,影响该位置供血情况,手术中行前内侧切口会导致患者胫后动脉穿支被切断,在具体手术过程中,虽然入路方式的选择都考虑胫前动脉跟骨分支,但是因为患者受伤后血管损伤严重,一旦剥离和牵拉过度,软组织感染和坏死率会有明显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不管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患者都可能出现感染[6]。各类文献报道中,虽然在感染比例方面的结果存在一定多个差异,但是整体上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临床上针对软组织感染患者给予换药处理,多数患者病情可好转,但是仍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感染,甚至恶化为骨髓炎等。Pilon骨折患者后踝关节关节功能部分丧失和遗留疼痛等很难有效避免,放射学骨性关节炎表现与患者关节面复位情况存在有一定的关联,可以此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该次研究表明,在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解剖钢板组与锁定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86.4±13.1)、(74.6±10.4)min,平均愈合时间(19.2±5.1)、(16.2±3.5)周,锁定钢板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解剖钢板组并发症率25.0%(5/20),锁定钢板组并发症率10.0%,锁定钢板组患者并发症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射学评价方面,解剖钢板组解剖复位、复位可、复位差患者分别占60.0%、35.0%、5.0%,锁定钢板组解剖复位、复位可、复位差患者分别占65.0%、30.0%、5.0%,两组患者放射学评价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Pilon骨折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固定,相比于解剖钢板固定,可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