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风邪外袭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2019-05-29蔡传羽刘钢吴飞虎
蔡传羽 刘钢 吴飞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可伴有鼓室积液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冬春季节多见,是引起听力损失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征[1]。在临床医学中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但是,患者长期服用也存在毒副作用。现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住院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中套、免疫组合、心电图、胸X线片、专科检查、纯音听阈测听、声导抗,同时进行乳突CT检查以排除占位性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经t检验,P>0.05,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比较
1.1 诊断标准
①患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耳鸣声低。②前期多为耳胀,迁延日久可发展成耳闭。③专科检查;鼓膜内陷,或浑浊、粘连,或有积液,呈淡黄色或淡红色,诊断性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④电测听示患耳为传导性聋,0.5、1.0、2.0、4.0 kHz的气导平均听力损失25~50dB、骨气导差>26dB,声导抗示鼓室图B型:平坦型,提示鼓室负压[2]。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3]。②证属“风邪外袭,痞塞耳窍”证,表现为耳内堵塞感,常伴听力减退及自听增强。可伴鼻塞、流涕、发热恶寒,舌淡红,苔白,脉浮。专科检查可见鼓膜淡红或淡黄色,或有液平面,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③经反复的鼓膜穿刺或保守治疗无效。
1.3 排除标准
①非中耳病变引起的耳内胀闷堵塞感。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④不愿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⑤患有腺样体肥大、鼻咽癌等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西药治疗,通过鼓膜穿刺抽出耳内积液,在中耳腔内注射5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药物,隔日1次,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注射液,静脉滴注2.0g/次,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从风方治疗,本方组成:荆芥12g、防风10g、生地黄 12g、当归 12g、石膏 20g、知母 12g、蝉蜕6g、炒苍术 12g、牛蒡子 12g、僵蚕 8g、乌梅 6g、炙甘草8g。将诸药兑水500ml煎服,取汁200ml,每日一剂,早晚分服,2周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
3 疗效评定标准
①痊愈:主要症状消失,鼓膜活动度良好,电测听示:气导听力≤25dB,鼓室图A型;②显效:症状明显减轻,鼓膜轻微内陷,电测听示:气导提高20dB以上,鼓室图A型;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鼓膜活动较前改善,电测听示:气导提高10~15dB,鼓室图C型;④无效:症状基本无改善,鼓膜内陷,活动度差,电测听示:气导提高<5dB,声导抗无改善。结束疗程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
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选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秩和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讨论
本病中医属“耳胀、耳闭”,耳胀病名首次见于《大众万病顾问·下册》,明代《医林绳墨》首次提出耳闭一词。发病初期多为耳闷胀感,多由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遂有“风聋”之称;耳闭为病之久,由邪毒滞留,迁延日久而致,故古代医籍中又有“气闭耳聋”之称。早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就有记载:“风入于耳之脉,经气痞塞不宜,故为风聋。”《黄帝内经》“风论”专篇介绍了风邪的致病特点,其中外风居多,风性清扬,易袭清窍,耳为最上之窍,遂最易受邪,发之为病。如《素问》曰:“风为百病之长”,“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所以中医学认为风邪是最主要的外邪,而外邪的侵入当从皮毛和口鼻而入。所以风邪与耳胀耳闭之间必然有着不可分割的相关性。
1 依据从风论治理论遣方释义[2]
本次观察组所用方,就是依据风邪致病的特点与耳胀耳闷之间存在关联性,临床症状与风邪[3]致病息息相关。从风论治,本方偏于疏散风热之邪,治疗以疏风散邪为治疗原则,运用消风散加减遣方。方选荆芥、防风为君药,荆芥药性辛温发散,入肺、肝经,可解表以祛外风,对以风邪导致的耳内鸣响效果较佳。防风祛风解表胜湿,为风药中之润剂,长于消耳中积液。与荆芥相伍则疏散风邪之功更强,风邪致病,常荆防合用,已达更好的祛风之效。僵蚕、蝉蜕、牛蒡子共为臣药,均可疏散风热。蝉蜕善于解表祛风,善治外风侵袭,其性清扬宣通,是治疗耳胀耳闭的良药,僵蚕祛风止痛,善治风热头痛,目赤咽痛及风热之邪所致耳内胀痛,二者相互配合使用则疗效倍增。牛蒡子性味辛苦寒,蝉蜕甘寒,二者均可疏散风热,善治风热之邪,同时可透疹,用于风疹瘙痒,可预防和治疗中耳分泌物导致的外耳道湿疹瘙痒。当归、生地黄、知母、炒苍术、石膏、乌梅共为佐药。苍术祛风燥湿健脾,既可增强君药的祛风之力,又可健脾以滋运化之源,以治化湿之根源。当归、生地养血生津,石膏、知母滋阴润燥清热,用制诸药过于辛散,以致津伤燥热;乌梅取其收涩之功,可缓耳鸣症状。甘草和中调药,兼顾益气为使。诸药合用,以祛风御邪为主,配伍养血生津、滋阴润燥、收涩调和之品,御邪散风、调和血脉,刚柔并用,既可纵风驭气,亦可随风而行,故曰“从风方”。
2 从风方的现代药理价值
从现代药理角度研究,王凤等[5]试验表明,荆芥挥发油对炎症有较好抑制作用。刘双利等[6]认为防风具有抗炎作用,尤其对炎性浸润有较好的效果。赵子佳等[7]通过研究得出,蝉蜕中可提取乙酰多巴胺二聚体,对炎症的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研究发现牛蒡子苷元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应答、降低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抑制活性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增殖等有关[8]。杨铁虹等[9]研究表明,当归多糖可以促进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赵素容等[10]发现地黄多糖可以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可提升人体免疫功能。潘会君等[11]发现知母皂苷A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同时,对抑制肥大细胞活化介导的过敏性炎症反应也有一定的功效,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以及TNF-α和IL-6的合成释放。杨光义等[12]实验表明腹腔注射苍术多糖能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及脾细胞数。苍术多糖可以提高血清中溶血素的浓度,诱导白细胞介素的产生,发挥其抗炎作用。李发胜等[13]研究表明,甘草的重要成分甘草多糖可以调节免疫系统,促进B细胞、T细胞、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对IFN-γ的生成和排泄,发挥免疫增强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头孢替安静脉滴注,配合“从风方”,治疗“风邪外袭,痞塞耳窍”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听力及耳闷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在常规应用西药基础上,加减运用祛风散邪、疏风清热中药治疗“风邪外袭,痞塞耳窍”型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从传统中医方药分析来看,从风方可以通过祛风散邪、疏风清热的方法达到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目的,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症状;从现代药理分析,本方用药思维缜密,每一味药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又发挥着相须、相使,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调节机体免疫,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炎能力。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风邪外袭,痞塞耳窍”型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3 问题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临床实验中用药时间仅有1个疗程,疗程不够充足;临床实验两组患者各30例,样本量小;仅设计了观察组及对照组,未设置双盲组及安慰剂组进行对比;在以后的进一步研究中,在符合用药原则的基础上,增加实验用药疗程及随访时间做好长期疗效的随访工作;在符合医学伦理学的基础上,增加观察组患者样本数,并增加双盲组、安慰剂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