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浅析
2019-05-28徐剑
徐剑
【摘 要】 大学音乐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但是许多大学在这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音乐课程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品格,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立足于大学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大学教育;音乐课程;有效教学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music curriculum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music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ind and body. However, many universities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 in the sett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of this course.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been advocating quality education and advoca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usic courses can cultivate people's sentiments and influence people's character subtl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music, and propose some feasible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university education; music course; effective teaching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方式的积极推广,许多学校也开始重视学生各项素养的培育。大学阶段是学生所有教育阶段的成熟时期,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向健全,对音乐学科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在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时,应尊重这部分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特点,讲究方式方法。
1 音乐课程的重要性
音樂对人的心智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灵活性更强,许多人通常会把大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想的过于简单化,认为教师主要带领学生练练声、唱唱歌就算完成了任务。事实上,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毕竟有限,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讲解时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工夫来让课堂更加吸引人,让音乐常识更加便于理解。学习音乐知识只是音乐课堂一个基本的小目标,更重要的是音乐素养的获得。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成熟时期,如果能将音乐素养一以贯之地传承下去,就能给学生们带来重要的积极作用,受益终生。因此,不能忽视对他们全面素养的培育,因为这些素养的形成正是要一以贯之,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盈的人格。
2 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现状
2.1 课堂设计不合理
许多大学的音乐课堂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出于音乐教师的个人偏好,课程的进度与节奏会产生极大的偏差,在过于宽松的课堂氛围之下,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原定的教学计划也就无法完成。只有形成相应的课堂制度,才能让整个课堂有序进行。
2.2 方式和工具比较单一
时代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信息化的潮流中,我们又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原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某些教师的知识水平也不足以解答学生的所有疑问。而许多学校的音乐课堂还没有及时地跟上现代教学的步伐,在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上都比较单一、落后。
2.3 音乐知识普及程度不够
除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果学生们不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那么课堂上的效率也会大大降低。许多教师只着眼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发声”,却忽视了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历史积淀,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不深。
3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模式浅析
3.1 完善课堂流程
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做好相应的课堂设计,从而使整堂课有条不紊地进行。音乐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借助规范化、合理化的教学机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三步来进行课程的学习,首先,在课前,要预先熟悉乐谱、乐器的知识,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做上标记,浏览完整篇乐章后,自己尝试哼唱一些音符;在课堂上,要遵照老师的指示来进行学习活动。由于该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己明确的判断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应以教师引导为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们在规范化的学习环境中完成音乐练习,从而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在下课后,教师还应安排学生回宿舍完成一些简易的任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乐器的练习,积极参与乐器表演和歌唱表演,在互动中增添趣味性和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3.2 利用多种媒介辅助课堂教学
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半进入社会,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自己对社会的一些认识,空闲时间增多,在课堂上往往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讲,因此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现代媒介科学技术就为教师们提供了绝佳的辅助工具,例如,在投影仪上播放有关乐曲内容的短片,或者借助其他工具进行现场的情景模拟。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此外,光有兴趣还是不够的,音乐素养的形成还需要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加入适当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深层意义。在进行示范弹奏时,将乐曲中蕴含的的饱满情绪以声音和表情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们,或者通过播放有关音频资料的方式来增强情境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音乐风格形成的氛围,并让其中具有欢乐活泼气息的乐曲深入学生的内心,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段重要的回忆。
3.3 音乐知识补充
在课堂上,仅仅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心理特点和接受程度来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重点落在具有教育意义的民歌、军歌、乐曲,以及优美的中国传统音乐等方面,帮助学生们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在耳濡目染中,在无形的熏陶下就得到了音乐素养的提升。在课后,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的课外练习,主要方式有:从学校角度来说就是要完善音乐室服务,更新学校的乐器设施,引进更多积极向上的、适合大学生学习的趣味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学生课外的互动活动中来,积极地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课外的音乐练习,从而配合学校的音乐课堂开展工作,提升学校的音乐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课堂上进行的主要是钢琴弹唱练习,但在课下的练习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钢琴这一种乐器,许多专为大学生设计的简易乐器就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在课堂上,学生们还可以分享自己课后的心得体会。
4 结语
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能力无论是对将来有志走向艺术道路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的学生来说,都是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人才的全方位发展。音乐课程作为大学艺术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在高素质优秀学生的培养上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在目前的音乐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使得该门课程的实效性还不够高,但只要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问题就能及时解决,音乐专业也就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慧宁. 学生音乐素质培养中关于视唱课程的探讨[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2] 林晓丽. 音乐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与实践[J]. 艺术世界. 2017(02).
[3] 孔宝根. 大学音乐教师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