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塑造
2019-05-28闫书华
摘 要: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从思想根源上直接决定着实践中的施政目的和行为取向。所以,努力塑造和培育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正确价值观,是激发和提升领导干部工作热情和执政能力,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抓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 新时代;领导干部;价值观;塑造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9.01.12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闫书华.论新时代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塑造[J].克拉玛依学刊,2019(1)70-7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0这标志着我国的各项事业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全新的价值视角和责任担当去审视、践行党的事业发展,同时也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全新的价值诉求和能力要求。因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贯彻执行、推动落实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的领导集体、责任主体,是具体实践的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和示范者。“领导干部只有价值观正确了, 才能有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政绩观”[2]39, 才能真正为党的事业撸起袖子加油干。领导干部价值观是内隐于领导干部思想深处的行为操控器,它影响着领导者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追求,掌控着领导者的行为目标与行为选择,并对领导者的行为实践产生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在大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政府服务能效的新时代背景下,必须高度重视领导干部价值观对其领导实践的战略价值,认真探讨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生成机制和养成路径,努力为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一、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从本质上看,领导干部价值观就是领导干部对领导活动所持有的价值倾向和评价标准,它主要回答了领导干部的理想追求、行为标准等心理倾向性问题。领导干部的价值觀同其他价值观一样,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社会环境和主体内化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时代的变迁,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也将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价值观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价值观必须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定,是指领导干部要对自身所遵循的思想理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和所奋斗的事业追求等表现出高度的坚信不疑和忠贞不渝。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上,“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的精神灵魂,是领导干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逻辑起点和自信源泉”[3]15。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15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在关于领导干部评价标准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作为贯彻治国理政践行者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犹如天之擎柱,海之神铁。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中“要突出理想信念这个灵魂,补钙壮骨、立根固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5]4。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会有牢固的政治站位和宽阔的心胸眼界,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固守正气、坚守正道、践守正行;相反,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乃至信仰危机,在各种诱惑面前就会显得疲软无力、随波逐流,就会掉入腐败的泥潭和深坑,危害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二是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终极价值主体。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唯物史观思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1党的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内涵,要深入践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的为民思想,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地位和荣誉皆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委托,明确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实现象征着人民群众利益和需求的组织目标。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进行决策、评价等活动时,必须把代表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根本、最崇高的价值取向、价值原则,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行使领导干部的权利,实现领导干部的价值,这既是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评价领导干部价值观是否健康科学的根本标尺。如果失去了这一本质和核心,所谓的领导干部就会失去人民的拥戴和支持,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也就失去了重要的力量依托。
三是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价值观必须坚持法治民主。领导干部要想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从内心深处真正摆正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来自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领导决策时坚持把自己的权利和决策程序置于“法治”和“民主”的规范之下,做到公开公正、民主科学,摒除拍板独断、权大于法等错误价值取向,要时刻将遵法、守法、用法作为自己领导实践的行为前提,牢固树立将接纳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尊重公民权利等民主精神视为自己的领导信仰和行为标尺。只有秉承这样的价值观,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依法执政、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的各种决策才能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各种领导行为才能合法、合规,不出错误,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地用好权、掌好权,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和国家。
四是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价值观必须坚持清正廉洁。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自古以来“清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最高褒奖,这也是领导干部“为政之本,为官之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只有将清正廉洁作为为政、为官的价值追求,才能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才能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自觉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才能不断增强干干净净干事创业的自律能力,进而在决策和行动时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相反,各级领导干部如果缺乏清正廉洁的价值追求,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就可能把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变成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利器,在众多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丧失道德底线、失去原则和立场,不仅会走向堕落腐败的深渊,影响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光辉形象,而且也会给党和国家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失和灾难,受到人们的唾弃和谩骂。
二、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生成机制
领导干部价值观作为领导干部价值追求的核心和实践行动的指南,并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旦形成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主体认知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受到领导干部人生理想、从政实践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环境的制约,是二者互动耦合的共同结果。具体来说,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生成机制主要有四种:
一是学习教育机制。领导干部价值观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论,是领导者本人对领导职务的权力、义务与责任等本质属性和功能价值的认识与判断,这种认识与判断经其内化修订后成为自己信奉的价值信条,并用来规整自己的领导实践。其认识的方式主要来源于零散的观察模仿和系统化的学习培训,而其观察模仿的对象和学习培训的内容则从源头上为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性质、内容和立场提供了可能与基础。因此,只有经过学习教育这一环节,领导干部才能顺利完成人的社会化过程,才能拥有足够的信息资源去自律、内化和建构。
二是自律自省机制。如果说学习教育为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生成发展提供了源头和可能,那么领导者本人的自律自省则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性质、内容和立场。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形成是在获取学习教育信息基础上的自省和自律,没有自省,领导干部就不可能对庞杂的外在环境和学习教育信息进行自我加工与建构,也不可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化的价值观体系;缺乏了自律,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就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更不可能形成高度的理性自觉。通过自律自省,领导干部才能实时更新、修正自己的价值体系,才能自觉维护领导干部的岗位责任和道德良知,并最终形成良好的领导风范。
三是奖优罚劣机制。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学习教育与自律自省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领导干部自我需要与外在满足动态平衡的结果。满足领导干部必需的内在需求(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等),既是对领导干部价值观的认可、肯定与鼓励,也是对领导干部形成精神激励,使其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领导实践的重要途径;同样,恰当的惩罚和批评,则可以迫使领导干部自觉进行自律自省,不断加强对自身领导价值观和领导实践的审查、修订和提高,切实增强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科学有效的奖优罚劣机制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领导干部在自身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四是民主监督机制。奖优罚劣作为一种特殊的客体影响因素,要想切实发挥好其对领导干部价值观生成的既定作用,就必须在构建奖优罚劣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起相应的民主监督机制,以确保领导价值观的生成方向,预防和控制其走向扭曲、变异。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使其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活动中,才能使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生成发展真正体现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需求,才能确保领导干部在价值选择上坚持正确方向、在价值内容上体现以人为本、在价值行为上遵纪守法,从而将民主、公平、正义、法治、服务等价值观念融入自我的领导价值观中。
当然,领导干部价值观作为主体自我与客体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结果,其形成发展除了上述四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外,还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观念等。任何一种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形成发展都不是单一机制作用的结果,而是四种机制和诸多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领导干部,我们必须针对性的分析影响其干部价值观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和因素是什么,才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实践对策,帮助其形成健康科学的价值观。
三、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领导干部是组织活动的规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在组织中的特殊地位与实践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其价值观的内容、性质等决不仅仅是個人的事情,而是从根本上制约或影响着整个组织目标,乃至国家事业发展方式、发展成效的大事。因此,确保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健康科学的领导干部价值观,既是领导者本人正确认识我是谁、为了谁和干什么、怎么干等思想问题的关键,也是党和人民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由于正确的领导干部价值观不会自然产生,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多元化的全球化背景下,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培养、塑造就更需要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
一是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领导干部价值观是领导行为的基础和操控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向违法违纪的深渊,正是内在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出现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4]417要使价值观真正产生作用,就必须让各级领导干部所认同并转化为其内在意识,为他们自觉遵守和奉行。因此,领导干部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理论学习,才能正确认识权力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服务与奉献、个人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等关键性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在价值认知上不断进行“吐故纳新”。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要通过自主学习、专题教育、批评交流、结构化研究、体验式教学等多种途径,定期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政治辨别力,使其牢固树立和养成辩证唯物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同时,领导者个人也要积极主动地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先进的理论成果,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将学习教育和自我修养作为改造内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观的时代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是要切实强化实践锻炼。领导干部价值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认知,它不是无所依托的抽象存在,而是与领导干部的领导实践紧密相连,对领导干部价值观的磨练培养,离不开生动活泼的实践锻炼。所以,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培养,必须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设身处地的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来锻炼自己、历练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历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4]417因为,只有组织、引导和号召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通过增强其同普通民众的感情联系,才能使其明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才能培养其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各级政府和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在基层一线实践锻炼的培养链,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领导干部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和提升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主战场,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广阔的基层实践熔炉中淬炼成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劲草和真金。
三是要不断加强监督检查。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过程,内因在于自己的价值追求、道德自律和内化反省,外因则是国家制度框架下的约束管理和强化监督。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警惕“四风”毒害,切实做到“守纪律,讲规矩”,通过制度完善和组织建设、强制性约束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源上杜绝一切“苍蝇”“老虎”“蚊子”。通过这种外在的制度约束和规矩要求,借助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等监督检查机制,可以在领导干部思想上、行为中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和驱动力,引导其主动规范领导干部的价值行为,造成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冲突与不适,确保领导干部在价值选择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崇尚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服务奉献、廉洁自律等科学的价值观念。同时,通过监督检查,还可以提前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价值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从领导干部自身方面讲,也要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做到严格自律,决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监督或放松监督[6]1。
总之,领导干部价值观作为领导干部实践活动的心理支点,体现着领导干部的价值信仰、理想追求,深刻影响着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活动方式和实践选择。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不仅事关领导干部的自身利益,而且事关党和人民执政宗旨的实现。在当前全民学习、贯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作为党和人民的领导干部,必须時刻牢记我党的立党之本和执政之要,紧密结合自身领导实践,加强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牢固树立起服务为民、公正无私、敬业奉献、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价值观,切实用好手中的领导权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吴解生.论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建设[J].探索与争鸣,2007(10).
[3]张绍荣.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论述研究[J].治理现代化研究,2018(3).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N]. 人民日报,2017-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