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探究
2019-05-28陈兰英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茁壮成长。习近平同志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且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和人文情怀,其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引。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和合观、民本观、包容观、生态观。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中图分类号:D820;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9.01.02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陈兰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探究[J].克拉玛依学刊,2019(1)10-16.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党章和宪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描绘了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该往哪走,世界该怎么办”的世纪疑问,是当下解决全球性问题进行全球治理的一个中国方案,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那么,作为这一思想主创者的习近平缘何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关系?这是全面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础和前提。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与历程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是基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背景和实践需要。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形势。当今世界,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各国利益交融,命运相依,整个世界就像一个地球村,整个人类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最强劲的潮流,世界各国对和平、發展的向往和追求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条件也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好。但阻碍和平、发展趋势的力量和思维依然存在。如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逆全球化、保护主义的强势存在;日益扩大的发展鸿沟、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环境恶化、全球变暖、各种传染性疾病、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愈演愈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需要各国携手共同努力。此外,现行以西方为主导和中心构建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弊端显现、问题丛生。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创新治理理念,改革、完善现有治理体系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的和平快速崛起,国际社会陆续发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美之间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等各种质疑、猜忌、担忧之声,这些声音干扰着中国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形象和地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更好地融入世界,消除国际质疑,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展现了中国的担当精神。中国人历来尊崇“天下为公”,追求大同世界。中国共产党也始终以为人类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和目标。今天,改革开放使中国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不仅有意愿更有能力和资格为世界和人类作出贡献,国际社会也期待这个发展中大国、道义大国为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洞察世情国情党情基础上为满足国内外发展形势需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思想。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历程
1.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具体指,从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正式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总方略。这一阶段,习近平对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如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并指出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这一阶段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习近平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明确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并提出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包括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平正义,共享共建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此外,这一阶段,习近平还提出了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区域命运共同体以及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等多边组织国家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中德利益共同体、中韩利益共同体等国家间命运共同体,还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2.丰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具体指,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之后至今。这一阶段,习近平对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目标、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阐述。如2015年2月6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目标。2015年10月30日,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指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2016年4月1日,习近平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要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主张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平等和主权原则、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国际关系演变累积起来的一系列公认原则。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作出了深刻而具体的阐释。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此外,这一阶段还提出了打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命运共同体等多边组织成员国命运共同体,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等区域命运共同体以及中越、中波、中秘、中俄、中澳、中智、中白命运共同体等国家间命运共同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精神动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有其内在的精神动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民提供文化、精神滋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重要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因。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者,习近平深受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2014年,习近平与澳门大学生交流时讲述了自己在学生时代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知识、开启智慧的人生经历。习近平出身红色家庭,一直以来喜读传统经典书籍,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和人文情怀。他经常引经据典表述思想,在他的行文、演讲、谈话中处处留有中国古代典籍、诗词的印迹。他曾高度评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肯定其对资政育人的作用,并强调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来解决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问题。他指出: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习近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重要精神向导和思想渊源。
(一)构筑大同世界的理想和情怀
习近平曾说“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提出并树立大同理想的是儒家。《礼记·礼运》中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东晋时期陶渊明勾画出一处人间乐土,那里的人们与世隔绝,远离纷争,过着安定、祥和、快乐、自足的生活。到了近代,农民阶层代表洪秀全创立太平军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理想。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著书《大同书》。孙中山提出要构建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真正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以上所见,富足、安宁、平等、共享、公平、正义等是传统社会构筑的大同理想社会的关键词。
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关于构建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的思想。关于未来社会的图景,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3]要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习近平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同世界里,世界各国抛开了来自制度、意识形态、文化差异以及一切傲慢、偏见、歧视、仇恨,各尽所能,坚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赢、包容互鉴、和谐相处、奉行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共商共建共享、最终实现了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习近平构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跟中国传统社会对大同社会的描构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对富足、安宁、平等、共享、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向往。二者是继承、扬弃、发展的关系。传统大同思想含有平均主义和空想主义色彩,没有阐发社会发展规律,找不到实现路径和依靠力量,有一定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摒弃了传统大同理想的局限性,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基于现实需要而构筑的理想社会,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它的提出是建立在人类已经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上,顺应了人类进步的发展趋势,符合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其以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位一体”为总路径,以从构建国与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到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层推进的方式为实现方式,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举措,并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和认同。诚如习近平指出,“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4]。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是谋求某一部分人或某个民族或某些国家的利益,而是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谋求整个人类,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它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实现人人享有安宁、祥和、富足、安康、文化滋养、绿水青山为使命和目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率先垂范,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与全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和发展机遇,分享发展成果,积极参与解决全球问题,诚心诚意帮助发展中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由思想转化为行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彰显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担当主要源自该思想的创建者习近平。作为政治领袖,习近平具有浓厚的天下情怀和担当。他曾说,“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5]。习近平身上凝聚的这股天下情怀源自中华传统“天下观”的影响。他曾指出“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6]“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7]他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8]“中国古人很早就涵养了天下观,观察的范围是整个世界,体察的对象是全人类;很早就意识到‘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要‘以天下观天下。”[9]儒家志在“平天下”,追求“天下为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儒家构建的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充分体现了其身为儒者的襟怀与宏愿。至于如何与天下共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理念原则,如乐于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兼相爱、交相利”“和而不同”“贵和持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四海之内皆兄弟”“合则强,孤则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这些理念、原则正是当前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的重要价值遵循和思维方法,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遵循。
(三)安而不忘危的警觉和思虑
忧患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先哲们高度肯定忧患意识的重要性,认为君子要有忧患意识才能安身立命,才有利于保国兴国,甚至将忧患意识放到关乎人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要居安思危。如《周易·系辞传》言“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论语》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著名政治家、学者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指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 ;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除了重视忧患意识,传统文化还强调以预防忧的破解忧患的办法。如《易经》言“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诗经》言“豫其惩而毖后患”,《中庸》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忧患意识传统警醒、鞭策着一代代中国人安不忘危,存不忘亡, 治不忘乱,有备无患,积极有为地应对征途中的风云变幻。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历经五千年多舛命途而薪火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
习近平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的影响。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他视忧患意识为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强调要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要清醒地看到前进路上面临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做最坏的估计,做最充足的应对准备。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基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而提出的。人类面临的共同的挑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中国的外部环境也面临着不可预估的风险和挑战。人类该怎么办?中国该怎么办?习近平汇聚中国智慧,谨遵传统文化中破解忧患的核心“以预防忧”,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而言,针对政治交往问题,提出各国要互相尊重,努力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针对安全问题,提出各国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应对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努力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针对经济发展问题,主张坚持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不断缩小全球贫富差距,努力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针对文明发展问题,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积极促进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针对环境问题,提出秉持尊重自然,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浓厚的中国特色。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体系也因此处处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具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和合观、民本观、包容观、生态观。
(一)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独考虑自己国家一国利益、一国发展,而是倡导 “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为公”的整体观。 因受传统文化整体观的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西方一些旨在维护大国利益或联盟国利益或宗教秩序的世界共同体理念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强调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命运,从人类这个整体出发,以追求人类的共同发展,实现人类彻底解放和自由为目标和宗旨。它主张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主张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享机遇、共享尊严、共享安全保障、共享和平、共享发展成果。
(二)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协和兴邦”的和合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 [10]人類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各国平等相待,互信互重,互商互谅,互助互惠,国与国坚持不冲突、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它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为重要目标,主张各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远离战争,远离恐惧,坚持共建共商共享应对全球挑战,实现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同时,主张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而不同,和合共生,兼容并蓄,实现文明间平等交流,互赏互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它强调要通过合作共赢缩小发展鸿沟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三)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观。习近平指出“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1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最终实现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全面发展、享有尊严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强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主体和构建力量就是全世界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7]
(四)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包容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生机勃勃、开放包容的体系。它主张国家间的包容,包容国家间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经济体量、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坚持平等互重,合作共赢,构建一个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共同体;它主张文明文化间的包容,认为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共存性,应摒弃和抵制文明霸权主义、文明傲慢主义和文明中心主义。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共同推动人类文明整体性进步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包容性,主张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性,摆脱征服自然的对抗思维,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顺应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习近平曾明确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1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关系,要尊崇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努力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思想动因,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则从多方面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牢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古为今所用,充分利用其智慧和力量来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与此同时,要积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梦想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5(2).
[2]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3-28(3).
[3]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2).
[4]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N].人民日报,2017-05-15(2).
[5]習近平.习近平外交语录摘编[EB/OL].http://news.sina.com.cn/c/z/xjplwj2015/.htm.2017-3-22.
[6]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七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7-01-01(1).
[7]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2).
[8]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学情缘(观天下)[N].人民日报,2016-10-14(24).
[9]陈家兴.同在蓝天下 应是一家人——携手建设 更加美好的世界[N].人民日报,2017-12-07(4).
[10]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3-30(2).
[11]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1-18(3).
[1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