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维度下高职音乐素质教育的创新探索
2019-05-27杨柳
杨柳
【摘 要】通过考察研究一些高职学院音乐教育,从课程设置着手,综合社会需求的数据情况研究,社会需求、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探索高职生的培养方法,设计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推进高职音乐教育,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职毕业生。
【关键词】数据研究;音乐;就业;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148-02
音乐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美育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高职生的人数扩大,大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但至今全国高职音乐教育仍处于薄弱环节。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而学生毕业后将会到这些企业一线的岗位工作,如果我们的培养方案不正确,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影响就业的需要和整个国家人文素质的发展。
一、高职学院音乐教育,从课程设置着手研究;社会需求的数据情况研究;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数据研究。
(一)高职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少
在职业院校里面教育管理者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重“技术”轻“素质”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审美能力,缺乏集体性,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缺乏胆量和表现力,更缺乏创造、创新的能力,在职场中难以应变各种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我的科学成绩很多就是从音乐启发来的。”很多伟人、科学家都非常重视音乐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以下考察了几所广西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大致了解我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基本设计。
从以上表格反映我区高职音乐教育内容还是比较单一,能结合学生就业的音乐课程教学太少,就业维度下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程度较低,而大学生对音乐,用人单位对艺术人才的渴望很高。音乐给予大学生表现力、创造力、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发挥他们个人的潜能,这是别的科目不能代替的。
(二)社会岗位对文艺人才的需求体现
高职学生就劳动力市场来说属于是专科的文化水平,数据显示2003年求职者的需求比例为17.7%,2008年为22.7%,随后逐年增长。高校毕业生通过求职进入市场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一信息也告诉我们毕业生岗位的竞聘成为他们毕业的第一个门槛,教育者在新生入学就给他们做未来就业的指导,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以下是用人单位文艺活动数据的采集。
1.一种是多数企事业单位举行的——新年前的文艺晚会。
2.企事业单位为了使员工更加热爱和投入自己的工作,开展每天工作前的热场活动,具体形式有:
在学生没就业时我们都会忽略这些社会的需求,有的企业在招聘中不一定表明对艺术人才的要求,其实企业还是需要一定的文艺人才来组织策划这些活动的,需要有艺术素质的人才参与完成。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的学生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接受新信息比较快,他们也被这种就业的严峻、竞争等因素影响着,所以学生都为自己的今后做打算,为自己能成为社会的佼佼者而努力。学校开设音乐艺术课堂,创办各种的文艺比赛活动让学生参与,满足他们的需要。各高校都用“专管模”归类统计形式,统计表现人才的类型模式,在当中我们选取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3级学生的“专管模”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学生的发展。
以上数据显示,学生对自己自身的发展是有要求的,积极向上地、努力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高职音乐素质教育的创新探索
各高职院校都在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高职生的音乐教育应该更要符合社会需求,与就业所需的人才要求相结合,研究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因此音乐素质教育成为我们高职院校重点的研究问题。我的新思路是:
(一)共享具有就业素质实效的公共课程方案
学校围绕国家文件制定公共艺术课程的方案,使得学校的音乐素质教育具有文件精神的支撑,也能提高它们的实效性。在安徽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就制定了《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拓展课程管理暂行办法》,将音乐、美术、文学等课程纳入素质拓展课程。在广西也有一所高职院校制定特色方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本素质项目九项活动学分管理办法》,制定了“两口两手一礼仪”和“四球一舞”的培养项目,“两口”指演讲口才与演唱能力,“四球一舞”中的“舞”指的是交谊舞。虽然各个高校的办学条件不一样,目前的方案还是不够完善,但如果各个高校共同借鉴、推陈出新、百花齐放,今后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一定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出版与就业相结合的高职音乐素质教材
通过国家的力量,教育部召集全国音乐专家和教育家,出版专门属于高职生使用的音乐教育教材,教师上课多搬用自己的讲义,造成知识面过窄、偏、深等问题,授课效果不好,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教材都是普通高校使用的音乐教育教材,但专属高职的音乐教材没有。因为高职生还是区别于本科生,他们以后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他们的文化基础也不一样,所以用同样的教材是不适合高职生发展的。出版高职音乐教材是很有必要的。出版高职音乐教材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的需要、企业的需要,在教材里可以有企业文化的音乐文化内容、企业的各种热场活动内容等。
(三)开展适合高职生非专业组的音乐艺术类的比赛、汇演
这是一个以赛促学的必要环节,提高高职生的知名度,更好地在就业中展示自己的优势。中、小、大学有相应的文艺汇演比赛,而且规范成熟,而高职只有一个技能大赛,里面也有音乐类的比赛,但每年的比赛项目都在变化,项目只为专业组服务,专业与非专业没有很好地平衡,非专业组没有独立的、项目丰富的文艺汇演比赛,高职生越来越多地成为全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高职音乐专业人才到企业工作的人数还是占少数,开办非专业组高职生音乐文艺比赛、汇演是必要的,社会上还是很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高职生也是这些人才中的一员,用“以赛促学”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去探索音乐中的美妙,比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将相应地获得奖励加分。非音乐专业高职院校文艺人才他们需要发展和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这样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这个活动能填补高職文艺活动的空缺。这样社会的发展才会和谐、平衡。
(四)實施“音乐”学分制
学校可制定“音乐”学分制,通过制度的形式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目前强调一定要有音乐学分才能毕业的学校没有,这是我们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地方,但我国对人文素质的要求应该越来越高,目前国家是把艺术课程定位成必修课,艺术课当中有音乐素质课程,但在实施中会有各种情况,他们不一定获得音乐素质的教育。每个高职院校都应设立公共选修课,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程设计中要有音乐类的课程,并要学生获得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保证每位学生都获得音乐素质的教育。
(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长期开设音乐素质教育类课程
据前文调查资料显示,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的学生还是占多数,这也说明学生自身就有对音乐学习和接触的意愿。“每个人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老师如何为音乐的种子灌溉、施肥,也需要有工具——水桶、水等,我们把音乐课程看作是老师给学生灌溉、施肥的工具。1.以提高素质为宗旨,设定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的音乐类课程,不断进行课改,使得音乐类课程一直延续下去,不能半途而废。2.杜绝学校在本校的排课表上排满音乐课但实际上不上音乐课;或者排课很少的不良情况。3.利用音乐教师开展音乐素质的教学,定期让老师提升业务。
(六)开设本专业就业方向的音乐素质课程
学生走向社会需要全面的素质,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专业,开设本专业就业方向的音乐素质课程可以让学生拓展本专业的知识,有利而无弊,有教育工作者做了以下的课程设计: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音乐文化与旅游景观》课程;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流行音乐与音乐的商品化》课程;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西方音乐历史文化》课程;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计《音乐文化与建筑艺术》。有些学校比较重视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开设了《音乐欣赏课》《音乐基础知识》等课程。有的学校根据本校老师的特长开设了《舞蹈鉴赏》《合唱指挥》等课程。这些课程值得我们借鉴。
三、结束语
就业维度下研究和创新高职音乐教育新思路是必要的,实施高职音乐教育是有难度的,只要我们的培养方案正确,办学理念推陈出新,努力全方位地做好高职音乐教育工作,一定会发展好高职的音乐素质教育事业,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人文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洛伊斯·乔克西.柯打伊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0).
[2]罗玲玲.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7(4).
[3]张玲音.高职音乐教学的艺术欣赏与职业拓展[J].文学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