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析亚类型喜剧电影中喜剧元素运用
2019-05-27邓思思苗新萍
邓思思 苗新萍
【摘 要】喜剧电影的火爆让不少从业者看中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亚类型喜剧电影正是在市场的发展中,由于喜剧电影的着力点从段落式的设计到注重叙事的完整性,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类型融合模式。《唐人街探案》系列就是典型的亚类型喜剧电影。文章将以《唐人街探案2》为例,分析影片中喜剧元素运用以及喜剧元素的文化传达和亚类型喜剧电影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为往后的亚类型喜剧电影提供喜剧与其他类型的融合经验。
【关键词】亚类型喜剧;《唐人街探案2》;喜剧元素;文化传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010-03
当喜剧电影的着力点从段落式的设计到注重叙事的完整性,喜剧强势的号召力使得其他电影类型与喜剧的组合成为了一种发展态势。《疯狂的石头》《夏洛特烦恼》《美人鱼》以及上一年的《羞羞的铁拳》都充分证明了喜剧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近几年以来,爱情喜剧、奇幻喜剧、动作喜剧等通过将喜剧融合进其他类型的电影慢慢地出现在观众面前,《捉妖记》《西游记》系列等电影的高票房也让行业从业者看到了新的商机和希望。亚类型喜剧电影是类型融合趋势下,以其他类型为主导下的情节发展中运用喜剧元素的电影,喜剧虽然在电影中不占主要地位,却是剧情设计、影片风格等方面的重要元素,尤其对于吸引观众和票房来说更是一大助力,因此,影片中对以文化为基点的喜剧元素的运用对于亚类型喜剧电影来说至关重要。
2015年一部《唐人街探案》开启了侦探喜剧这一新型亚类型喜剧电影新模式,2018年开年,一部《唐人街探案2》在《捉妖记2》《红海行动》等众多热门电影中取得了票房第二的好成绩。导演陈思诚在有了第一部的指导经验之后,对于第二部在探案与喜剧的融合上也显得驾轻就熟,逐渐显示出自己的影片风格。同样,这样一种新兴的亚类型喜剧模式,《唐人街探案2》中的喜剧元素运用和文化传达也必将对中国亚类型喜剧电影市场的专业化走向带来一点思考。
一、喜剧元素分析
对于亚类型喜剧电影来说,众多的喜剧电影已经为其提供了一部分的经验,尤其是喜剧元素的运用、效果以及文化作为基底的喜剧元素的制造。《唐人街探案2》讲述的是舅舅唐仁和他的外甥秦风在美国破获一起连环杀人案的故事,电影通过台词语言、人物设置、造型动作等喜剧元素的设置在引起观众阵阵笑声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和当代的流行文化。
(一)中国特有方言和碎片化语言。2006年一部《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其中的多地方言让人印象深刻,更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极具地域特色的方言在展示中国地域文化的同时也是中国喜剧电影制造笑料的非常重要的元素。《唐人街探案2》中也出现了观众熟悉的中国方言。黑人海关警察的一句东北话“来干哈?”成为整部电影的一个笑点,方言与黑人之间的反差形成的喜剧效果,也让在电影院的观众有了熟悉的感觉。陆国富的四川话、唐人街大姐的上海话、宋义的唐山话则展示了一群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的代表形象。生活化、平民化的语言使观众得到了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方言是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化,故事的发生地点虽然在美国,但是从一群生活在唐人街的中国人的角度来说,这种跨越地域边界的限制反而显得生动、自然。地域文化的载体的出现使观众感到在这座美国的城市里依旧存在着中國的多元素文化,也正好映照了电影的名字。
通俗的语言是喜剧电影的重要因素,《唐人街探案2》在整部电影中也设计了许多台词,通过反差、误解等方式制造喜剧效果,同时传达出现代的流行文化和底层文化。在寺庙中几个侦探谈起凶杀案中被害者被割肾,唐仁的一句“卖肾换手机”虽然有些跳脱,但是观众对这句话却了然于心;三个人去找唐仁的师父,进门便听到“年轻人,动作要大胆一点”,本以为是在训练徒弟,但是镜头一转,却是在看网络直播,正与当下的直播盛行相契合。唐仁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一个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的人,话语中也必将透露出底层社会的色彩。“奎因手稿”“全河南”“PPT”“皮蛋”,一连串的词语以底层文化对精英阶层进行解构,同样类似的手法,还有寻找宋义时的“麦当劳三要素”。通过对流行文化和底层文化的解读,并将之融入到电影中,已经成为了许多喜剧电影的惯用手法,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更加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中英文结合的台词。“You 给老子 out”“go and see”等等,中文与英文的结合正如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充分展现了这部在国外场景下拍摄的电影的优势,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给观众带来笑料。
(二)互补的人物设计。聪明正经的秦风与流氓混混的唐仁,这样一动一静的组合在喜剧电影中并不少见,《人在囧途》系列中的王宝强与徐峥搭档;《心花路放》中的黄渤与徐峥的组合,在侦探剧中也有《神探夏洛克》。迥然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在相互碰撞中也显示出两者的融合互补的饱满的“和”的状态。
戴金钱帽、穿豹纹的直率鲁莽的唐仁与穿着正经、随机应变的秦风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性格上,同时还有各自的代表文化。生长在泰国唐人街的唐仁时时带着铜钱串起的项链,项链上的八卦图与他探案时的寻龙尺处处显露着他身上传统文化的一面,而一身西装打扮的秦风却用着曼哈顿计量法,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在两人身上显现,并指向相同一个目标。同时,两个人的行为也显露出截然不同的方向。甩着膀子走的唐仁连说话的音调都在上扬,与正经规矩的秦风形成对比,也正如唐仁选择的唐老鸭的滑稽小丑的形象和秦风选择的蜘蛛侠的英雄形象。
两个人的配合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欢笑,互补的人物设计也呈现出中国文化中“和”的一面。
(三)女性化的造型和动作。造型和动作是喜剧电影中不可缺少的喜剧元素。《唐人街探案2》中最明显的造型应当是三个人在医院上演的护士秀,在人物的动作方面也显示出女性化的特征。女性更加强势,男性的标准更加偏向于阴柔已然成为了当代社会的现象,在《唐人街探案2》之前已经有许多的喜剧电影把握住这一现象,并运用到了电影中。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中的马冬梅已经显现出了这一特征,而2017年的《羞羞的铁拳》更是将男女的互换发挥到了极致,在这之前也同样有杜江主演的《高跟鞋先生》的男扮女装。除了护士的造型外,电影中还有许多动作也显露出男性女性化的特点。如果说唐仁受邀跳舞、口传玫瑰只是充当女方的位置,那秦风在面对唐仁的师父时的兰花指、捏嗓子就是实实在在的女性化动作了。
女性化噱头的制造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刘昊然的护士秀也在网上流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也证明了电影对现代流行文化的把握和观众心理的取向。
二、喜剧元素运用及文化传达的存在问题
导演陈思诚在侦探与喜剧的类型融合中的确花费了不少心血,第一部电影的成功,让他在《唐人街探案2》中找到了一些喜剧电影的规律:讽刺、误会、反差等喜剧表现手法的运用、人物类型化、抓住观众的心理期待以及在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喜剧元素。然而,在这部电影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喜剧电影或亚类型喜剧电影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喜剧语言缺少文化内涵。电影中的方言与植根于流行文化的碎片化语言都是喜剧电影中常见的元素,以往的不少喜剧作品的经典台词都会被观众铭记,但是不管是《疯狂的石头》或是《非诚勿扰》,其中的经典台词绝不仅仅是供观众一笑或是停留在字面的含义上。《唐人街探案2》虽然把握住了台词的喜剧性,但是却没有深耕其内涵。
方言是极具特色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它的文化价值远不是几个人物的几句台词就能够体现的,尽管这部电影的侧重点不在于此,但是仅仅是为了达到夸张的、戏剧性的商业效果则丧失了方言的优势,特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也不能得到展现。
碎片化的语言虽然是以流行文化和底层文化为基点,但是也显露出浅显化和低俗化的特点。喜剧台词只表达出语句本身意义,无法再体会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唐仁无知的词汇制造的笑点,远远没有《疯狂的石头》中包世仁的“公共厕所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带给观众的意涵大,这也是许多喜剧电影存在的问题。
影片中中英文结合的台词是电影的特色,唐仁与陆国富一方的“中式英语”的对骂成为其中的高潮,两方一来一回中没有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却让观众能够直接理解两方的意思。这场小学英语水平的骂战将中国话语习惯和英语单词结合起来,语言的浅显性十足,通俗易懂又让人哭笑不得。制作者的确意识到了占据中国人与美国地域的优势,抓住了语言的特色,但是却降低了观众的文化期待。影片中除了中国功夫与美国壮汉的展现,实际上不存在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真正意义上的碰撞,而这恰恰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优势。中文与英文语境上的差异与融合显然还不足以满足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文化期待。
(二)喜剧人物缺少延续性和创新性。《唐人街探案》是系列作品,这种模式对于人物的塑造和剧情的设计是十分讨喜的,创作者不用再顾忌观众是否会理解人物行为,观众也可依据前一部作品来判断是否观看,这时,人物行为性格的延续性对于系列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唐人街探案2》中就丧失了人物的延续性。
唐仁的定位很清晰——不学无术的混混形象,这在两部作品中都是十分明晰的,然而,在两部作品中却又有很大不同。在《唐人街探案》中当唐仁伸着臭脚撬锁、利用尿来制造逃生工具时,一种底层人物的生活幽默显露无余,而在《唐人街探案2》中,制作者依仗观众对唐仁熟悉的印象,反而将人物置身于一系列的闹剧行为当中,看不到一个在生活底层摸爬滚打的小人物,而是一个好色、贪财的不正经形象,在电影中除了捣乱和最后推算出凶手的杀人规律以及利用“神力”找到陈英外,几乎找不到这个人物的其他作用。没有了第一部的置身其中,在第二部中,唐仁的五百万的动机已经将自身放在了旁观者的位置,无法在电影中发挥更多作用。因此人物的行为缺少延续性,而饰演者王宝强也不免被观众扣上“表演夸张”的帽子。
人物不管是在哪种类型的电影中都处于灵魂地位,而喜剧电影中的人物设计选择就更加重要。喜剧中的人物强调形成自身的风格和特点,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唐人街探案2》选取了典型的两个人的组合,正如上文提到的,这样的搭配已经有了多部电影的经验,虽然保险,但是缺乏创新。以唐仁为代表的底层人物的形象,总是免不了无知、欢脱的特点,秦风则是代表精英阶层的形象。这种模式已经不再新鲜,而观众对于喜剧的新鲜程度却要求很高,尽管这种组合仍然受到观众喜爱,但是如若还是不能创新,难免会被市场所淘汰。
(三)喜剧与其他类型缺少真正融合。对于亚类型电影来说,类型融合必然会使内容更加丰富,但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喜剧对于观众和票房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开心麻花的两部作品已经充分证明了喜剧市场的巨大潜力,亚类型喜剧电影对票房的号召力也仍然存在,而在亚类型喜剧电影中需要明晰的一点是,喜剧元素的运用并不只是为了票房的保证,而应当是两种或多种类型在故事情节、故事内容、影片主旨上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而不是交叉。
《唐人街探案2》就很明显存在着这方面的缺陷。街头裸奔与街头追赶所占的时长并不算短,但是这样闹剧化的场面却与探案几乎没什么关系,反而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消解了观众对于探案的期待。撇开喜剧性的场面不谈,从整个案件的破获与线索的追寻来看,逻辑缺陷却又暴露无余。喜剧元素的加入不但没有对探案的过程无益,反而分散了观众对整个推理过程的注意力,观赏的娱乐性使观众降低了对其他部分的要求,而闹剧场面的设置和喜剧元素的填充也让影片对探案的设计有心无力。
相比而言,第一部在喜剧与侦探的融合上更加巧妙,没有剧情上的截断,也没有刻意的闹剧式的场面,《唐人街探案》的系列作品势必也会对往后的亚类型喜剧电影具有借鉴和反思作用。
三、亚类型喜剧电影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深挖語言内涵,展现差异文化。语言的内涵层面是深深植根于文化上的,创作者首先应该增强的是在文化底蕴基础上喜剧语言的设计,抓住语言的精髓,汲取、提炼,深究其内涵,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以方言为例。方言的使用的前提是为情节和主旨服务,在观众心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它的附属作用,方言在电影中应该达到的是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的效果,并且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身份特征等,在作为笑料和戏剧化的点缀过程中,同样作为一种输出文化,展示民族特点。
电影中语言的应用绝不仅仅是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喜剧电影的通俗性特点往往能使简单的产生相反的效果,语言深层次的含义通过戏谑式的方式传达,令人深思。
《唐人街探案2》中台词语言的运用仍然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秦风只是一个刚进入警校的年轻少年,而唐仁则更为年长,他的语言应当在胡闹的同时更能展现出他在社会滚打中的经验,在文化层面拉开与秦风这个人物的差距,而不仅仅是性格。
(二)打破喜剧人物局限,塑造观众喜爱的人物。互补的人物设计可以制造很多喜剧效果,产生许多意外的笑料,但这不是一个可以一直延续的模式,“不可复制性”是观众喜爱一部喜剧电影的重要原因,同样,“复制”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喜剧人物的设计是难点,也是精彩之处,当前喜剧电影对喜剧人物形象的设置仍然具有其局限之处,如底层人物总是给人呆傻的感觉。其实在较早的中喜剧电影《劳工之爱情》中底层人物的形象并不是如此,劳工虽然是卖水果的小贩,但是他依旧聪明、努力,这样的形象同样也可以出现在喜剧电影中。
喜剧人物的设计应当来源于生活的汲取,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出发,发现喜剧性格、挖掘喜剧人物形象。对于系列喜剧来说,保持人物性格的延续性才能在观众对喜剧电影的关注和期待中打造喜剧品牌,实现较高的认知度。
(三)将类型杂糅变为类型融合。在亚类型喜剧电影中,喜剧元素是加分项,应是对故事主旨的助力,不可分散观众对主要线索的关注。喜剧元素的设置来源于人物性格形象的设定和剧情发展的推动,就《唐人街探案2》来说,唐仁的低俗化语言是因为他长期的生活环境所致,而电影中医院的护士秀和逃出警察局时的仪式化场面则可以根据探案的剧情来设置。
亚类型喜剧的成功案例是成龙的系列电影,动作和喜剧在一部电影中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成龙饰演的主角即使在打斗中也依旧可以用小聪明让观众产生笑意。亚类型喜剧是将其他类型与喜剧进行碰撞,在碰撞中两者相互交融,从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四、结语
亚类型电影虽然还未被人们广泛地意识到,但是类型融合的趋势已经在所难免,尤其是亚类型喜剧电影。然而创作者在喜剧元素的运用中也应准确地意识到电影的定位以及喜剧元素在整部电影中的作用,在文化传达的基础上,借鉴成功喜剧电影的表现手法,精心设计喜剧元素,并将其充分完美地融合到剧情中,成为整个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来促进亚类型喜剧电影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饶曙光.中国喜剧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
[2]史博文,朱敏.方言:电影创作的活水源头[J].当代电影,2007(3):11.
[3]周丽颖.电影说方言是一种标记表达手段[J].电影文学,2009(22).
[4]刁晓丹.电影《泰囧》剧情设计中的喜剧元素[J].电影文学,2015,10,37-39.
[5]宋佳音.从魔幻看现实:以《夏洛特烦恼》喜剧元素透視其叙事精神指向[J].电影评介,2016,22,53-55.
[6]储双月.当前中国喜剧电影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电影新作,2016,06,37-43.
[7]陈旭光,李雨谏.当下喜剧电影创作的类型化与寓言化[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3):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