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乌铜走银产品开发设计初探

2019-05-27陈洪涛

戏剧之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软件技术

陈洪涛

【摘 要】乌铜走银工艺是云南的一种金属手工艺,是云南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潜力。通过现代电脑技术参与乌铜走银器物的设计,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其制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革新传统工艺品的展示模式,从视觉审美、产品造型开发等角度“先见性”地满足市场需求。本文立足于乌铜走银工艺分析,对其进行开发设计思路探索,以期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关键词】乌铜走银;软件技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114-01

一、乌铜走银的审美向度与开发价值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始创于清朝雍正年间的云南省石屏县,相传为一银匠岳氏所创,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工艺。该技艺目前已传承至第八代,第六代传承人金永才大师在云南昆明官渡古镇开设的乌铜走银传习馆是该技艺从业者主要的活动中心。乌铜走银技艺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冶炼乌铜——打片——放样——贴图——錾刻——走银——敲型——组装焊接——捂黑等十几道工序。“走”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熔化的银子在合金铜片凹槽中流动的过程。“乌”字则是使动用法,使合金铜片变黑的意思。虽叫“乌铜走银”,但从工序上看,其实是“银走铜乌”,简言之,就是在铜片上錾刻的凹槽里填充银子的一种技艺。

金银从古至今都是贵重的金属,乌铜走银工艺品早在300年就是奢侈品,喜欢把玩的人多是一些上层人士和文人。他们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及空闲时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一点从乌铜走银现有产品的类型中便可以看出来,乌铜走银产品多是一些譬如文房四宝、烟具、茶具和酒具等上层阶级使用的物品。乌铜走银工艺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加浓厚,黑色更黑,银色更亮,展现出一种“自来旧”的审美情怀。

乌铜走银工艺品是在黑色铜合金底板上镶嵌白银线条作为装饰,就好像是以乌铜为“纸”,以银线为“笔”作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国文人白描画的表现手法恰恰相反,白描是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藻修饰和渲染,乌铜走银技艺则是颠倒了“笔”和“纸”,以黑底描白线,以单线条的手法对物象进行概括和表达,天然带有朴素和宁静的美。中国文人画大都是简洁干练、飘逸逃脱的艺术风格,表达出一种宁静和出世的情怀。或许乌铜走银产品就是中国文人情怀表达方式的一个载体,乌铜走银器物的装饰和造型也正是中国文人情趣的一种表达方式。

“器”从训诂学角度上来说是将身体内脏通过血液脉络连贯起来的意思,乌铜走银器物的设计是一个匠人注入体力和脑力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当代文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日趋潮流化和大众化,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平衡点已然成为了设计行业从业者的新挑战,追求现代感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迎合潮流,而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审美价值的一次结合。乌铜走银产品的设计开发,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文人情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的探讨。

二、乌铜走银产品开发的现状

乌铜走银从创始至今都是上层人士喜欢收藏和馈赠的工艺品之一,由于其制作材料的昂贵及制作工序的复杂,导致乌铜走银产品的产量比较少,其销量主要来源于私人的定制,销售渠道也较为单一。乌铜走银目前多是一些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其制作者往往集制作、销售及售后于一身,缺乏专业团体的经营管理。乌铜走银产品较高的价格让一般普通人望而却步,器物虽然精美但是曲高和寡,基本上没有出现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目前它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产品的类型主要是传统造型的茶具、酒具、烟具等器物,其造型多是一些传统的形态。产品的造型样式过于陈旧和传统,缺乏相应的创新,甚至就是对中国古代器物的复制和再现。其表面的装饰图案内容多是一些传统纹样和故事,比如五蝠捧寿、山水画、观音如来和三英战吕布等图案的呈现,在装饰图案上的突破较小。装饰图案在手法上也缺乏相应的变化,图案线条粗细大小均匀,缺乏层次感,有一种生硬的感觉,当然金属工艺的线条刻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可以从古人绘画 “钉头鼠尾”“工笔十八描”等技艺中汲取线描的精髓,使得乌铜走银产品上的装飾样式更加生动,比如意大利的雕塑大师贝尼尼在坚硬的大理石上也能雕琢出细腻柔软的肌肤感。

乌铜走银现有产品除了造型和装饰纹样的陈旧以外,其同质化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无论是昆明的金永才大师、晋宁的袁昆林大师还是保山的万光红大师,他们生产的墨盒几乎一模一样,缺乏地域性的特点。生产效率低下也是乌铜走银产品现状的特点之一,由于其合金铜片的保密性,致使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加工生产,制作工序仍然依靠手工来完成。乌铜走银现有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收藏和观赏性的产品,其实用性功能相对薄弱,这是由于产品的价格和器型所决定的,另外乌铜走银产品表面通过化学反应生产的氧化膜在高强度的挤压和摩擦下会脱落,如果制成接触频繁的产品,比如戒指等,其表面的氧化膜可能会因为碰触和挤压而遭到破坏,从而失去原有的美观性,这也是乌铜走银产品实用性功能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乌铜走银产品由于是传统的手工艺品,所以匠人们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前些年还保持着“传男不传女,传儿媳妇不传女儿”的思想,所以他们对新技术往往具有排斥的心理。这可以说是对传统技艺的一种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担心新技术对传统工艺的冲击和破坏。出现这些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客户的要求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乌铜走银匠人们对现状的满足,没有意识到现在社会的变化,缺乏对潜在市场的开拓,也就缺乏对相应产品的投入和开发。

2011年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政府和手工艺人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乌铜走银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金永才大师在昆明官渡开设乌铜走银传习馆,集制作、展示、传承、销售为一体,并且招收一些手脚不便的人作为学徒,让他们学习手工技艺自立自强,不仅仅展现了工艺的包容和关怀,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对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电脑软件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乌铜走银工艺品上的装饰图案都是比较传统的图案样式,器物造型也是传统的样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造成,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制作技术的限制。如今,电脑技术的进步给乌铜走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多便捷和可能性,Adobe Illustrator、Rhinoceros、Keyshot等软件都是产品设计常用的辅助设计软件,对于乌铜走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同样也能发挥强大的作用。

乌铜走银产品图案设计阶段,以Adobe Illustrator为例。该软件是专门设计字体和创作插画的矢量工具,可以对图案线条的粗细和位置进行快速调整,并且可以保障绘制出的图案样式有足够的清晰度,能够满足不同尺寸的打印要求。将Adobe Illustrator插画绘制方法和技术运用到乌铜走银的图案设计之中,大大节约了图案创作的时间,特别是在制作系列的产品开发设计的时候,更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乌铜走银产品放样阶段,以Rhinoceros建模和Keyshot渲染为例。在传统乌铜走银产品制作过程中,工匠师傅通常先用硬纸板制作出预想的器物模型,然后把纸壳模型的各个构件进行拆解,再进行贴图放样。概括而言,就是根据器物的各个构件的形态来张贴图案,以便于下一步的錾刻和裁切。例如一个酒具总共由7个部件构成,依照传统的放样方法,得把纸壳模型做好,对比大小之后把纸样贴到合金铜片上,然后按照纸样的尺寸来下料,7个部件分开来做,最后再进行焊接和组装。这是一个考验技术和思维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逆向的设计思维。对于开发一个新形态相对复杂的产品,传统的手工制作模型很难精确的对产品进行逆向设计,而且制作难度系数大,无法满足反复多次修改的需求。这一棘手的问题,利用现代电脑三维模型软件,可以很好的解决。Rhinoceros和Keyshot中的UV贴图可以便捷、直观的现实产品模型的构建,同时可以在模型上进行贴图,直观的展示出产品的形态,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和劳力成本,还能提高產品组装的精确度,从而生产出更加精美的产品。以“寿字文”香炉为例,其装饰纹样在两个部件之间连接处的线条衔接往往是不顺畅和不完整的,这是由于手工制作的缺陷和产品部件的连接在空间上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如果运用VU贴图技术和逆向设计的思维,便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UV就是贴图影射到模型表面的依据,把不规则器物表面的装饰图案反推到一个平面上来。利用UV贴图的方式可以较为精确的制作出符合器型的衔接完整的装饰纹样,同时合金铜片良好的延展性也满足了这一生产的要求。

按照以上设想和步骤制作乌铜走银工艺品,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乌铜走银工艺虽然是传统的手工技艺,但是对于这一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应该排斥现代技术在工艺过程中的运用。传统的文化基因我们应该保留,但是在制作方式上可以适当地创新,以一种继承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乌铜走银产品的开发,为这一技艺的传承寻求新的快捷有效的方法。

四、总结

乌铜走银作为一种极具地方色彩的传统手工艺,多年来无论从制作方式、造型设计,还是销售管理上都沿用着传统的模式。对其制作过程及设计方式探讨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融入新的元素和方法,或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让其焕发新的生命力。此外,对于乌铜走银产品的开发,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和包容和心态来对待,比如与企业、高校的合作都是很好的选择,任何故步自封的形式都会阻碍其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方.略谈乌铜走银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04):22-26.

[2]雷英.工艺瑰宝“乌铜走银”制品的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7(12):3-4.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软件技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
基于软件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型分析与实现研究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