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诞派戏剧,悲剧的一种表达形式

2019-05-27王至颖

戏剧之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等待戈多荒诞悲剧

王至颖

【摘 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创作背景的荒诞派戏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以反戏剧、反传统以及反理性作为创作特点。《等待戈多》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讲述了两个流浪汉——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等待着一个叫做“戈多”的人,而戈多是一个没有明确身份,就连主人公也不认识的人,故事无逻辑,人物不明确,语言缺少连贯性,剧情前后也无关联,成为了这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的最大特点。荒诞在这部无逻辑的作品中带有一丝可笑,而在可笑中带有沉重感与压抑感。尽管荒诞派戏剧以荒诞为情感表达,以荒诞可笑牵动观众,但这种笑是通过将生活中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别人看而达到的引人发笑的效果。实际上,荒诞派戏剧是一种悲剧,不同于直接讲述悲剧故事,这是本文试图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悲剧;荒诞;《等待戈多》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015-02

一、人物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西方文学里的悲剧色彩起源于古希腊,通过表现人物对命运的抗争以及神的意识,悲剧人物成为了英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充斥着悲剧人物,而其中,悲剧人物拥有着神圣的力量,如英雄般的存在。“《等待戈多》中的人物不仅不是英雄,而且是反英雄,成为孤苦无助、卑微渺小、无所作为的小人物,在荒诞和痛苦中挣扎,以滑稽可笑的言行面对无奈的现实。”[1]

首先必须一提的就是《等待戈多》中一些滑稽可笑的段落,而这些引人发笑的段落正是由于悲剧人物的小丑形象,他们在舞台上呈现着一系列充满喜剧效果的动作,而整部戏是由人物接二连三的动作连贯组成,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对帽子、鞋子等的动作最为频繁体现,他们惹人发笑的动作正是他们身处压抑环境中绝望的表现,而滑稽的场面不仅仅来自于动作,同样来自于他们的语言。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的语言以胡编乱造为主,偶尔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娱乐观者,滑稽可笑,这看似一场消磨时间的活动,滑稽中透露着悲哀,引人深思。

其次就是《等待戈多》的创作背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令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人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充满着焦虑,悲观的情绪令人生不再平顺,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尔虞我诈,逐渐失去了信任与关爱,物质的匮乏、精神的缺失,令人类失去了自由,毫无个性,为了生存,找到希望,他们渐渐成为了追逐物质的“机器”。

失去希望到变成绝望,这一切都成为了在最底层人群的苦难,而《等待戈多》的出现,恰恰是这种社会的真实写照。

二、“戈多”只是一个不知道能否拥有的希望

1884年出版的《查拉图什特拉》中公然宣布“上帝已死”。“失去了作为精神依托的宗教信仰,许多西方知识分子感到焦虑和无助,对生活感到沮丧和失望。”[2]而在这样失去希望,同时也看不到未来的生存环境之下,人们更希望是能够拥有精神寄托,作者贝克特正是对人的欲望以及生存环境的透彻观察之下,创造出了“戈多”这个角色,剧中的主人公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成为了对生活不抱希望人群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希望戈多能够将他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等待戈多》中,空旷的舞台,永无止境的等待,在剧中,并没有直接交代“戈多”的真实身份,也许,他带着上帝的心愿,也许,他是延续生命的希望与光点,不管事实如何,观者都能解读到:戈多的出现,即将拯救绝望的人群。

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存在状态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他们对“戈多”的诉求正如对世界的诉求。人的生命渴望永恒,但是,人的肉体存在只是微不足道的;人又要求着精神自由,但是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均无绝对自由可言。[3]

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不知道,但他们都已经被拴在戈多的身上,他们的命运就由戈多来掌握,他们知道生活痛苦,他们盼着夜的降临,他们害怕思想,希望自己没有思想。他们需要承受着自己生存的痛苦,也要承受着意识的痛苦。他们需要“戈多”这样的角色改变他们的生活,重塑他们的人生。

三、“等待”的永无止境正是希望的破灭

第二次世界大战令西方人的价值观发生了质的改变,过去的信仰已经无法支撑着他们的生活。人们发现身处在日益陌生的城市中,荒诞的生活环境,令生活变得空虚了起来,他们内心空虚,对现实感到无助与无奈,对未来充满恐惧。

《等待戈多》中的两位主角,在剧中一直想要以自杀结束这场无望的等待,但始终未曾真正绝望,他们选择继续等待,用滑稽可笑的行为,以及毫无逻辑的语言,消磨着时间,等待着奇迹的出现,希望戈多的出现,能够拯救自己的灵魂。

这种拒绝抗争的躲避意识,使得原本就无希望的生活变得失去了意义,放大了痛苦感,推动了悲剧故事的展开。

故事的结局,戈多并没有出现,这是绝望的信号,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主人公的一切都成为了徒劳,却忍受着等待的煎熬,而他们却无止尽地等待下去,早已失去了自我意识的主人公,对身边的一切毫无防备,也无法思考,只能在原地喃喃自语,漫无目的地等待。

李俊国先生点评说:“荒诞派大量依靠梦和幻想,主张采用平淡无奇的对白。”“荒诞戏剧通常设计这样几个问题:生、死、孤独和思想沟通。”这在《等待戈多》里得以充分展现,它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精神的困惑揭示得淋漓尽致,使它成为现代文学领域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之作。[4]

对于人类来说,生活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再无选择,而消磨时间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他们忍受着命运的煎熬,生活的恐怖,拼命地想要找寻救命稻草,而创作者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剧中人物的悲哀,正是一种伟大的创新手法,这段看似疯癫的喜剧,却是将悲情暗含于此,令观者陷入低落之中。

“荒诞的图景越是荒谬绝伦,越是蕴藏着一种理想主义的痛心疾首。”[5]尤奈斯库说:“荒诞就是没有目的,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哲學的、先验的根切断关系之后,人们就感到迷惘、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不经而毫无用处”[6]

悲剧理论认为:“人类对死亡、苦难和外界压力具有抗争的本性;悲剧主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保存和维护独立人格的欲望,即使命运使他陷入苦难或毁灭境况之中,他也敢于拼死抗争,表现出宁折不屈的悲剧精神。”[7]

整体来看,这是一段毫无意义的等待,而语言与行为,成为了最能体现荒诞的手法,以喜剧方式呈现悲剧效果,令整个剧目在表达上有所创新,涉及到了处于痛苦中的人类的挣扎,这种充满荒诞的表现手法,带有着毁灭性,令悲剧达到高潮。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观者看着主人公如小丑一般,撕裂出所有的痛苦,传递出可笑的行为语言,呈现出被喜剧笼罩的悲剧效果。

参考文献:

[1] Martin Esslin. The theme of the absurd(3rd) [M]. New York Double day&Co.1983.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3]焦洱,于晓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M].吉林:长春出版社,1995.

[4][6]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5]柳鸣九.荒诞概说[J].外国文学评论,1993(1).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猜你喜欢

等待戈多荒诞悲剧
伟大的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话剧《等待戈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