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传播的研究

2019-05-27甄子昭刘鑫梅孔艺铮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5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传播新形势

甄子昭 刘鑫梅 孔艺铮

摘 要:文章将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传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前期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结合新形势下燕赵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调研其当前对外宣传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传播途径,以红色资源为媒介有效实现红色文化产业的壮大,彰显其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以期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河北省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新形势;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我国际地位逐渐提高,本土文化的外宣翻译与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巨大的挑战。河北省积极将红色文化价值和经济增长相结合,大力推进文化繁荣进程的纵深化发展。燕赵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世界文化的融会贯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燕赵红色文化不仅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同时,为推进河北省文化建设进程提供了重要保障。重视加强燕赵文化的对外宣传力度,提高燕赵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外商投资和外国游客来冀游览,提高文化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活力。同时能够彰显其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促进中外文化合作交流,对提升河北省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非凡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通过在中国知网的搜索栏中输入“新形势”、“燕赵”、“红色文化”等关键词,检索出一系列相关文献,研究小组通过合并分析,对相关文献做出了分类。如对“红色文化”的研究方面,学者闫红在《革命文化视野中的河北“红色经典”》一文中通过运用历史、艺术、美学的观点初次对河北“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了相对集中、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关于翻译技巧与策略方面的相关研究,学者张莹在《基于翻译类型学视角的红色文化文本英译研究》一文中提出,由于红色文化文本的时代性与特殊性要求,应选择兼具语义功能与交际功能的翻译策略。肖维青、彭文青在《语言杂合、文化译介与课程建设》文中梳理文化翻译历史,讨论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当前国内高校文化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王霞、王云在《河北省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的生态翻译学阐释》一文中,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以红色旅游胜地西柏坡的外宣翻译实例切入,分析文本翻译的适应与转换。对传播途径的探索方面,邹洪侠在《新时代下适合少儿的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由于目前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且缺少互动,导致在红色文化传播中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难以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省内外学者研究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传播大多以其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针对燕赵红色文化对外宣传价值战略和文化对外宣传模式的研究相对单一。提高燕赵红色文化发展路径,不仅仅要从对外宣传翻译的力度着手,更要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发展红色文化的创意特色产业。本研究基于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以红色文化价值形态为出发点,剖析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现状与存在问题,采用积极有效地燕赵红色文化对外宣传的策略与途径,探求集政府、高校、资源、文创市场与产品与一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道路。

二、燕赵红色文化精神内涵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无数的燕赵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以爱國主义的英雄气概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谱写出一首首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慷慨悲歌。革命前辈曾经生活、工作和战斗的地方成为了我省红色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例如,李大钊故居,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冉庄地道战遗址等,为我省宣传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其中,西柏坡精神作为燕赵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西柏坡期开展革命工作期间,所创立和表现出的一系列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与发展,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体现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与核心价值。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述说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

燕赵红色文化具有较高的继承发展价值。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理论成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征程,燕赵红色文化精神已经成为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支柱。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塞罕坝精神、李保国精神等是燕赵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广泛传承的体现。

由此可见,加强对燕赵红色文化的对外宣传与传播,是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产业新品牌的有效途径。

三、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燕赵红色文化对外宣传与翻译现状

目前河北省红色文化的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发展相对缓慢,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没有给予红色文化外宣翻译工作足够的重视,尚未形成有效的外宣翻译理论体系指导实践研究,燕赵红色文化的外宣翻译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通过对部分文本材料比对、走访我省红色文化基地,项目组发现有些红色文化场馆、革命人物红色事迹的英文介绍中还存在常用术语不符合英文表达方式;多为中式英语,甚至直接用拼音代替翻译;缺少外文语境、望文生义等生硬的翻译现象。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完善的红色文化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体系和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监管平台载体。导致许多专有名词缺少统一英译,语意多为汉语中的繁杂表示。由于中外文化存在较大的表达差异,燕赵红色文化对外宣传与翻译仍存在较多难题。

(二)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的存在问题

当前燕赵红色文化对外宣传与翻译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翻译生搬硬套,对文化内容、革命思想的翻译与目标语境还有一定差距,专业术语不统一。由于译者素质参差不齐,翻译观念相对落后,缺少通晓历史、政治等专业的外语知识,导致本文语法形式错误,汉语特征相对明显;有时出现文体修辞不当,语气过于生硬等问题。现阶段,关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仍不完善,缺少系统性的研究理论,缺少公共平台的监管与标准的统一。同时对红色文化方面的外宣翻译定位不准确问题突出。还有许多翻译过于依赖直译,忽略了意译在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表达意思过于简易。

二是没有建立针对燕赵红色文化发展的有效宣传机制。部分反映燕赵红色文化的主题小镇、电影拍摄场地、革命纪念场馆、红色精神的“文化走廊”等对外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只注重研究燕赵红色文化的宣传方式,没有形成多种不同宣传方式对燕赵红色文化进行宣传。目前燕赵文化的外宣翻译还停留在传统形式上的翻译与宣传,缺少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数据录入与线上宣传模式的引入。传统的宣传模式只能浅显的在旅游景区、传统媒体等现实领域达到宣传效果。反观目前网络大数据发展现状,网络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缺少网络媒体宣传体系,会导致燕赵文化的对外宣传难以深入影响年轻一代。

四、燕赵红色文化对外宣翻译的策略

第一,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的网络宣传。紧跟时代的发展变换潮流,积极改变现有的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技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保证燕赵红色文化积极正确传播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红色文化宣传模式进行整理、优化、升级,确立燕赵红色文化主导宣传模式,围绕主导宣传模式打造多领域产业化外宣翻译体系,依靠自身的红色文化优势深化基础要素分析,明晰特色定位,完善规划方案,形成特色优势。积极建立多个宣传平台,利用公众号、微博、网页等宣传平台,将燕赵红色文化推进至青年一代的生活中。

第二,完善红色文化宣传审查监督体系,重视红色文化的翻译质量并加强宣传管理力度。红色文化宣传不同于其他文化宣传,尤其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正冲击着青年一代。背负着对我国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任务,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包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在青年一代中进行正确传播发扬是重中之重。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与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在翻译过程中应着重强调文字背后意义,推敲每个字的翻译方式,将其蕴含的精神文化以合理形式表达。应重视翻译质量,进行多次审核后可利用其宣传发展。对红色文化的翻译宣传不合适的行为方式,应及时处理纠正,落实好对红色文化翻译宣传的管理。

第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贯彻落实好燕赵红色文化对外宣传的实际执行。不应只注重研究燕赵红色文化的宣传方式,应及时采用不同宣传方式对燕赵红色文化进行宣传,将线上线下的宣传同时进行,不做形式主义,以积极的形态传播发扬燕赵红色文化。完善平台建设,加强公共文化认知。建设完备的服务体系,将河北省的狼牙山白洋淀西柏坡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独特的文化形式创意包装成系列旅游纪念品和手信礼品,同时开发新的文化产品,与旅游景点相糅合,拓展国内外市场务平台。

第四,创新发展模式,避免“空壳”红色文化基地。通过创意,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来推动当地红色经济发展,是燕赵地区红色文化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将大力发展燕赵红色经典文化视为河北省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之一。狼牙山西柏坡等作为河北省独具代表特色的红色文化基地,政府更应加强发展带动更多地区文化传播发展。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得益于政策下的支持与当地将旅游文化和红色精神故事相结合的宣传发展方式。河北省其他红色文化基地可借鉴白洋淀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深化红色文化内涵,将当地旅游特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增加旅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加大对燕赵红色文化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宣传,掀起一场“红色经典”热潮,应抓住机遇,通过广泛调研分析,向宣传部门提供科学数据,鼓励大学生学习探索红色文化,将“红色经典”热潮持续下去,培养有翻译基础的人才了解探索红色文化精神,只有在对红色文化精神足够了解的前提下才可进行正确合理的外翻工作。为地方政府与文化产业对外宣传、合理经营提供参考。

五、 结语

燕赵地区红色文化具有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传播的价值形态,宣传现状,针对不同方向提出多种宣传战略与宣传途径,积极将将红色文化融入道德建设,渗入终身教育,促进红色教育大众化。积极发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提出对红色文化外译的新需求,重视红色文化外译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发挥燕赵文化对外宣传与传播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燕赵经典红色文化作为河北省特色文化,在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渗透,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地区的发展,从而提升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这不仅利于带动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岱.跨文化视阈下保定红色文化对外宣传发展策略[J].文化創新比较研究,2018(1).

[2] 张海凤.大数据视角下燕赵文化对外传播新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

[3] 刘立敏.河北省旅游文化外宣现状与发展研究[J].北方文学,2017(6).

[4] 杨萌.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形势下燕赵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传播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1142003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传播新形势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