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态价值探析

2019-05-27蔺丽军李艳苓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生态价值

蔺丽军 李艳苓

摘 要: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双重支持下,自媒体开始兴起,同时依托新媒体技术支持的传统媒体融合成为了必然趋势,在信息传播领域带来了更加丰富、便捷的服务。时至今日,融合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融合媒体对高校思政工作影响的分析,着重就融合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生态价值发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融合媒体;生态价值

顾名思义,融合媒体即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产物,产生了巨大的优势叠加效应,其本身运作功能、手段及价值得到了全面提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亦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该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新生态价值建设势在必行,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融合媒体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

在宏观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媒体融合促动了整个社会创新发展,并在各个行业领域引起了新的变革潮流,其中包括高校思政工作。客观维度上解析,融合媒体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主要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具体相关表述如下:

(一)积极影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改变了整个传播结构,推动了媒体融合,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性服务体验,对高校思政工作生态价值亦是产生了深刻影响。总体上而言,融合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生态价值发展良好。融合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资源汇集,包括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并打造了便捷的共享互通平台,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素材,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情绪。同时,新媒体传播的高效性、互动性,促进了师生实施互动,以更加平等的身份深度交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畏惧心理,从而扩充了思政教育路径,提升了相关工作成效。除此之外,融合媒体还塑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表达空间,有效释放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了他们个性表达,同时还可基于微信、微博等充分发泄不良情绪,使之身心健康发展,并由此提升了其思维活性和思想潜能。融合媒体进一步迎合了全球一体化趋势,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消极影响。某种维度上讲,融合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用户提供便捷性服务体验的同时,所构筑的多元化信息生态价值,传导了差异化文化价值,扩大了资本主义渗透间隙,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值得客观指出的是,融合媒体环境下,一些不良情绪或行为传播可能会产生传染共鸣,继而刺激了不适当行为效仿,更是加大了高校思政工作困难。但是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校对融合媒体的特性认知不足,虽然得到了普遍应用,却未有挖掘其深层价值功能。融合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很多高校经验累积不足,在信息监管及分析研判上远没有商业化运作的新媒体来的那样精准、迅速,可能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究其根本,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从高校层面上讲,其本身对融合媒体的研究与认知不足,缺乏足够重视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加之师资信息化水平限制,导致思政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应予以重新规划,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铺设道路。

二、融合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生态价值发展

事实上,融合媒体运用对高校思政工作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一定挑战,是该项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融合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加强师资建设。素质教育结构下,师生身份角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着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发挥教师引导职能,其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工作效果。新时期,面对融合媒体为高校思政工作生态价值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要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其综合引导服务水平。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高校应紧跟时代潮流,整合既有发展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度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支持,创设良好的融合媒体应用环境,推进思政工作创新。基于此,高校需全面、客观分析思政工作者的素质素养,依托对融合媒体的精准分析,量化职责要求,及时发现问题,继而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教研活动。高校要积极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及时宣导流行新现象、网络新思潮、文学新方向,聘请学术领域大家广泛参与,及时补充思政工作者学识结构,调整其主观认知,分享有效工作经验,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水平,激发更多创新思维方法,使之成为思政工作发展的有力支持。对于思政工作者个人而言,亦应加强自主学习,了解融合媒体对本职工作发起的挑战,采取更多有效应对举措。

(二)抢占舆论高地。思想作为行为的先导,是一切伟大事业的“领航员”。融合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汇聚并且泛滥,在高度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传播生态价值下,表现出了较强的不可控性和舆论多元特性,其中不乏虚假信息,传播了负能量,對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样的信息生态价值结构下,高校思政工作必须不断优化创新,在理念、内容、技术以及环境等诸多方面做出快速响应。具体而言,思政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核心目标定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立德树人”,因此,不论融合媒体环境如何变化,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要坚持基础性原则不变,并在此基础上,吸纳新媒体的优势,提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台等传统媒体传播性能,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面对多元文化生态价值造成的冲击,高校要善于抢占舆论高地,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变化趋势,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防范及应对措施,从而提升思政工作实效,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三)优化课程结构。融合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有了更好的积淀。某种意义上而言,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亦是正确思想价值信息的传播过程,新媒体提供了良好通道。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以课程教学为依托,着重引领学生思想发展,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课堂以理论灌输为主,方式方法单一,既限制了学生个性表达,又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实际收效差强人意。融合媒体环境下,必须要加紧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主观个性差异,塑造宽松、愉悦的氛围,从而提高课程实效。在具体践行过程中,针对思政教育内容理论性、宏观性等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案例进行讲解,并适度灌入网络文化部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基于对时事热点的切入,引导学生互动讨论,使之真实地表达自我。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实时参与学生讨论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针对性地予以强化引导和教育。

(四)关注学生动态。融合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建造了新的交际平台,其实效性表现更强,促进了信息无障碍传播。当代大学生置身于高度开放、自由化的互联网生态价值环境中,对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成为其表达真实自我的重要通道,同时由于他们思想认知体系尚未成熟,十分判断能力有限,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思想行为动态变化莫端,是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融合媒体应用,高校应充分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视线焦点等,善于洞察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继而予以精准的针对性引导。在此过程中,思政工作者可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内部交流群,与学生互加好友,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在维护好其隐私的情况下,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介入学生引导,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有效解决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另外,高校还需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建构网路化学习平台,搜集与思政工作相关的信息,如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并生成数据库,辅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结语

总而言之,融合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工作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应注重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优化创新工作平台,强调思政课程的结构与重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细心关注他们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而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提高工作实效。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高校思政工作发展策略,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新莹,李军松,闫文.“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解构与重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0):32-35.

[2] 于茜,王琴.融媒体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16):87-90.

[3] 杨新莹,李军松,白晓宇.“融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结构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8(07):43-49.

猜你喜欢

生态价值
鸢尾属观赏植物培养与园林造景利用探究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新疆种植维吾尔药材的生态价值分析
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生态文明视角下苗族无盖藏文化的生态价值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析支路在路网规划中的地位及其生态价值
海南省耕地资源价值测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