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表演形态
2019-05-27吴舒
吴舒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独特的铃铛舞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着彝族人民成长发展的历史轨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本文以贵州彝族铃铛舞为基础,从服饰、道具、动作、表现形式等多向度出发,聚焦其在时代变迁中形成的独特的身体语言、风格属性及审美特征,再现特定场域中铃铛舞的表演形态,深入剖析其发展脉络与社会影响,明晰其内在民族文化品格。响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对于构建多样、立体、丰富的贵州民间舞蹈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贵州彝族;铃铛舞;表演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1-0101-02
彝族铃铛舞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初起源于东汉末年的乌蒙山区。在贵州地区,彝語称铃铛舞为“恳合呗”,意为“为了告别灵体而载歌载舞”。这一具有原始意味和神秘色彩的歌舞仪式源自上古先民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隐喻。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铃铛舞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演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新思潮的涌动和思想观念的解放,铃铛舞的表演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表演内容不断丰富,表演对象从最初只有男性表演逐渐演变为女性也可以融入其中,传播的范围、普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无论是年节婚嫁还是劳动活动,贵州地区彝族人民常常通过铃铛舞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彰显着民族的文化品格。在新时期下,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各个地区人民的流动,彝族人通过铃铛舞向其他民族展现本族文化特色,并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可见,铃铛舞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具备经济价值,是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铃铛舞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发展
彝族铃铛舞的发源地为贵州省毕节市、六盘水,从东汉末年至今已经发展2800多年。有关于铃铛舞的起源也有多个版本,例如国王举办祭祖场合都要通过铃铛舞展示乌蒙山盛产良驹,并表现出先祖善于征战的风采,当时的马匹都要佩戴铃铛;再如,铃铛在彝族地区中代表通阴阳界的神圣祭器,而铃铛清脆的“叮当声”也可以惊动祖先,让灵魂顺利向往天国。还有一则传说: 彝族祖先在战争中伤亡过大时,领头人为安定人心,手中有节奏地摇动铃铛,使后面的队伍相信伤亡人数不大,还有再战的能力。总体而言,原始铃铛舞“恳合呗”更多是应用在军事、祭祀等较为庄重的场合,其符号性的文化隐喻中体现着彝族人民对民族情感的表达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伴随着新思潮的涌动和思想观念的解放,彝族铃铛舞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演进,直到当下,铃铛舞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常常在婚嫁、节日、农闲之时进行铃铛舞的表演,不仅愉悦身心、而且促进人际交往,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域的铃铛舞在长期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表演形态。例如,在六枝、威宁等地,虽然彝族人广泛分布,但是群落较为分散,所以铃铛舞的分支也较多,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舞蹈表演形态,这些多样的舞蹈形态在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母体中孕育,通过艺术化的形象处理,展现出彝族的民族性格、拼搏精神、文化礼仪,形成独具一格的舞蹈文化。同时不断创新、融合、发展,在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的引领下,彝族舞蹈乃至民族文化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二、贵州彝族铃铛舞表演形态分析
舞蹈的外在表演形态是人们内在情感、思想传播的载体,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表演形态的研究,能够让我们窥见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表演形态进行解析:一是在道具服饰中体味民族风韵的表达,二是在舞蹈本体的动作中感受人文精神的传递,三是还原不同场景中铃铛舞的独特表现形式。
(一)道具形态。“铃铛”是彝族铃铛舞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只是舞者手持的道具,更是彝族文化品格的象征。在铃铛舞的表演中,舞者手持铜铃铛,中间手握铜管,铜管两端装设多个铃铛。铃铛舞道具整体上长度在20-30cm,在中间部位绑扎红丝带,舞蹈表演过程中除了铃铛没有其他的伴奏音乐。在原生态彝族铃铛舞表演中,由于本身就缺乏乐器,因此舞者全凭借舞动铃铛的叮当声跳舞,节奏感十足,走走停停、快慢有序,按照原始的铃铛节奏完成整段表演,相互之间调整铃铛与表演速度,确保舞蹈整体的协调性。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直到当下,人们表演铃铛舞时融入鼓和唢呐,通过鼓在演奏中形成的强烈的节奏感,与铃铛的叮当节奏相吻合,侧面烘托铃铛舞宏伟的气势,展现豪放的舞姿,同时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彝族文化中古朴、坚韧的民族文化特性。
(二)服饰形态。服饰形态贯彻了原始铃铛舞的特点,其图纹多数是象征永恒的、珍贵的。由于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彝族支系繁多,所以各地服饰的差异性较大,服饰近百种、特色十足。铃铛舞服饰风格特点鲜明,并且具有适应生存环境及自我保护的功能。男舞者通常是穿着蓝色长袍,腰部绑扎布带,左手拿白纸条、右手持铃铛,头上系英雄结,表达出抗争的精神。女舞者通常都是穿着五彩裙,象征着太阳,祈求和平美好。通过对铃铛舞服装进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肩上绣着波浪形纹饰,代表了山川与河流,而红色白边骑马裙代表了能征善战的战士,表达出了彝族人对大自然的歌颂和敬仰。
(三)动作形态。彝族铃铛舞,节奏性强、动作幅度大,律动感十足,舞者以腰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轻柔转动,手腕摇铃挥舞彩绸,时而抬首后仰,时而弓步前倾,时而骤然下蹲跳跃,时而贴地翻滚。在观看表演时,可以发现铃铛舞有婚嫁“跳脚舞”中的“喂狗饭”“插秧”“踢鸡冠”;丧葬“跳脚舞”中的“跋涉”“攀越”“踩踏”等生活化的写实动作,没有刻意的艺术加工痕迹,这些朴实、自然的动作作为铃铛舞特有的表演形态,进一步突显了当地地域文化中自然淳朴的人文精神。
铃铛舞的技巧种类繁多、简洁流畅,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往往选择不同的技巧进行表演。年长的人通常选择相对简单的技巧动作,动作形态稳健,腰肢轻柔,身体自然摆动。而年轻人的技巧动作形态则刚劲有力,姿态灵活,双人的技巧形式难度大,例如抱腰翻转、倒背翻、猴儿吊岩、相互背驮等等,灵活多变的技巧演绎使铃铛舞更具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