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论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应用
2019-05-27王蕊刘泓滨
王蕊 刘泓滨
摘要:大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中存在缺乏内在动机和自主性、自觉现有知识和能力不足以及缺乏高效的团队支持等问题,以致学生很难在学科竞赛中坚持并发挥潜力。西方的自我决定论动机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胜任、自主和关系三种需要被满足时,人们更易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并产生创造性成果。文章将该理论应用到大学生学科竞赛中,文章讨论如何在竞赛过程中,通过满足参赛者的三种需求,来提升参赛者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实现个人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自我决定论;自主;胜任;关系;学科竞赛
教育部在教高[2007]1号文件中就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问题强调,大学生学科竞赛要持续开展,对于有影响力、参与面广、能调动大学生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会予以重点资助。十年来,各类学科竞赛蓬勃发展,其在强化教与学的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也发现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参与动机不纯,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以致很难坚持完成竞赛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西方动机理论的新发展——自我决定论,来讨论如何将其应用到学科竞赛活动中,以提升参赛者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一、大学生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
(一)参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缺乏内在动机和自主性
在一项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科竞赛参与缺乏内在动机和自主性。仅有34%的人参与过学科竞赛,参与率低。有的学生未意识到参赛在其个人成长中的意义,缺乏内在动力,以为就是为了拿个学分或者拿个名次,以便在评优评奖,毕业鉴定和求职就业方面增加资历。有的学生自觉缺乏时间和精力,加之很多同学没有主动思考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或项目,只是等着指导老师或大赛给个题目照着做。缺乏将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项目目标,通过努力和实践变成现实的动力。当个体缺少内部动机和自主性,即便加入学科竞赛,也容易出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缺乏恒心和坚持,没有创新动力的情况,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和发挥竞赛的育人功能。
(二) 参与者自觉现有知识和能力不足
学科竞赛项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且所需知识综合全面,仅有几门课或一个专业很难完全胜任一个竞赛。有的学生报名初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愿,一旦进入实际作品准备阶段,在碰到困难时,很容易感到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出自我怀疑和不自信。如果不能从团队整合和重新学习中去弥补这些问题,就会阻碍了他们的步伐,使得他们的学科竞赛参与性不强。比如,学生在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时,需至少熟练掌握和应用两门以上设计软件和机械设计、机械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设计等多门学科知识。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会不断自觉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以实现最终目标,有的同学却自觉能力有限而放弃学习,提前出局。
(三)缺乏高效的团队支持
有研究发现在一些普通院校和专科类,尽管有很多学生有意愿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和科技竞赛,但是由于缺乏有经验的科技竞赛指导老师的培训和引导,那么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被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埋没。此外,在有的参赛团队中,由于缺乏合理分工和共同目标,到比赛中后期,会出现团队成员支持不足,有的团队甚至出现仅一两个人在做,其他人闲置,新成员不补充的情况,大大影响团队战斗力和个人潜能的发挥。
二、自我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 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我决定论,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 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其从自我发展与人类潜能实现的角度研究内部动机,认为内部动机是人类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并且在人的一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的行为、成长和发展。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 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当人们被内部动机驱动时,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将会感觉到强烈的兴趣和适应感并可能会忘掉时间和自我,内部动机代表了个体的内部“机体成长过程”,有利于人们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并产生出创造性成果。该理论主要内涵如下。
(一)三种发展需要
自我决定论看来,每个人在寻求个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自主、胜任和归属三种基本需要。自主需要就是遇事要让其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这是最重要要去满足的需要。当个体在某件事上,能更多的自我决定时,他感到能掌握自己的活动,体验到自己内部的力量,其参加这个活动的内部动机就越高。胜任需要是个體相信自己能胜任和很好完成某项活动的信念,即相信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能力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关系需要是指和他人建立密切情感关系的需要,体现在情感上,主要是指和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联系的期望和需要。如果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能满足其自主、胜任和关系的三个需要时,个体的内部动机就会被激发。即,在这三种需要都被满足的环境中,人们感到被驱动,体验到与他人有联系,能有效地发挥个人价值。应用在学科竞赛中,自主需要主要体现在参赛选择和参赛作品的自主选择上,胜任需要主要体现在参赛过程中,是否能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关系需要则反映在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的有效支持上。
研究表明:当个体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其会朝向健康而最佳选择的道路发展, 并体验到完整感和幸福感;否则就会产生病态和忧伤。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可引起内在动机的产生。所以要激发参赛者的内在动机,应从竞赛过程中,三个基本需要的满足入手。
(二)内在动机激发的影响因素
1. 个体原因
能力觉知。当个体对自我能力有所知觉时,其内在动机会被激发。如果个体对其从事的任务或活动产生自我效能感,便更有可能接受且重视它。Vallerand的研究显示,对能力的知觉可促使个体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如,当学生没有完全内化和理解其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就直接参加大赛去动手完成一项命题作品时,他们的行为动机可能只有一部分内部动机, 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为了满足外部要求或获得附带奖励。
自主性体验。有研究显示,个体只有在产生成就感的同时,体验到自主感或归因时归于内部原因,其行为的内在动机才会被增强。也就是说,人们从事某个任务时,只有一方面体验到有所成就或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 另一方面其行为是由自我选择和决定而非强迫或要求时,对其内在动机才能真正地被促进。反之,任务完成中的威胁、指令、最终期限、强制性目标和压力性评价等则对内在动机有削弱作用。此外,选择情感上的认可和自我决定的机会也可增强其内在动机。如果我们能给参赛者提供一个可以自主选择题目、多倾听和尊重其自己意愿、并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少一些外界束缚的环境时, 参赛者才能对外在规则进行有效的内部整合,最大程度发挥能动性。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事件。自我决定论认为凡是能满足个体能力需要,使其产生成就感的社会事件,如反馈、交流、报酬、鼓励等, 都能够增强行为的内在动机。社会事件通过个体的能力知觉来对内在动机产生影响。
自主支持。自主支持是指接受和理解他人观点、承认和接纳他人感受、并为其提供相关信息和选择机会,将强迫、要求和命令最小化。自主支持可以提供满足人们自主需要的环境,进而促进行为的内在动机。例如,学生在参赛时,遇到困难,如果指导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所处的困境,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信息,同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运用这些信息去尝试、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其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又能激发了他们整合信息和自我成长的潜能。刘海燕等人的研究也认为,与具有控制性的教师相比,那些具有自主支持性的教师更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内在动机和迎接挑战的欲望。接受控制性教育方式的学生不仅容易丧失学习主动性且当进行概括性和创造性学习时,学习效果比预期的要差得多。Roth等发现:如果个体在某个任务情境中,感到他人理解他们的观点,尊重他们的意愿,允许有更多的自主,少一些外部束缚,那么他们就会到感被支持和信任,便更能发挥自主潜能。
归属感。安全的人际环境对内在动机的激发有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里时, 会表现出更多的内在动机行为。有学者也发现,那些感到教师对自己冷漠的学生,其内在动机低水平较低。因此,高效而安全的团队对参赛成员潜能的激发至关重要。
三、自我决定论对指导学科竞赛的应用
(一)团队组建和选题,以自主为原则,以胜任为基础
根据自我决定论的观点,个体在活动中若能满足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便容易产生内部动机。对于外部要求、价值观、规则的内化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在活动中所体验到的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在团队组建和选题初期,满足自主需要最为关键的,是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自愿参与而非行政命令;以内部动机为支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而非为赛而赛,让其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性。同时,选拔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非急功近利的学生参与比赛。引导学生以探求真正科学价值和个人成长为取向和参赛目的。
对于胜任需要的满足,一方面从与参赛项目对口或相近的专业学生中选拔基础知识扎实,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并在团队分工时,考虑个人特长的发挥;另一方面,设置参赛者力所能及的竞赛任务,尤其是专业知识薄弱的低年级同学,使其在发挥自己的能力时能体验到胜任和效能感,强化信心,进而激发潜能。
(二)备赛过程,自主设定阶段目标,鼓励小步前进
自我决定论认为,如果人们对某项活动产生效能感,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便更容易重视和持续的投入其中。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共同讨论后,由参赛成员自主选择设定力所能及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怎么做,什么时间内完成以及怎样解决他们产生的问题。并根据各人特点,建立适合的团队分工,发挥个人特长,使参赛者可以充满信心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自信心;同时,教师不能通过外部压力(如名次、奖金比较等)来促使学生参赛。而应对阶段任务及时反馈、讨论,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及时鼓励和肯定,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鼓励解决过程本身,鼓励参赛者的努力,以便其能获得胜任感,激发继续前进的动力。
(三)提供自主支持性的指导,建立有归属感的团队
1. 做自主支持性教师
有研究发现,教师或家长在激发儿童与青少年的活动动机时有两种不同的动机激发类型(Motivating style):控制取向与自主支持取向。自主支持取向的指导教师让参赛者自主考虑问题的各方面因素,并做出他们自己的决定或问题解决方法,然后实施,支持他们的兴趣和自身发展;而控制取向的教师会自己決定问题解决方法并试图通过约束,和引发参赛者的内疚感等方式来控制他们的行为。研究者发现相比于控制取向的教师,自主支持取向教师培养的学生,内部动机更高,学业表现更好,对适宜的挑战更偏爱。为此,指导教师以自主支持性为取向,尊重学生,在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情感的基础上,为参赛者创造选择机会。当可以选择做何种任务、按何种方法实现目标时,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自我决定的机会。可通过头脑风暴,不带评判的听取参赛者想法,同时引导他们达成正确的目标,使其成为自我决定的人,然后愿意去行动且担负责任,最终在内部动机的驱动下发展成为拥有积极人生态度、心理健康而幸福的人。
2. 建立有归属感的团队氛围
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创建支持每一位成员所选择和致力于的参赛任务。因为有研究显示,对学校规则内化较好的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自觉可以与老师建立安全的关系,且能感到被老师精心照顾的学生。为此,如果指导教师和同伴能给参赛成员安全感和归属感,支持其自己决定的活动,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将有利于所有成员内在潜能的发挥。
3. 鼓励参赛者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以参赛者为中心,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动机的资源:需要、兴趣和情感等,能够激发学生将参与学科竞赛作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有效互动。指导教师在竞赛中无形地传达着给学生的尊重: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理解而尊重的面部表情,能够影响学生对他们的反应、参加学科竞赛的热情和动机等。这也与人本主义观点如出一辙,即当教师建构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的团队气氛时,他们首先就会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非教师自己的。
4. 理解并接纳参赛者的消极情绪
学科竞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期间参赛者会面临很多资源、知识结构、团队建设等挑战,当这些挑战和困难与参赛者最初的喜好和预期相悖时,便易出现抱怨、反抗,甚至放弃的消极应对方式。如果指导教师能接纳和涵容这些情绪和感受,并给予积极而及时的疏导时,便会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消极情绪有助于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将其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轉化为他们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这便是竞赛中的一个教育和成长的契机。
5. 合理使用奖励
研究发现,如果教师以控制的方式来管理学生,特别是学生又期待着被奖励时,学生的创造性会减少。在具体的比赛时,奖励是学校、教师最常用一种激励手段和制度。可有专家却指出,指导教师值得注意的是预期的奖励是控制性的,它会降低个体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和胜任感,导致内部动机的下降,这样会严重影响参赛者创造力的发挥。为此指导竞赛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懂得参赛过程本身对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努力促使学生将外在规则内化,以此来保护学生的参赛动机。指导教师最好提供一些信息性的奖励,或者将具体奖励安排在任务结束之后,使学生在活动之前不会产生预期的奖励。
将自我决定论应用于学科竞赛的指导过程中,时刻考虑对参赛者自主性、胜任和关系需要的满足,有助于激发参赛者的内部动机。当参赛者是以自身的成长需要为导向去参加竞赛时,自然会保持持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性,终能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王琦.研究性教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4.
[2]李宁.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3]Deci,E.L.,&Ryan,R.M.The support of autonomy and the control of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06).
[4]Deci,Richard M.Ryan.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theoretical and applied issues[M].Rochester: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2002.
[5]Vallerand,R.J.,& Bissonnette,R.Intrinsic,extrinsic,and a motivational styles as predictors of behavior:A prospective study[J].Journal of Personal,1992(60).
[6]刘海燕,闰荣双,郭得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田[J].心理科学,2003(06).
[7]Halvari,A.E.M.,& Halvari,H.Motivational predictors of change in oral health:an experimental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Motive Emotion,2006(30).
[8]Sheldon,K.M.,& Krieger,L.S.Understand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legal education on law students: A longitudinal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7(06).
[9]Roth,G.,Assor,A.,Maymon,K.Y.,& Kaplan,H. Autonomous motivation for teaching:How self—letermined teaching may lead to self-determined learn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2007(04).
[10]胡小勇,郭永玉.自主——受控动机效应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01).
[11]付秀君.自我决定论的理论要义及其教育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7).
[12]师玮玮,田琨.浅谈自我决定论与青少年内部动机发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