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是创造汉字的英雄?
2019-05-27朱大可
朱大可
文字的发明,对于任何文明而言,都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而中华民族的创字英雄仓颉的身份,古代文献的记载有一些分歧。一说他是国王,本姓侯冈,而仓是他的封号,或者是他担任国王的那个国家的名字。还有人说,他是黄帝手下的官员“左史”,跟他并列的另外一位造字者,是黄帝的右史,名叫沮诵,但不知什么缘故,沮诵很快就遭到了世人的遗忘。
仓颉除了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还有一副奇异的尊容,那就是“重瞳”,也就是每只眼睛各有两个瞳仁,看起来非常古怪。中国史书上记载有重瞳的据说只有八个人,除了仓颉,还有舜帝、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君重耳、西楚霸王项羽,以及“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南唐李后主等。
我们不禁要问,所谓“重瞳”到底是一种什么生理状态?在古代神话里,它是神异之人的标记。据说,拥有重瞳之人,不仅五脏六腑都跟常人不同,而且还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鬼神。在现代医学里,有一种眼部疾病叫做“多瞳症”,属于先天性虹膜发育异常。但我不想用这种科学解释来败坏人们对于神话的美好想象。总之,根据古书的记载,仓颉就是用这样天赋异禀的重瞳,观察鸟兽的足迹,从中获得灵感,进而创造出了神奇的汉字。
汉字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商朝中期,也就是距今3200年左右。当时,盘庚的侄子武丁继承王位,依靠仓颉率领的团队,在短短几十年里,完成数千汉字的创制,实现了商帝国的伟大复兴。正是文字的发明,全面强化了殷商帝国的综合实力,开辟了“武丁中兴”的繁荣景象。
在盘庚迁都后的几十年内,甲骨字被密集地创造出来,效率如此之高,只可能是出自官方的有组织运作,而非文化自然发育的结果。光是安阳殷墟,就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4000多个汉字。
汉字的最初书写方式,是被雕刻在乌龟壳和牛肩胛骨上,然后被加热,直到出现裂缝为止。王室的祭司可以通过裂缝的纹样和走向,预测各种未知事件。这些神奇的动物骨骼被命名为“卜骨”,其上的铭文最短仅数个字符,最长则有30-40个字符,记录了王室与祖神的通讯结果,其议题包括生死、战争,气候、收成和祭祀仪式等。为俾其永久保存,殷人将这些铭文浇铸到青铜器上,称为“金文”。
事实上,这揭示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汉字工业体系:其中,一支精英团队负责研发汉字,而原料团队则负责收集龟甲和牛胛骨,庞大的工匠团队为甲骨进行清洗、打磨和凿孔,还有祭司团队负责占卜,并由专业的刻写匠人把卜辞镌刻在甲骨上。
最后,还需要一个庞大的图书馆来收藏和管理这些甲骨,以便随时能够进行检索和查阅。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一个以“仓颉”为首的祭司集团,按照占卜的语义需求,不断创造和发明出新的甲骨文字。毫无疑问,只有经過数代祭司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多达4000个文字的辉煌成果。那些祭司的家乡,似乎主要来自黄河沿线的河南、陕西和山东。这就是仓颉独自一人却拥有十多个墓葬地的原因。
仓颉的生平事迹十分稀缺,但他死后却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在中国大陆上拥有最大数量的墓地。目前已知的仓颉墓,大约有十来处,遍及中国北方黄河中下游流域,其中,在河南的就有开封、新郑、南乐、虞城、原阳、洛宁、鲁山七处,陕西白水一处;山东寿光和东阿两处。
此外,西安的仓颉造字台和新郑的凤凰衔字台,据说都是仓颉造字的处所。一个人拥有这么多墓葬和纪念地,就连大神伏羲和女娲都不曾受到如此厚爱,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些实际上是仓颉团队众多成员的墓地。他们生前都在仓颉的名义下辛勤工作,创造文字,死后又被人以仓颉的名义分别埋葬在各地。无论如何,仓颉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