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总让干部垫钱做事

2019-05-27

廉政瞭望 2019年4期
关键词:村务公开空壳基层干部

先讲一名基层干部的倾诉。

他是个村支部书记,当选后这几年村里“大事”不少,比如村委会办公场所维修、水利渠道维护、垃圾池维修等等。这些费用有些从村公共运行维护资金里面开支,有些是专门项目,但审批流程很慢,资金到位均比较晚。

“先干起来嘛。”村支部书记每次遇到这类事情,均被乡镇如此劝说,自己垫钱开展工作,然后通过相关名目将资金报销出来。“到现在还有2000多垫的钱没有着落。”比垫的钱更先有着落的是,村民不理解,把他举报了。

尽管相关部门出面,给村民解释,“公共运行维护资金使用要走各种审批流程,有时候又需要立即把工作干起走,就需要村干部垫资,然后再报销,中间财务可能就有不规范的地方,还请大家体谅。”但他还是被通报批评。

“先干起来嘛”,或者“事情都是等黄了的,别等上面钱来了再做,来不及”“先垫到嘛,又不会欠你的”……这是很多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在工作中经常听到的话。于是,不少基层工作均是类似上述村支部书记那样,自掏腰包,把钱垫起工作先启动了再说。

据相关区县干部称,当地起码有60%的村存在著村干部为集体垫钱的现象,总数额约在百万元以上。这些垫钱中,有些是被动的。许多村集体经济薄弱,有的甚至是“空壳村”,而村里必要的日常开支如购买办公用品等,有的由村主要干部自己先垫付出去,待以后村里有钱了再报销;有的“空壳村”因没有钱,导致村干部离任好几年了,村里却没有付清欠他的钱。

也有主动为村里垫钱的。一些村干部急于为群众办实事,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级补助不足或未到位的情况下,就自己掏钱先垫付进去。一名村支部书记告诉笔者,他曾经为村上垫资了三四百万,五六年才要回来。

自掏腰包垫资开展工作,是基层干部担当干事的一种体现。但各地基层干部能力有大小,应因人而异,这种垫资现象不宜过度提倡。若一味宣扬干部垫钱做事,会增加基层干部的压力。而且从文章开头的村支部书记事情来看,垫钱容易,要在一定时间内把钱拿回来,就很有可能涉及到违规操作,违反相关党纪党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基层“微腐败”留下了存在的空间。最近,中央要求给基层干部减负,作为市县等上级机关,应该进行相关的制度调整,不能总让干部垫钱做事。

的确,现如今由于预算等财务制度的原因,基层干部垫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杜绝,但也应该根据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要求,及时公布,让村民群众一目了然。如村干部为集体垫付钱的具体数目、时间、项目(垫付的原因)等,都应该要在村务公开栏内每月进行公布,以便接受村民的监督。

猜你喜欢

村务公开空壳基层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把村务公开栏办成“群众监督栏”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196个村集体不再“空壳”
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 合作社如何破“空壳”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浅淡农村村务公开工作
“空壳村”如何“脱壳”